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现实问题、目标定位、发展途径
2024-12-06沙莉
[摘 要] 新文科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推介的学科重组与交叉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和实践路径。而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如何通过课程目标与课程体系的重构,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精尖人才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基于此,全面研究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核心素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条可持续发展、具备广泛适应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新文科;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0-0053-04
新文科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推介的学科重组与交叉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和实践路径,这不仅意味着高校在专业课程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应更具有跨学科的内容要素,更强调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同轨道契合。这种复杂多变的课程改革需求实质上凸显出新文科建设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原则,即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文化素养、自我发展与社会生存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来构建全方位、动态发展、适合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实现“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多学科交融型人才培养目标。而作为以推进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高等院校,不仅要在课程目标上实现专业文化素养与职业实践素养的双赢,更要扩展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理性价值和社会引领等方面落实新文科建设的要旨。
一、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现实问题
相较于综合性大学而言,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定位于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这就使其在目标定位上有着明确的应用价值取向,这种应用型人才是“受过专门而系统的职业训练,具有生产、建设、技术、管理、服务等一线某职业或岗位群工作的技术和技能人才”[1],也就是说此类专业应在具备专业学科知识素养的同时,养成一定的职业技能从而满足职业上岗条件,以符合社会对教师群体的基本需求。这就使得应用型高校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和教学实践能力的具象化,更要内化为人文价值和文化涵养、社会适应和道德认知的和谐统一。但从现状来看,目前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如下问题。
(一)专业定位模糊化,忽视职业发展
2019年起,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职业价值取向成为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综合新文科背景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人文素养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发展,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应协同共进,如果教育教学脱离了应用实际,缘木求鱼的自我满足式教与学也就失去了自我更新的活力。在这样的思考下,应用型高校更需要在目标定位上将社会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以产教融合的理念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但应用型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上缺乏特色,特别是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间的区别模糊不清, 这就导致学生职业规划脱离实际,甚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职业模糊化,不具备应有的中学语文教师素养与职业道德认知。
(二)课程内容学科化,忽视多科整合
在“学科中心”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多数高校在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多以中国语言文学课程设置为主,强调学生的专业学科文化素养,单一、单薄的课程内容沿袭至今,课程多是从专业学科的历史发展进行知识的条块化梳理;而作为以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为基本目标的师范专业,在课程内容上应更多考量技能训练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出发,以职业规划作为内隐性目标合理建构教育课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跨学科课程内容的融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作为文科类专业,更要思考如何将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哲理式思辨,成为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扎实的教学技能,同时人格健全、自尊自信,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认知的中学语文教师。
(三)教学模式单一化,产教融合失效
新文科建设重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强调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融合,这不仅体现在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的重构上,更需要以一种动态、互动、生成式的教学模式进行系统内部的自我更新。但多数应用型高校在一定程度上滞留于单向、线式、静态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碎片化、单一化,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全堂灌输,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注定了培养模式的单一陈旧。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崛起式发展注定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必然化革命,新生代的中学语文教师更需要熟练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需要的不仅是广、博、精的文化素养和熟练的教学技能,更要对时代变化具有清醒的认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应用型高校在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设置上要具有全球化的战略意识,以产教融合的发展眼光进行全局部署,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整合,基地与平台实践同轨,国内与国际交流相结合的模式满足新形势下应用型高校发展的需求。
(四)培养机制流程化,忽略人文特色
当前形势下,多数应用型高校往往在发展变革中强调统一与协调,照抄照搬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忽略了地方特色与专业发展的独特性。作为人文学科范畴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培养的不仅是具有熟练的教学技能的中学语文教师,更是具有深厚人文内蕴的中国当代大学生。这种人文内蕴不能以纯数字的终结性评价量化,它应该是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内化而成的一种精神特质和文化修养,表现为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具备专业的文化素养与教学技能。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的应用型高校不仅没有重视专业的应用性,更忽略了最重要的专业特色。
二、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万变不离其宗。应用型人才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能“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者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用生产的任务”[2]。也就是说,应用型高校更应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主导,对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一方面,师范专业的学生必然有着极强的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他们具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过硬的教学技能,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具有熟练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力和信息技术手段,是一名文科师范生的基本专业技能,更深一点来说,这种专业技能是该专业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外化表现和价值体现,也是最基本的目标定位;另一方面,人文学科应当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师范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以此内化为文科生的精神气质,更深一点来说,这种人文精神与气质蕴藏着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自信,成为师范生自我发展的持续动力。
(一)核心理念
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目标的核心理念应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基本导向,立体化地构建起一个包括文化素养、自我发展与社会生存能力在内的三维核心素养目标,在此前提下围绕三维目标整合六大课程体系,实现“高素养、高水平、高质量”多学科交融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主要内容
1.文化素养
所谓素养,既受先天因素的影响3462ffb423d3030612dab0f6f232f933,又依赖后天教化的养成。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发展的前景与后劲。而作为文科师范类院校,深厚的人文底蕴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与特色,也是人才质量的衡量标准。由此,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更应注重学生在文化方面的素质与修养。在这里,文化素养包括:学生在文化文学方面表现出的人文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跨文化交流能力;在语言表达方面则体现为在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文化素养的角度出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目标应定位于热爱祖国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系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素养。具备文学、语言学等专业学科知识素养,熟悉古今中外名篇佳作。了解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形成一定的跨学科素养。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相关知识素养,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以笔者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自2019年起,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除设置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大学写作等语言文化专业课程外,灵活设置了多样选修课程,从《诗经》导读、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红楼梦》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与电影改编、现当代小说经典精读、儿童文学、世界文化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欧美文学作品选读到古代语言文化趣谈、现代汉语语法专题、古文字趣谈、应用文写作、书法入门与欣赏,通过文、史、哲类课程的优化整合,凸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自我发展
