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社团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策略分析

2024-12-04吴志鹏

体育风尚 2024年17期

摘要:在整个校园体系中,体育社团是较为活跃的一种团体组织,在校园体育项目的文化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作用。本文主要围绕体育社团来展开,基于校园内体育文化的建设,分析研究体育社团在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的促进作用,探究体育社团带动校园体育文化高效建设的举措,打造以文化为特色的体育社团,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关键词:文化建设;社团活动;发展目标;锻炼需求;学生兴趣

一、引言

教育发展中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一直属于重点内容,是推进校园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的关键。我国教育逐步发展,校园中的体育社团功能与作用渐渐明显,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在体育社团的带动下,校园体育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在校园生活质量方面有了明显改善,因此,有必要借助体育社团促进体育文化的建设。

二、体育社团在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通过体育活动的展开,学生不仅能通过锻炼增强体质,还能更好地磨练意志力。体育精神多元化,其中包含着团结协作的品质,还具有不言放弃、坚韧不拔的精神等,对于现代学生属于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现代学生大多处于相对优越的环境,在物质生活方面质量水平比较高,然而,在精神层面,现代学生存在欠缺之处,特别是在吃苦耐劳、意志力等方面,在学生中属于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网络的影响下,一些学生沉迷于其中,在身体健康发展中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通过体育社团,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生活习惯,在体育精神的感染下,不断优化学生的内在思想品质,助力学生产生良好的意志力,从而改善校园文化,促使文化能够更加健康积极[1]。

(二)有助于满足学生在体育方面的锻炼需求

在校园生活中,体育社团属于相对具有活跃性的组织,让学生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多元化的同时,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了锻炼。关于体育社团,其属于一项课程外的活动模式,然而,在学生学习中体育课程数量较少,而学生在体育方面存在着较为强烈的学习需求,所以,体育社团能够在校园活动体系中不断壮大。正是体育社团的存在,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活动时避免了杂乱无章的问题,促使体育锻炼更加具有目的性,提升体育项目的实施质量。在体育社团中,学生能够依据兴趣选择项目,学习球类运动、基础训练等,从而改善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迎合了他们的体育锻炼需求。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认知的形成

关于终身体育认知,不能单纯将其理解成体育锻炼的参与认知,它是在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能够对人的成长起到激励作用,培养人的进步精神。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本阶段学生产生正确的认知之后,将有利于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体育社团的存在,让校园活动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带动学生积极加入体育相关活动中,学生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并能够认识到公平竞争、不轻易放弃等良好品质的意义,学生通过参与竞技比赛,产生了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体验,能够深切感悟这些优良品质,对其学习、生活都将会产生有利的影响[2]。

三、体育社团带动校园体育文化高效建设的举措

(一)加大社团宣传,合理规划体育社团的发展目标

在学校的体育社团中,通过对发展目标的合理规划,增加实际宣传执行力,从而在校园的文化建设工作中展现良好的育人价值作用。要想在学校中促进体育社团稳定、长久发展,需要妥善设立建设目标,让发展规划更加清晰,所以,在校园的文化建设工作中,为了保证体育社团发挥基本功能,需要学校从文化角度加以定位,掌握社团的发展建设情况,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目标,探寻最为合理的发展方向,让社团的管理工作趋于规范化水平,在清晰的目标指导下,带动学校体育社团能够取得优良发展,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质量上升到新高度。此外,通过深层研究学校中体育社团的宣传方式,为了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应在宣传方面融入创新思想,把握好前期、后期的宣传工作,展开特色宣传,从而保证宣传工作能够得到合理规划,采取多元化的宣传方式,比如:宣传栏、横幅、灯箱等,准确找到适宜宣传的时机,丰富宣传内容,实行全面有效的宣传工作,向学生展现良好的社团面貌,大量学生受到吸引而加入体育社团组织中,从根本层面提升体育社团在校园中的位置,在体育氛围的感染下,不断改善学生的体育认知,让学生产生参与兴趣。

(二)创建机会,借助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1.以体教融合理念作为基础

从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提倡在校园中发展体育文化,有效落实体教融合理念,本着积极的态度建立体育社团,从而实现育人的功效,规范学生的举止,培养其正确的运动习惯,让学生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学校围绕现实情况,细化布置了教学内容,特别是体育锻炼、体育教学方面,应本着积极的态度探索体育与教学相融合的途径,丰富学校的社团文化,包括乒乓球、篮球等内容,带动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认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渗透体育文化。

2.完善软硬环境

在学校中开展体育活动,应坚持充分应用体育场地,学校可以找出能够代表体育文化的元素,打造为雕塑、海报等形式,将其安排在学校的各个位置,保证学生能够常见到校园体育文化,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学校应进行校园资源的整合,结合社团需求,购置必要的器材,引进新型体育用品,保证体育社团后续构建能够顺利进行。通过多样化的体育器材,学生能够更有兴趣加入活动中,从而产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3]。

3.开展具体活动

学校执行体育社团的开发、建设工作时,需要借助高质量的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能够加入社团活动。加强体教融合理念,在社团中,以足球运动为例,建设课余时间的训练体系,借助体育部门等联盟资源的优势,实现内部、外部的科学联动,依据年级选择每个星期组织规划,开展两次以上的课余足球训练,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订促进学生发展的设计导向,打造多元化培养机制,让学校体育氛围更加融洽。以低年级段为例,开展主题形式的体育锻炼,组建踢跳社团,不再拘泥于常规的跳绳形式,通过设计形成花样的跳绳活动,同时设立单人、多人等模式,丰富运动模式来展现其魅力,让学生能够真正投入运动中,锻炼学生的身体,让活动得到常态化开展。学校设置体育节,安排文艺活动来展示,体育教育全过程可以利用小型活动作为衔接要素,定期开展大活动实现点缀,保证体育活动可以长时间陪伴学生,而学生也能通过此平台来展现自己,从而促进学生成长,这也能够带动学生深入理解体育文化的具体内涵。

