APP下载

“新常态”下军工科研院所专业建设

2024-12-06刘趁意国大鹏马世成赵淼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10期

【摘要】综合军工科研院所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军工科研院所需加强与高等院校、其他研究院所和企业合作,增强攻关能力,增加造血能力,保持持续创新,保障国家国防安全和现代化建设,同时服务市场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科研院所|市场需求|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基本建设和科研院所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科研院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是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军工科研院所的专业建设对国家国防安全、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工科研院所在以军品科研为主的基础上,急需及时转变发展思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发挥设施、人才、技术等强大的科研资源,做好自身专业规划建设,亟待强化专业发展,做强、做大、做好军用尖端技术,强化实际应用,支撑尖端武器装备研制。同时,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将尖端技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研制出民用产品,推动民用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增强自身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我国军事、科技与经济建设担负起重任,贡献自身力量。

一、军工科研院所特点及存在问题

军工企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为国家提供各种武器装备研制。军工科研院所主要承担着尖端武器装备研制的先进技术创新和研发、技术支持、技术转化等多种职能,是一个国家尖端武器装备研制的创新源泉,是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时期内,军工科研院所在国防科技创新以及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中的发挥了重大作用,如科研院所成果实现了快速转化,将主要技术或产品转化至集团内企业,实现产品快速产业化。但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模式的变化,军工科研院所的管理模式也出现了一定的不足。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军工科研院所基础理论和技术探索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受长期计划经济管理的影响,军工科研院所以计划性输入研究为主,自主选题灵活度小,科研人员集中精力重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对探索性技术投入时间和精力有限,不能深入思考前沿性研究方向,存在对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研究不足的现象。

2.军工科研院所自身研发能力较强,对外交流少,与其他较强研究所的合作有待提升;军工科研院所自成立之日起,具备敢打仗、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具备了较强的技术研发和攻关能力,但受到体制、机制影响,导致科研程序管理复杂、效率低、对外交流合作较少等现象。

3.军工科研院所易形成技术和产品的封闭,市场转化活力不够,对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有待加强;军工科研院所以武器装备研制技术为主,具备高科技、高质量、高利润、高保密等特点,形成的技术也主要应用于武器装备中,一旦形成的技术和产品成果,一般都在企业内部转化为产业化生产和供应,对企业的带动和扶持作用发挥有限,同时在现有经济环境下缺少行之有效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因此易形成技术和产品的封闭,市场带动能力有限,有待于加强市场转化活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对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二、加强军工科研院所专业建设能力的思考

(一)加强与高校基础理论、数学模型合作,增强持续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是科学技术知识创新发源地之一,具有激发创新思维的独特人文环境,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理论丰富的研究人才,在基础科学和探索性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我国科技工业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国防高校与国防科技工业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在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新理论等方面与军工科研院所及企业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独特优势。

军工科研院所是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研工作,以集中精力重点解决尖端武器装备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为主,兼顾武器装备研制中的技术瓶颈或应用技术研究,强化技术在武器装备应用中的维修和服务,更重视工程应用,支撑武器装备研制与生产的技术研究,在理论研究、科学研究、新方法、新技术研究等方面存在不足。加强与高校基础理论、新方法的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实现理论与应用相辅相成、持续创新,支撑军工科研院所理论创新能力和技术持续发展,为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保持长期生命力。如我院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期开展了材料成分计算模拟、新材料强韧化机理、新材料本构数学模型构建等方向的合作,一方面增强院内专业技术水平应用创新能力的提升,使科研人员不仅知道是什么,且知道为什么,强有力地支撑了材料的工程应用和服役使用,同时进一步增强专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材料应用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材料学科新理论、新方法的探索研究,不断丰富材料设计技术、数字孪生技术、数学理论模型等理论知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材料设计理论与方法,为未来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强强联合其他科研院所,增强自身技术攻关能力

其他科研院所主要从事面对市场需求开展相关业务范围内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工作,其具有稳定的科研人员、很强的技术攻关能力,且具有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巨大社会效益的机制体制。

军工科研院所与国内其他科研院所合作,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强的技术攻关能力、快速反应的市场机制,围绕武器装备研制中重大/重要技术难题,与其并肩作战,联合攻关,共同突破武器装备研制中的重大/重要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缩短技术或产品攻关周期,加快关键技术的应用,节约人力资源,实现武器装备的快速研制与应用,增强国防保障能力,保卫国家安全。同时,增加其他科研院所科研方向,带动军工技术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研发出性能优越、价格低廉的民用产品,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如我院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单位开展了钛合金、高温合金等关键材料工程化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等方向的合作,攻破了多项关键材料工程化应用中技术难题,实现了工程应用,实现了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发展,也推动了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提升,培养出一代技术攻关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科研人员,为国内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制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双方技术合作,促进了相关科研院所技术能力提升,缩短了民用材料研制周期和研发成本,其部分材料在体育器械、建筑、汽车、装甲、医疗等领域获得了应用,增强了自身市场竞争力。

(三)强化与企业深化合作,增强成果市场推广应用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是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是社会技术进步直接推动者。其对市场资源配置作出灵敏反应,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包括市场技术和产品需求信息、市场需求量等。军工科研院所发挥技术、人才等优势,开展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产品技术研发,利用已有军工成熟技术,研发民用市场所需产品,强化研究成果或关键技术的快速应用与转化,加快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降低企业产品研发成本、缩短研制周期,同时促进军工科研院所自我造血能力,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武器装备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兼顾先进技术的市场化转移,促进民用市场设备或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我院联合抚钢等多家单位开展了变形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等关键材料的研制与攻关研究,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和攻关,研制出国内先进的耐高温合金和超高强度钢,解决了国内在耐高温材料及高强度钢的技术迫切需求,在航空装备领域实现应用,促进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攻关能力提升,培养出一批攻关能力强的技术人才,研发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军工科研院所专业建设对我国武器装备的研制和更新换代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客观现状,及时转变发展思路,强练内功,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高等院校、其他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增强自主创新和攻关能力,全方位加速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军工科研院所要着眼于市场发展趋势和未来需求,与企业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拓民用市场,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 刘趁意,王晓红,赵淼.浅谈“新常态”下军工科研院所专业建设[J].现代商业,2015(23):168-169.

[2] 赵南飞.军工科研院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思路探讨[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5(5):182-183.

[3] 吴永军.浅析军工科研院所在新常态下的科技成果转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5):163-164.

[4] 王仲耀,赵淼.试论当前军工科研院所专业建设[J].现代企业研究,2019(6):5-6,143.

(作者简介:刘趁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研项目管理;作者单位:国大鹏、马世成、赵淼,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