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理论审视与推进路径
2024-12-05李燕申浩然
〔内容提要〕新质生产力体现了旧生产力的系统性重塑与革命性跃迁,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质态,在理论定位、构成要素、突破动力、运行机制等方面呈现出诸多与传统生产力不同的新特征。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资源有效配置,进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原理、“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纲领、习近平经济思想基本规律作为方法论体系支撑,基于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做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量变准备;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合力;推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核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奠定新质生产力演化变迁的产业基础;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培育新质生产力壮大的“新质主体”;塑造新型生产关系,以制度变迁引领生产力的跃升。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方法论;实践路径
注: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规模收缩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1BJL048)、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资助项目“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保持适度规模促进转型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014)、亚洲开发银行救援项目“创新驱动的黑龙江资源枯竭城市绿色经济转型研究”(项目编号:6593-PRC)资助。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重要部署,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并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实践路径做出系统阐述。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原创性概念,新质生产力理论对于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前学界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溯源、构成要素、涌现机制、推进路径、指标构建等角度展开了多维度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为本研究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与高质量发展结合的研究尚不多,相关研究有待深化与拓展。新质生产力是“术语的革命”,更是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举与重要抓手。基于此,本文在唯物史观视域下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所起的驱动作用,并提出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和相关实践策略,以期丰富新质生产力研究体系,并为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对策建议。
一、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阐释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式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深刻的逻辑意蕴,从唯物史观视域下审视新质生产力,其具有以“新”与“质”为特点的鲜明内涵与特质。
(一)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基础上,基于“实践”和“现实的个人”,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建构了其生产力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无产阶级要成为统治阶级,也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zOh33sh0YOe/wdYuzNTa1g==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同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新质生产力理论承继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一般规定性”,又体现了符合时代发展指向的“特殊规定性”,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是其理论发展遵循的根本逻辑。
从跳出“马尔萨斯陷阱”到三次工业革命演进,人类文明在创新中弦歌不息,世代更替,来自经济史的证据也表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经济高速发展但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如今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改革的攻坚期,如何提升经济发展的“质”是需要回应的时代问题;同时,“两个大局”相互交织,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仍抱有敌意,在重要产业链与关键行业打压制裁不断,脱钩断链风险不断增加,外部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回应了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新挑战、新课题,新质生产力理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理论的“硬核”,又与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环境生产力”等理念一脉相承又推陈出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学理范畴。
新质生产力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根基,回望历史的云烟,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华传统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也在近代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所创造的文明新形态实现了对西方文明模式的颠覆与超越,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形态转换的最根本动力与核心力量,如今站在人类文明转型发展的新十字路口,新质生产力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后发赶超”的内生动力,历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环境、实现民族复兴的光荣与梦想、实现中华文明的“换羽新生”,需要我们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质量。
(二)唯物史观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
生产力是动态演化的范畴,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事物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新质生产力是对旧生产力的扬弃,但本质上也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其保留了生产力概念的一般规定性,“新质”是其不同于旧生产力的特殊规定性,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新质态,是在生产力量的积累基础之上实现的质的新飞跃,在新质生产力系统中,颠覆性技术创新起主导作用,更加注重新质劳动力、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等新型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创新性配置,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要求,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
(三)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质
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新质态,新质生产力在理论定位、构成要素、突破动力、运行机制等方面呈现出诸多与传统生产力不同的崭新特质。
1.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生产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呈现出的新质态,体现了新时代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引领要求,回应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新要求,是推进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动力源。
2.以新型劳动者为主体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具能动性与创造性的主体。新型劳动者是推动新质生产力涌现的主体,其主要包括掌握科学技术的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管理劳动者和勇于冒险、具有创新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新型劳动者是促使新型劳动资料和新型劳动对象结合的主体,在新质生产力系统的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3.以新要素组合为特点
新质生产力推动生产力要素的不断延展,实现从传统要素到新型要素的转变。一是新质生产力赋予传统要素更多新特征,原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得到提升,更加强调掌握新技术的高素质劳动力、新的劳动对象和新的劳动资料对于生产力提升所起的作用,延展了生产力作用的空间;二是更加注重知识、数据、新型人才等新型生产要素及其创新型配置对于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提升了生产力发展的深度。
4.以新技术创新为动力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扬弃,更加强调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是一种发展水平更高、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的生产力。新技术的持续性涌现和群体性突破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源头活水,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创新在生产力跃迁中的作用,更加重视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从依靠传统产业到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带来的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依托于“创造性毁灭”的力量,不断实现生产力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5.以“新型生产关系”为保障
