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智能决策的设计
2024-12-04曹长青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新时代,如何将人工智能运用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现思政课教学与科技相融合,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变得尤为重要。深入思考思政实践教学存在的困境,分析思政社会实践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的重大意义,并进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智能决策的设计与研究,希望在提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同时,能给其他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智能决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2-0109-04
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治理方式新变革,给人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办好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创新发展,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要求,更是高职教师和学生进步发展的要求。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能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发展。本课题组将一项科技课题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智能决策系统,对学生的思政课实践项目进行科学决策,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发展,提升教学实效性。
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要积极构建科学规范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1]这一方案的提出,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如何充分利用“大思政课”,更有效地落实思政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成了摆在所有高职院校和思政课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
一、项目智能决策系统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困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是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和项目,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获得、应用、巩固和提升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2]。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境,是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一)课时分配少,形式化明显
当前,从教育部到教育厅,以及各个高校,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都特别重视。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善用社会大课堂,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高校要严格落实专科1个学分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一线教师不仅感受到了课时的严重不足,还出现顾虑学生安全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很多高职院校出现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甚至有的教师布置完实践活动安排后,学生走形式地完成实践任务。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课时有限,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决策过程更应该分析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学生需要提升的素质和能力,有针对性地布置实践活动,让社会实践活动远离形式化。
(二)教师决策多,缺乏针对性
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都是教师“一刀切”地布置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让所有学生进行一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没有考虑到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实际思政素养等具体情况,分配适合每位学生的实践任务,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薄弱环节的思政素养及能力。这类做法违背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应该成为主体,而不仅是接受被动的教育”。[3]造成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师统一决策占多数,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不高。将计算机系统分析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项目分析、决策,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教师“一刀切”地布置社会实践活动,而是教师提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教师粗略分析与系统深度分析进行有机融合,根据学生的问卷进行更科学的分析并做出决策,不仅能提高分析、决策的效率,还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
(三)传统决策多,科技融入少
传统的思政课实践项目的布置,就是教师分配实践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缺乏对学生的分析,再进行项目决策的环节,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缺乏科技的融入,使得实践项目决策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导致实践目标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传统的思政课实践决策的方式,不利于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完善、课程建设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项目分析、决策与计算机系统分析、决策相结合,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其他学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完善课程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
二、项目智能决策系统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思政课是一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4]。中国共产党把重视思政课建设作为一种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特别关心此项工作的开展,在多个场合指出,“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
本课题研究贯彻《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江西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相关精神。进一步探讨如何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项目的选择,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对促进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实现价值观引领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的计算机系统应用相结合
帮助学生科学分析、决策出思政实践项目,较好地解决了实践项目和学生个人需要提升的内容不相符的问题。由于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外实践课时不多,大多数院校提供给学生实践的主题有限,并且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难匹配。通过思政课的模块内容和智能化系统分析的整合,关注学生需求,提升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提升实践效果。
(二)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系统分析相结合
以往的实践教学项目大多是思政课教师在所教班级布置1~2个实践项目,让学生完成,也有教师提供更多实践项目,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并不能精准分析学生的学情,精准布置实践任务,达到提升实践效果的目标。高效、针对性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分析、决策系统,很好地解决了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具针对性的问题。本课题研究,将为其他学校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鉴,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有助于完善课程建设与提高教学质量。
(三)设置思政课程的模块对应相应教育的主题
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六章划为六个模块,每个模块设计一个教育主题。根据学生在系统中做的问卷通过计算机系统分析出,六大模块对应的六个教育主题,哪个更适合学生自身。这样不仅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专科1个学分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还创造性地做到了以问题式、主题化、针对性地进行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智能决策系统的设计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智能决策系统的设计向模块化、标准化、项目化方向发展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呈现出系统化的特征。
(一)“模块化”设计
教育部提供的课件将思想道德与法治由各章节整合为各个专题进行教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好评。但是,专题化教学仍存在一定的弊端,灵活性不够强、未以实践为导向、教学效率仍有待提升等。
本人将思想道德与法治在教育部提供的课件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整合,将本课程的理论课程分为四大模块:方向篇、思想篇、道德篇、法制篇。
此外,将本课程的部分实践内容创造性地分为六大模块(对应六章课程内容),提炼出六个不同的社会实践教育的主题,并且六个不同的主题下设置六大类社会实践活动内容。通过每类社会实践活动对应不同的教育主题、不同的课程章节,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具系统性。
将课程第一章的实践设置为人生观模块,对应人生观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以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目标。活动主要包括以“什么是幸福”为主题,制作微视频等,宣传正确的人生观;将课程的第二章的实践设置为理想信念模块,对应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理想信念,启发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活动主要包括进行在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调查,并按要求撰写调查报告等。将课程的第三章的实践设置为家国情怀模块,对应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倡议学生通过参观革命圣地、纪念场馆等地,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活动主要包括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DG5jUJaiRlxwh4xi/UDJCQ==、新四军旧址、方志敏烈士纪念馆等地,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将课程的第四章的实践设置为价值观模块,对应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启发学生对价值观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目标。活动主要包括到“抗癌厨房”、红十字会、省义务献血活动等地做义工,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将课程的第五章的实践设置为道德观模块,对应崇德向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实践引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活动主要包括到养老院、孤儿院进行志愿者活动,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将课程的第六章的实践设置为法治观模块,对应法治观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做一位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活动主要包括以“法律”为主题,制作微视频等,宣传法律知识。
