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工业部门参与立项价格论证情况分析

2024-12-06于久靖朱顺华王继承郝沐华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10期

【摘要】航天工业部门是我国航天事业、科技工业、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着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随着我国航天领域科学技术水平的飞跃发展,航天项目关于技术经济一体化的竞争要求愈加强烈。文章对航天工业部门参与航天项目立项价格论证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形势,针对航天工业部门如何更有效地参与立项价格论证进行探讨。

【关键词】航天|工业部门|价格论证

2013年在一次与青年代表的座谈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间技术领域是高技术集中的领域,空间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1]。如今经过十余年的砥砺奋进,我国航天事业百花齐放、蓬勃发展,不断迈出历史新高度、创造历史新面貌。航天科技水平的创新发展一直是这个领域不变的主题,而在创新发展的同时,航天项目的立项价格论证水平也需不断进步,需要不断探索更适时、适用的方法,以支持航天领域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航天工业部门(以下简称“工业部门”)作为建设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长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航天工程项目立项价格论证离不开实际工程经验,也即离不开工业部门的参与和支持。

一、现状分析

(一)工作模式方面

立项价格论证一方面用来辅助确立具体项目的目标价格,另一方面用来为宏观计划提供支撑。立项价格论证的工作环节处在系统建设流程的上游,不论是立项总体论证单位还是工业部门中的项目总承单位,都需要基于工业部门往期真实成本建立先置判断,减少预先测算的不确定性。但许多工业部门是以不同事业部的项目组为人力单元,内部积累的项目成本数据分散,因而会引发同一个工业集团内相同设备的价格数据互有偏差的现象。而且项目组技术人员每次为项目方案做成本预算时,需要跨部门协调往期成本材料,涉及多级审批;同时由于缺乏信息交互载体,审批结束后项目组仅能以电话沟通加人力跑取的方式收集材料,费时费力,效率低。

(二)价格数据质量方面

不同工业部门的技术积累不同,产品设计各有侧重,内部汇算习惯也通常存在差异,因而会导致不同工业部门的报价方案完全不一样。这些报价方案汇到立项总体论证单位价格论证人员手里形成异构数据,无法直观高效地用作对比。同时,工业部门项目组通常由技术人员组成,其对价格管理办法的熟悉、掌握程度因人而异,报价方案里可能会存在理解上的错误或填写上的错误,因而联动造成价格数据错误,这一方面影响了工业部门总承单位对自身项目成本的判断和管理,另一方面有误数据如果流转给立项总体论证单位价格论证人员,会再经质疑、沟通、纠错、调整、反馈的过程,如此反复更改会使双方都大幅增加工作量。介于以上因素,对于大型复杂项目的立项来说,历经多轮沟通也不一定能收集到最为匹配、实用度和适用度最高、经济价值最优的方案。

(三)积极性方面

许多工业部门的项目组参与价格论证的经验尚不足,同时重视程度也有待提升。在与立项总体论证单位合作时,会按照以往工作惯性将重心分配在项目的具体施行上。即如果同一段时间有处于其他阶段的其他项目并行执行,就会优先投入到其他工作中去,因而在反馈价格论证支撑要求时仅能做到断续响应,甚至是干脆置之不理。对于工业部门在立项阶段持观望态度、不提供完整信息,或者不响应、不参与的情况,主要有如下几种原因:不确定项目能否成功立项,即使立项也不确定是否会由自身承建,担心无功而返;产品设计方案涉及自身智力成果,不愿无偿提供,更担心提供出来以后被同行获取;项目组人力有限,支持力度有限;此环节的工作结果对个人绩效的影响不明朗;报价工作步骤繁琐等。另外,部分工业部门行业知名度不高,尚未与立项总体论证单位建立过合作关系,市场信息相对匮乏,会与立项总体论证单位形成双盲状态,彼此不知晓对方的存在,工业部门更不知晓项目的存在,错过合作机会。以上因素均会严重削弱工业部门的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大大影响立项阶段的价格信息收集效率。