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是经济发展命题,也是深化经济改革的命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新型生产关系”作为发展保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变迁会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于生产力变革的生产关系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制度是生产关系最为直接、集中的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将更加需要从无效率制度到有效率制度的制度变迁,打破路径依赖,为创新行动提供有效激励。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高质量的机制分析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实现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重要的创新驱动力,其运行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资源优化配置,进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
依靠于自然资源,低成本土地、劳动力投入以及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落后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模式,其更依托于本区域的比较优势,从要素禀赋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综合来看,实现可持续的稳定经济增长,需要实现从要素投入的比较优势到以创新驱动为主的竞争优势的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使得本区域经济发展陷入“路径依赖”。从时空演进来看,我国传统要素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逐渐减弱,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寻求经济发展的新驱动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内核的经济内生驱动力,不同于传统生产力的增长模式与增长路径,其生成演化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明了路径,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新质生产力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融合,推动了诸多新经济模式与新经济形态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崭新动能,不断促进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发展相结合,以此引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二)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是生产力得以形成、发展、壮大的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新质产业由点到面再到集结成群,以其集群效应、溢出效应打破了传统产业的“低端锁定”,推动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不断壮大新兴产业,以产业结构的优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一,“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促使农业生产更加趋向集约化、信息化,引领农业低碳发展,摆脱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催生新型农业主体,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其二,“制造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结构变迁与新型产业的演化发展,提升了产业发展效率。新质生产力提升了产业链韧性,推动传统产业和未来产业、实体产业和虚拟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从低端到高端的跃迁。新质生产力推动了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转型,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瓶颈制约,推动全产业链的提质升级。其三,新质生产力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服务业的升级迭代,并推动实现现代服务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资源优化配置
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要义,经济体内部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提升经济增长率,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是经济体系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可以有效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国民经济与经济体系实现良性循环,进而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一,新质生产力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有序流动与优化配置,更多的资源与要素流入新质生产力领域,资源的无序浪费将会减少,经济资源与经济要素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其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将促使数智更加有效赋能社会化生产各环节,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使得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提高,不断打破阻碍社会大生产畅通循环的难点堵点卡点,经济运行中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得到突破,整个经济有机体的效能得到提升。其三,新质生产力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乘数效应”,推动以经济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创新配置来实现社会价值的创造,进而通过有效配置资源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从唯物史观的高度进行合理叙事,又应明晰其演化发展的科学方法论体系,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唯物史观蕴含的科学原理、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经济工作纲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规律共同构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法论体系。
(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原理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概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建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时,也无不体现着对于这一根本方法论的运用。发展新质生产力,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为根本指导。
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辩证运动来认识新质生产力发展;立足于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五大范畴”,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之间的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也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涌现生成;基于“大历史观”,从历史—现在—未来的发展逻辑把握新质生产力演化的规律。
(二)以“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原则性的方法论指导。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利用资本与资本无序扩张的问题,防止先进生产力的“异化”,促使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发展,以新的理论引领新质生产力变迁实践;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攻关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推动生产力系统要素的演化协同发展,以国家创新经济体系的系统效应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合理借鉴西方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益经验。
(三)以“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纲领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作为新一年经济工作总基调,“进、稳、破、立”的经济工作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我国当前经济转型阶段的现实应用,这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扬弃,新质生产力生成、发展、壮大的演化过程亦是旧生产力推陈出新,实现革命性重塑的过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稳中有进”,保障战略方向、传统产业发展、政府政策支持的“稳”,塑造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基础条件;坚持“以进促稳”,实现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新兴产业的“进”,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崭新动能;坚持“先立后破”,“立”新型生产关系、新业态、新模式,“破”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旧经济体系、旧思维、旧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壮大的系统合力。