(三)健全社团经费的支撑机制,合理评价社团的文化建设效用

在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中,要想体育社团全面发挥价值作用,应保证基础经费支撑充足,所以应设立相关机制,促进社团健康发展。

首先,在体育社团中,学校需要专门为其设立资金管理机制,通过把握学校中体育社团的类型,了解社团具体规模,合理化配置资金资源,保证学校中不同类型的体育社团都能够得到需要的资金支持,从而推动社团活动顺利开展,为体育文化的建设带来推动力。

其次,基于资金应用,为体育社团建立应用管理制度,动用资金前,需要展开文化建设活动的严格审核,深入探究现实活动,分析对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影响作用,从而以此为参考进行审核批准,将有关款项拨给体育社团。

再次,确定时间计划,在各个体育社团中审核多项工作,思考活动的价值,围绕体育文化建设来周密分析,从而加强社团管理。

(四)在学校实现多方调适,动员多元参与

结合当前学校体育社团的建设情况,体育社团的创建与发展,为校园体育文化工作实施注入了活力,但是,从社团活动的参与情况来看,大多数是体育社团内的参与学生,对于参与方式的其他形式,没有占据明显的地位,基于此种状况,将会抑制体育社团新力量的输入,这就要学校的主导部门站出来,在实际中发挥主导作用,将体育社团作为载体,本着积极的态度调动学校中活跃的因素,此过程非强制性,不需要为了建设工作而发动学生全员加入,应保证学生主体加入适合的体育社团中。基于具体实践情况,围绕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实情,学校应制定清晰的调适性发动方案,通过方案的发送到达社团的管理部门处,学校组织部门发挥引导作用,开展一系列动员工作,保证体育社团能够符合当下的体育要求,创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4]。

(五)推动体育社团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社团文化

当前,学校更加注重体育训练,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素质提升的意义,为了合理推进体育社团的建设工作,还需要注重特色文化的发展,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作用,在校园体育文化中展现更足的魅力,促进学校的体育社团体系趋于完善,从而和其他社团组织保持良好的联系,支持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当打造具有特色的社团文化时,社团建设不能故步自封,需要在建设、管理环节融入新思想,引进新型的管理方式,从而满足当前时代校园体育社团的建设标准。此外,规范思想观念,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引导社团成员不断前进,切实提升相关人员的文化道德水平,提升其思想政治高度,在社团的建设、管理中将学生凝聚在一起,培养他们的团结精神,保证每一个社团都能发挥应有的育人价值VkZmY9CLIuHZIHWe4aoG7w==,不断形成具有特点的文化体系,吸引更多学生加入体育社团中,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保证校园的体育文化能够达到积极地建设效果。

(六)细化管理,巩固学校体育文化发展基石

1.促进社团完善管理

展现体育社团的实际价值,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期间扩展其范围,基于体育活动所需,制定完整的处理方案,要想保证这些工作能够合理进行,需要学校加强社团管理。在社团管理机制中,为了完善整个工作体系,对于学生、教师、应用器材等层面都应有妥善安排。教师需要尽职责发挥他们的管理能力,进行课程活动的细化梳理,保证体育教学更具意义,助力社团活动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基于此,应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结合他们的兴趣点,设计匹配的活动内容,不断扩展社团规模,为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条件。

2.正确应用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从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学生流动性相对比较大,他们刚开始加入时兴致较高,久而久之便会降低兴趣,所以,当下应思考能够维持社团成员积极性的处理方式。学校的社团教师需要发挥职能,针对平时的运作情况,落实考核工作。对社团平时的运作计划细致划分,为保证社团工作正常推进,应设立规范指导内容,多开展活动项目,通过良性竞争调动学生的活动参与热情,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

3.合理管理指导教师

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以及体育技巧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在社团中,指导教师为社团的建设工作、落实工作带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对于相关负责教师,需要展开任务分工,保证他们能够关注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时给予科学指导,让体育社团能够更加规范,实现文化建设目标。

(七)促进社团与体育文化互动,深耕体育文化

体育社团的存在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存在重要的联系,体育社团能够发挥促进作用,推动校园体育文化上升新高度,而校园体育文化的深根,有助于促进社团规模扩展。在学校中,社团的发展尤为重要,同时也要重视体育文化的推广。比如:开展社团项目时合理融合训练内容,借助训练过程,让学生提升体育认知,也进一步落实了素质教育。学校应围绕自身状况,对体育训练内容展开清晰规划,探寻能够深耕体育文化的发展途径,丰富社团文化,涉及多元化领域,比如:篮球、足球等,努力在学生中传播拼搏精神,让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提升体育方面的认知。在社团内部,划分体育活动层次,围绕社团开展的目标,促进学生热情加入体育活动中,让学校的体育社团队伍得到壮大,高效建设学校体育文化。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体育社团是发挥推动力的重要载体,为了提升体育文化建设质量,应创建机会,借助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加大社团宣传,合理规划体育社团的发展目标,健全社团经费的支撑机制,合理评价社团的文化建设效用,在学校实现多方调适,动员多元参与,打造具有特色的社团文化,细化管理,丰富学校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代小琴.“健康中国”背景下,学校体育社团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究[J].科技风,2021(21):141-142.

[2]张兰.网球社团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力创新中的作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153-156.

[3]王娟.新时代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创新的深度融合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13):158-159.

[4]林礼.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互动模式构建[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15(15):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