(二)“标准化”设计
从学校和课程层面出发,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智能决策系统设计,要求高职院校围绕思政课,将所有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内化在统一的课程中,并为之设计标准的社会实践活动流程和评价标准,采用一致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使用统一的实践活动的时间和进度。
(三)“项目化”设计
项目化教学主要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将已经实践或正在开展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学校、教育厅、教育部的相关实践项目要求,进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完成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形成“项目化”实践。
例如,在理想信念模块,学生根据江西省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方志敏精神和理想信念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并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挑战杯”红色专项的比赛活动要求,设计成一个《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勇担使命助力振兴——基于36校1680名大学生学思悟践方志敏精神的调研》项目,实现社会实践活动和“挑战杯”项目完美结合;在家国情怀模块,学生结合国家的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大战略,将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厚植家国情怀实践相结合,并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要求,完成一个《椒香辉映——辣椒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引领者》项目;在价值观模块,学生将“场馆里的思政课”和“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并按照教育部“大学生讲思政课”的比赛要求,设计成一个《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的项目,实现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讲思政课”项目完美结合;在道德观模块,学生将“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崇德向善实践活动相结合,并按照团省委“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求,组成“燃野菁菁”暑期社会实践团,完成团省委要求的系列任务,提交进行省级评比的实践项目;在法治观模块,学生将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和法治观教育等内容相结合,并按照省教育厅和团省委等部门的相关要求,完成一个《民生调研促发展 乡村振兴谋幸福——以夏浒村为例的民生发展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
四、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设计的创新与效果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设计的创新
将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分析、决策与计算机系统相结合。在过程中不仅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特色鲜明的调查问卷,还要将问卷的每个板块对应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每个章节、对应教育主题,针对不同学生问卷的情况,用计算机系统的方式,智能形成不同的分析结果,最后生成相对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决策,让决策更具科学性、针对性。
本项目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卷积神经网络应用于汉字识别、卷积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融合算法的词向量训练测试。拟采用的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1.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文本进行卷积操作。把卷积神经网络应用到汉字文字处理任务中又有所不同,NLP的输入不再是像素点,大多数情况下是以矩阵表示的句子或者文档。矩阵的每一行对应于一个分词元素,一般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是一个字符。也就是说每一行是表示一个单词的向量。在一个给定的句子窗口长度的句子中,本章设定一个一维的矩阵来对这个窗口进行一个卷积的特征提取工作。
2.汉字是以字为最小表述单位,词边界模糊。本项目对中文识别处理操作采用的是结巴分词工具,它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相对其他分词工具,能够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这样便于更精准分析及决策。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的实施效果
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学校督导专家、部门思政课教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的使用体现了智能化、创新性和挑战性。实践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品格,还提升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总体上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效果:
1.社会实践活动“模块化”,丰富了实践教学的类型
以往在其他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有其他兄弟院校和老师主要使用过“模块化”教学进行思政理论教学,但目前在网络上并没有查询到有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使用“模块化”教学。
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引入“模块化”,充分利用新时代信息化智能化的成果,不仅使思政课实践项目和过程的灵活性更强,也更加突出了实践导向,大幅提升了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2.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化”,规范了实践教学的流程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活动的“规范化”,不仅包括思政课实践过程的规范化,也包括思政课实践活动评价的规范化。
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不仅能够科学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践活动的分析、决策,并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可以参照系统中统一的实践方案进行比对,提升实践的规范性。在实践成果提交后,多个评价主体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中,对实践成果进行多维的评价,进一步提升实践成果评价的科学性。
3.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丰富了实践教学的成果
在理想信念模块,学生根据江西省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方志敏精神和理想信念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设计的《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勇担使命助力振兴——基于36校1680名大学生学思悟践方志敏精神的调研》项目获得了第十八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活动专项活动三等奖。
在家国情怀模块,学生结合国家的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大战略,将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厚植家国情怀实践相结合,完成的《椒香辉映——辣椒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引领者》项目获得了第九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铜奖。
在价值观模块,学生将“场馆里的思政课”和“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设计的《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项目获得了“大学生讲思政课”国赛三等奖。
在道德观模块,学生将“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崇德向善实践活动相结合,组成“燃野菁菁”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教师的指导下,被评为2023年度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团队。
在法治观模块,学生将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和法治观教育等内容相结合,完成的《民生调研促发展 乡村振兴谋幸福——以夏浒村为例的民生发展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此外,试点班级的学生还获得了第十四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银奖一项、铜奖一项。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大思政课’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要在‘大’处做好八个方面的文章。”其中就包括搭建数字赋能的“大平台”、打造场景多样的“大课堂”、结合创新发展的“大实践”,这也再次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智能决策设计的研究提供了价值遵循。
参考文献:
[1] 李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若干问题解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31-32.
[2]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3] 王国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5):36-39.
[4] 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2022-07-25)[2024-07-15].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24/content_5706623.htm.
[5] 杜尚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N].人民日报,2021-03-07(01).
◎编辑 张 慧
①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智能决策的设计与研究”(一般项目,课题批准号:GJJ2206106,主持人:曹长青);2022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堂革命’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三融四有五进’模式探索与研究——以《毛概》为例”(一般项目,课题批准号:JXJG-22-64-7,主持人:曹长青)。
作者简介:曹长青(1987—),男,汉族,江西万年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