教育发展的实质是人的自我发展,它强调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塑造的可能性。自我发展以个人目标的实现为基准,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实质是在推动社会需求与个人能动发展间的联结。作为文科师范类院校,文化素养的培养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与特色,自主能力的培养则是专业发展的动力,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养成教、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发展理念。作为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这种自我发展是建立在教育职业技能这一基础上的,也就是“为义务教育学校培养素质全面、业务见长的本科层次教师”[3]。因此,自我发展包括:学生在职业教育发展层面的自我认知、自我学习与自我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掌握教育教学学科知识,形成专业的教育教学素养;在信息素养方面则表现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设计的深度融合能力。
从自我发展的角度出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目标应定位于热爱中国语文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具备专业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具有教育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了解国内外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能够制定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以笔者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自2019年起,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设置了系列课程以支撑此目标。如在职业教育发展层面设置了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教师口语表达、教师书写训练、中学生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师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等课程;在信息素养方面设置了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研究等课程;在提高学生职业发展意识和教学反思能力层面上,设置了语文教育名著导读、语文名师的教育情怀、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苏派中学语文名师研究等课程,既立足于基本素养目标的达成,又注重专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教师职业发展与自我发展同轨而行。
3.社会生存
作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这个维度的培养目标立足于人的本质属性,强调人才培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期“在现有专业内涵基础上,以保证其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素养为前提,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模式改革”[4]。对于文科师范院校而言,专业设置的本源和归旨都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较于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这种社会生存与适应能力重在养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其创新实践能力。因此,社会生存与适应包括:学生在通识教育发展层面的公民意识与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在社会实践层面的合作探究与沟通交流,使其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与良性的社会参与能力。
从社会生存的角度出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目标应定位于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能力正确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对语文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从教热情和教育情怀。了解国内外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动态,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教师职业行为守则,在语文学科教学实践和班级管理过程中自觉贯彻“立德树人”育人理念 ,能够有效参与中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具备设计和组织主题班会活动的能力。初步具备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与领导、同行、家长和社区沟通的能力。掌握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能,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以笔者所在的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自2019年起,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设置了系列课程以支撑此目标。如在通识教育层面设置了人文与社会、自然与科技、艺术与审美、精神传承与创新四大类通识课程,以高度的跨学科整合性的课程内容培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高素质人才。面对社会现象和具体现实问题时,学习者能够以自己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进行独立思考和全面分析;在社会实践层面设置了4+1跟岗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实践教学课程,引导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
三、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发展途径
应用型高校在目标定位中既要突出“应用”这一实际社会需求,又要克服传统的学科中心论和单一的培养模式的弊病,就应以职业培养和社会发展为切入口,从如下途径入手,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效化。
(一)以应用为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建设,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5]这为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下了基本方向。在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是以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为要旨的,学校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培养其职业能力,使其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以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文科专业人才。依据这一基本方向,围绕三维核心素养目标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三维一体化的跨学科课程体系。
(二)以融合为方向,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
作为应用型高校,在新文科背景下要以融合为方向,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彰显人文学科专业特色。汉语言文学师范作为人文类学科,更应注重文、史、哲等课程的交叉整合,在突出专业基础性和职业发展性的同时,以浓厚的人文底蕴支撑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高校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职业能力的体系化,推进理论课程和实践训练的融合,更要在文化素养、自我发展和社会生存这三维目标上深挖课程内容,增加文化文学的比较类课程,引导学生在求真的过程中客观思辨,理性探究真相,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文化特色;强化语文学科与教育、历史、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性研究,从而提高学生在课程资源上的设计与实施能力;开发以地方特色、校区学情为基础的校本课程,从而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质量。
(三)以创新为要求,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要突出“应用”特色,在教学模式上就要以实践训练作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主要输出源头,专业课程的教学、职业技能的训练必须与中学语文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相适应,力求从平台建设到基地实训形成一条产教结合的链条,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八个实训项目(思想成长类、实践实习类、志愿公益类、创新创业类、文体活动类、社会工作类、技能特长类、其他类)的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训练;通过集中实践(4+1跟岗见习、教学见习、教学实习)拓展中学语文教学基地,提高职业认知与实践教学能力;通过创新学分平台(技能竞赛、社团活动、大学生创新项目、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形成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以发展为原则,建立质量保障机制
发展是人才培养机制生命力的保障。而人才培养的机制不仅需要健全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更需要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保障。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教、学、研一体化的内部评价体系,引进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鼓励高层次人才参与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如与地方中学教学基地的人才联动与资源共享,突出教研团队和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高学历、优资质的进修,形成“最优秀的教师教育者培养最优秀的教师”价值链[6]。
综上所述,应用型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应以新文科建设为方向,目标定位于应用,通过完善的培养、引进、开发、稳定和激励人才的培养机制为中学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的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 张芸,陈浩.培养应用型人才呼唤教学管理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2005(6):104-105.
[2] 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4-56.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2024-07-08].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
5262659.htm.
[4] 周毅,李卓卓.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6):52-59.
[5]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6] 朱旭东.论“国培计划”的价值重估:以构建区县教师教育新体系为目标[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3-99.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