(四)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基本规律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式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引导,习近平总书记从“发展新型生产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角度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做出了重要论断,为新质生产力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做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指引,立足于科学方法论,从生产力发展的长远,经济工作的全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与“势”,充分认识新质生产力在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动能新旧转换中的重要性,深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律性认识,凝聚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想共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立足于基本国情,办好自己的事,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系统观念,树立底线思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根本性、原则性、纲领性指导。
四、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一)量变准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
新质生产力是传统cd998ba8cbb41f82036668bc3d6e6d7e91ac92b548fb0c7963502acbf005665d生产力在“量”的积累基础之上实现的“质”的飞跃,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传统优势产业的增量支持,传统产业依旧蕴含新质生产力孕育的空间,应不断做大做强省域、市域、县域内优势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进而为新质生产力生成奠定相应产业基础,不能将传统产业仅仅作为低端产业而退出。其一,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业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打造一批农业现代化龙头企业,统筹好农业“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加快农业“芯片”开发,推动优势农作物实现全产业链塑造,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标准化生产,打造科技创新的农业。其二,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发展,在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持续发力。其三,推动服务业提质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双轮驱动: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系统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相关政策与制度支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建设以5G基站、现代物流、新能源等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以及新型创新基础设施,提高新质生产力发展效能;打造区域内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生态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原动力;采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等政策支持,加大创新资金与研发经费投入,打造一批创新载体,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减少行政力量对于创新行动的不当干预,合理界定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权,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淘汰落后企业和落后产业,引导创新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有序流动。
(三)内核动力:推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
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推动企业组织、生产模式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实现制度创新,凝聚起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合力。其一,发挥国企联合攻关优势,聚力攻坚卡脖子技术,打破西方国家对于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的封锁与垄断,力争塑造一批在全球产业链占据主导地位的创新型企业,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实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协同并进、创新发展,以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作为创新水平提升的微观基础。其二,加大创新经费投入,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相结合,推动基础研究深入开展,打造不同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的“创新共同体”与全要素集成的创新体系,发挥创新系统作用,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其三,推动科教水平稳步提升,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建设以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等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与新型智库,为创新水平提升提供平台保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创新技术持续扩散。
(四)战略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立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这一“主阵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相结合,立足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化比较优势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竞争优势。把握国内外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前瞻布局以量子通信、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等为主的未来产业,打造未来产业示范区,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持续涌现。发展现代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促进优质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绿色生产力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等绿色产业,打造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创新力”。
(五)主体培育: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人是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不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实现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其一,不断落实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深化用人机制及评价机制改革,完善以创新能力等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其二,打造创新载体,推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深入实施双一流建设工程,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育更多优质人力资源。其三,培育人才与引进人才相结合,针对优秀人才“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敢于打破常规,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提升人才待遇水平,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等优质人才。其四,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
(六)基础保障:塑造新型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催生新型生产关系,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可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制度是生产关系最为直接集中的体现,壮大新质生产力,总体上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路径依赖,推动不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均衡向适应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均衡转变。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打破计划思维束缚,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重视数据、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建立健全按要素分配机制。深化人才机制、科技创新机制等改革,打破束缚新质生产力壮大与新型生产要素流动的难点卡点。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动制度型开放,不断破除落后思维定式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的挑战,破除不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破除在经济循环和经济体系中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的难点堵点卡点,以此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经济体系。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