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说理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4-12-04莫汉明
史宁中教授曾经提出:“课不要反复讲,而要把握数学的本质……应该把道理给讲出来。”这里的数学本质就是数学道理,数学学科的定理、法则、算理与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中存在原则、规律都属于数学道理,数学知识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每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绝不是“急功近利”式的教学能够激发出来的。儿童天生好质疑、好探究、好分享,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内在的生长法则,尊重生命的发展历程,满怀信心地等待学生,使学生有机会激发自己的内在力量。
一、鼓励学生质疑已有知识,给予机会
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惯性地以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学生,具有强烈的课堂“控制力”,或是处处打断学生的思考,或是不等待,不给学生质疑发问的机会,贯彻着“我教你学”的范式。然而,很多我们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不是马上就能理解的。可见,“我教你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还应切换到学生的视角,看到学生的疑难,给足学生机会,鼓励学生提出真实的质疑。
笔者偶然听过一位老师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的课。课上,老师在“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时,学生几乎都能猜出“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笔者不禁思考: 这是课堂上的生成,还是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就已经会了? 恰巧,听课之后不久,笔者也执教这节课。笔者思索着,如果还没学,学生就已经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那这节课该怎么学习?
上课之前,笔者提出:“知道长方体的体积怎么计算的请举手。”果不其然,学生在父母的熏陶及各种提前学习的渠道下,已然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然而仅仅只是会背公式会计算,这是学习想要抵达的目的吗?数学学习究竟学什么?事实上,公式背后隐含的探究与思考等,才是通过学习数学所要磨炼出的能力。所以,教学真正要做的是,启发学生对已有的认知发起质疑,重启学习的动力。教学中,笔者提出:“这节课本来要教长方体的体积,可是你们都会了。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吧!”学生虽然一听到这个建议就发笑,但很快就在“都会了,为什么还不收拾东西回家”这一反问中,沉浸到原有对长方体的体积的认知。此时,课堂进入一种无声的状态。我们要做的是,给足学生质疑的机会,等待学生把最真实的样态呈现在课堂上,使学习得以真正展开。
片刻的等待之后,陆续有学生举起手来,反思自己“还不会为什么要用这个公式求它的体积”“只告诉公式,不告诉理由”……“为什么不回家”这一看似“无为” 的聊天,实是“有为”的等待。课堂留出的这一空白,使得学生于宁静、舒适而又自由的思考环境中,真实地走进自己的内心,与“长方体体积公式”进行对话,反思“这节课到底学什么”“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使学生主动去接近并面对内心真实的困惑,进而产生独立的思考与疑问。提出”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既使得教学准确地站在学生的真实起点上,也使得学生逐步形成质疑批判的理性精神。
二、学生自主探究时,留足时间
课堂上,教师常在提出问题后,就迫不及待地想听到优秀的发言,这样学生失去思考的空间,也失去可能成长的机会。很多教师可能疑惑“如果不让举手的学生赶快回答,那课堂该做什么呢?”提出问题,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充分的思考,让学生在充分思考中展开自我的追问与探究,进而实现自主的迁移与生长。
“梯形的面积”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内容,从模型建构的角度,它属于一节新授课,但是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经历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因而,从整体单元的角度来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的角度,我们不妨把它当作一节图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练习课。如何基于本节课教学地位和作用的把握,使学生的学习得以真实发生和看见呢?
教学中,笔者出示一个梯形 (如图1),并提出核心问题: 怎样求出这个样梯形的面积?
问题提出后,课堂里立刻有两三个学生举起手。笔者并未将课堂交给举手的同学,而是注意到还未举手的大部分学生,用手势示意学生把手放下,并提出:“不着急,再认真想一想。”或许这只是轻轻的一句话,却给了学生莫大的信心,也给了学生进一步完善思考的时间。静静等待三分多钟以后课堂里陆陆续续地举起手来。在笔者问道:“孩子们,有没有一些思路”时,学生纷纷胸有成竹地点头。这一点头,寓意着学生已然都有自己的想法,但笔者仍不着急,有想法还得“做”出来,“说”出来。于是,课堂仍在“不着急”的提示下,进入“与同桌商量”“操作”等的探究活动中。
三、学生小组合作时,善于倾听
每个人的发展从来都不应是一条孤独的航线,而要与他人的思考用各种方式交织在一起。学会独立探究的同时,也要学会看见他人的思考,学会一群人一起合作解决问题。所以,合作处也需要等待,在等待中引导每个学生去倾听他人,去读懂他人,去理解他人,学会从同伴身上汲取宝贵的思想,融自身的思考,形成观点的迭代与更新。
仍以“梯形的面积"一课教学为例,收集学生的作品,并进行展示 (如图2)。
学生的作品展示之后,笔者一反常态,没有让学生直接开始汇报自己的做法,而是问学生“你能看懂他们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吗?”当学生在观察与思考后举起手来,笔者仍不急着让学生汇报,不急于告诉学生几份作品中的答案或者下一步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先交流讨论,为后续的发言做好预演和准备。之后的班级交流与汇报中,笔者也只是站在一旁,与学生一起倾听上台分享同学的思考,适时的引领与肯定学生对所呈现的方法及其背后道理的读懂与分析。
学习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课堂里的每一次倾听,每一个等待,都为学生提供“放心说”的环境,给学生表达自己的时空,催发着学生基于之前充分的观察、思考以及组内的表达预演,进入深层次的探究。在这样的交流讨论、对话辨析中,我们看到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具有其合理性,也欣喜地看到课堂上学生自信的表达、理性的对话。在这样的过程里,他们互相学习,用自己的力量不断成长,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学习的能力。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