二、对策思考

(一)建设价格数据管理系统,打造信息共享平台

针对以上问题,立项总体论证单位和工业部门总承单位均需丰富价格数据的报送载体,同时针对工业部门设备供应商畅通数据收集链条,完善项目成本数据处理平台,拓展吸纳数据、汇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双方的信息共享机制,打通立项总体论证单位与工业部门总承单位之间的成本数据,探索建立数据库共享平台,促进数据利用率。工业部门总承单位着力减少不同项目组的重复工作,着力化解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涉障碍。立项总体论证单位充分利用数据统计分析手段,针对工业部门建立“技术人员友好型”的报价方法,简化工业部门项目组技术人员参与立项价格论证的学习成本,并使此阶段观望型的工业部门减少顾虑,使配合度高的工业部门能够花费更少的人力和沟通成本去完成报价工作,这不仅可以提高工业部门参加报价的意愿,在价格论证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使领域内更多工业单位参与报价,甚至相近领域有意拓展技术应用范围的单位也能参与报价,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项目的方案设计形式更加多样化,从而带动方案创新所带来的成本降低[2];另外,工业部门参与的越多,基础数据量就会越大,价格论证人员获取有效数据的可能性就越高,不仅能为后续相似相近项目或设备的论证打下更丰富的数据基础,还能为验证和训练参数法[3]模型提供更多的数据来源。整体上来讲,相当于一方面辅助解决当前阶段的项目概算数据采集问题,另一方面便于后续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长期管理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为有效打造价格数据库平台提供信息,为持续积累有价值的信息增进方式方法,为常态化促进数据共享提供效能。

(二)健全各方价格论证工作流程,完善支持机制

根据工业部门项目组技术人员参与立项价格论证的有效程度,工业部门总承单位可以探讨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奖励办法。对于工业部门来说,无论能否立项、能否中标,立项价格论证都是一次了解用户需求,判断行业发展方向的调研机会,是达成中标结果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还能为此后的中标机会奠定一定基础。而且参与立项价格论证的过程也是梳理方案成本的过程,及时、切实的激励反馈能够提升工业部门项目组技术人员参与立项价格论证的积极性,继而促进工业部门在梳理成本的过程中优化项目方案,促进工业部门设备供应商创新设计方案,使设备经济质效得到提升的同时避免粗放地打价格战,利于较长时期后在航天工业的经济效益上形成良好循环。此外,立项总体论证单位可以建立工业部门信息管理库,丰富和积累工业部门信息数据。同时促进自身与工业部门的沟通交流,及时跟进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趋势,持续完善针对工业部门参与价格论证的支持机制。

(三)加强价格分析专业建设,培塑复合型价格论证人才队伍

当项目处于立项论证阶段时,立项总体论证单位开展市场调研,需要工业部门项目组对接的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工程经验,能够理解技术需求,有效地提供项目的初步方案设计,并确认设备初步能力状态。但如何按照经济分析的价格组成部分进行成本划分,需要项目组人员掌握价格管理办法,同时能够对价格论证方法有所了解[4-6]。因此,航天工业部门需要加强价格分析专业建设,培塑复合型价格论证人才队伍。具体来讲,首先是提高站位、统一共识,明晰功能性能参数不是航天设rRhX46Yq7vBiuA5CAoxcNw==备唯一的指标要求,价格同样是设备建设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航天设备项目已从单纯地保成功向保成功与保效益兼重转化[7],需比以往更加注重技术经济协同发展。其次,项目组人员在丰富自身工程实践、技术基础的同时,需持续储备经济分析知识,常态化跟进新出台的文件要求,并能够依据当前政策方向调整侧重,从而能够在反馈设计方案时保证时效性。此外,针对学科交叉融合程度较高的实际要求,增设轮岗培训方式,增补专业培训知识,促进管理、财务、技术单位的跨部门交流,同时减少部门内部不同项目组之间的信息差,增强资源共享,催化数字技术赋能速度。

三、结语

航天设备立项价格论证的专业化发展,是政治经济形势的必然要求。作为配合价格论证的重要力量,航天工业部门需要响应号召、与时俱进,持续优化工作模式,跟进发展趋势,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结合专业特色和行业特点,强健自身营收能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方案预算的质效,与立项总体论证单位共同推进航天设备立项价格论证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在支持立项价格论证方面,达到积极配合、快速反应、准确设计的效果;在长期发展方面,能够与立项总体论证单位协作共进、循序延展航天设备高质、高效、低成本的行稳致远之路。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陈城.中国航天叩问苍穹[N].光明日报,2023-04-24(02).[2]云刚.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机遇与挑战(一)[J].中国军转民,2020(01):16-21.

[3]颜雯清,惠轶,朱迪.基于参数法的装备购置价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航天工业管理,2015(03):9-12.

[4]张跃飞,陈磊,刘学,等.军民融合发展视角下的第三方审价[J].中国军转民,2023(24):54-55.

[5]白志刚.论新时代的军品价格管控[J].中国军转民,2021(03):37-40.

[6]王娟.关于装备价格审核工作中的一些思考[J].中国军转民,2023(15):27-29.

[7]于亮,杨志翔,熊学文,等.基于目标成本法的装备过程成本监控体系建设[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07):11-12,15.

(作者单位: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