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就业育人路径探索

2024-12-04张羽寰赵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32期

[摘 要] 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与就业育人的逻辑联结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就业育人的促进作用。通过探索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组织领导,优化体制机制、多方协同发力,对接行业需求、顺应成长规律,发挥职教特色、拓宽招聘渠道,深入学生一线、精准指导帮扶等策略,为推进高职院校就业育人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实施路径。

[关 键 词] “一站式”学生社区;就业育人;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32-0081-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1]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先后出台了访企拓岗促就业、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24365、困难帮扶、就业百日冲刺等举措,千方百计促就业。2022年,教育部提出就业育人的新思路新举措,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以就业育人的温度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2]在聚焦提质增效,推进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强国的今天,高职院校如何促进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以下简称“‘一站式’学生社区”)为高职院校就业育人推进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实施路径。

一、“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与就业育人的逻辑联结

(一)育人内涵的互通性

2019年10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首批10所高校为试点,汇聚校院领导、思政队伍、管理队伍、服务部门等育人资源与力量下沉到社区贴近学生、服务学生,系统化、精准化、科学化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实落地。[3]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将学生社区打造成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教育生活园地。[4]2021年7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由点及面扩大试点范围,要求将学生社区打造为“三全育人”实践园地,创造新时代高校版“枫桥经验”。[5]这些要求明确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着力发挥思想引领、道德培育、文化涵养、服务育人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6]就业育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也是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方面[7],是引导学生树立学业管理意识与职业规划意识的教育方式,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之举,是维护就业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2],也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两者是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必然回应。

(二)育人主体的互动性

“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主体涉及高校各方面:校院领导、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学生处、后勤服务部门等进驻学生一线,可同时调动学生自治参与、引入外部社区与企业力量,实现校内外联动配合、功能结构互补、全员育人。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高校要把就业教育和就业引导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8]由此可见,就业育人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学生思想观念的塑造、专业技能的培养、职业理想的树立,离不开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职能部门等在内的全体教职人员的协同配合、各展所长、合力推动。两者在育人主体上都要求,客观上也需要调动高校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树立“没有任何一个人与就业工作无关”的思想观念,以产生最大的育人效能。积极打造各环节全方位推动、全要素联动协同的育人力量,是对“三全育人”的深化探索。

(三)育人场域的互融性

“一站式”学生社区一体式构建以打造物理空间为现实载体,通过文化空间进行文化浸润,网络空间进行数字化赋能;从党建引领、就业指导、活动开展等进一步拓展育人场域,补齐原有育人短板。就业育人区别于以往学生毕业前“临时抱佛脚”的单一就业指导方式,需要做到职业规划从跨入校门开始、就业指导从入学教育开始,将就业贯穿到学生的日常教育和就业指导全过程,打通社会(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家庭三个场域。除了校内常规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等课程,组织就业形势与政策宣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求职模拟招聘等就业指导服务活动外,还需开展校外专业认知实习、岗位实习、职场体验等实践研学活动,不断强化与学生家庭的沟通交流,如政策性岗位招录的传达与解读等。因此,就业育人在与社会、家庭的联结上还有待补充。两者都需要育人场域的不断拓展,也越发强调育人的系统性谋划和整体性设计,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创新实践。

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对就业育人的促进作用

(一)党建引领,有力形成“就业思政”大格局

在社区建立基层党组织,能有效推动思想引领、组织生活、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实现党建工作柔性转化,通过一社区、一楼宇、一宿舍得到立体延展支撑,原有思政方式与社区思政叠加,教育效果将得到提升。当前,就业育人工作的关键不仅在于帮助大学生就业择业,更重要的是帮助广大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用平实的心态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与奋斗方向,引导广大青年投身到乡村振兴等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所以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融入就业育人元素,加强就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在一定程度能扭转以往高校就业工作只在毕业前才开展的片面、狭隘理解,促进组织建设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有助于实现就业育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促互进,有利于构建整体、系统的育人体系,有效打通学生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力量下沉,助推汇聚“三全育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7]“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推动形成“三全育人”新格局的重要抓手,探索推动学校、部处、院系领导干部带头践行“一线规则”,思政力量、专业力量(心理咨询、生涯规划、实习实训等)、管理力量、服务力量、其他育人队伍(企业骨干、校友等)下沉社区服务学生,进而发挥各自所长,将掌握的育人资源带入学生一线。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爱学生,通过育人力量的过程性陪伴和伴随性指导,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成长。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融入就业育人元素,在一定程度能弥补就业指导中资源缺乏、组织投入不足、就业队伍力量薄弱、信息不畅通、学生共性与个性化的就业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

(三)拓宽载体,全力构建“就业育人”大平台

“一站式”学生社区一方面作为学生经常的、稳定的聚集、交流场所,通过以宿舍为基本单元,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校园内最小的单元里,一定程度消除了育人时间的错位,缩短了育人空间的距离,更加有利于师生就业经验的深度交流和研讨。一方面以社区多元活动为载体,有效弥补就业指导服务内容不全面、不精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明确自己要提升哪些能力,精准对接参与到相关活动中,让学生在社区中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有利于就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社区通过空间联结、平台搭建、精准对接,信息点对点互通、师生面对面研讨等方式,推动育人队伍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走进学生,契合新时代大学生“多元共融和小众分化兼有”的成长特征[9],以更贴近学生、服务学生的形式融入就业育人,增强了就业育人的亲和力。

三、“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就业育人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组织领导是就业育人的基础

高职院校就业育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找到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就需要将就业育人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打通社会(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家庭三个场域。因此学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一是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加大人、财、物投入,提高资源配置密度;完善社区功能建立与体制机制的运行,提高资源配置强度;在项目设置、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提升资源配置的效度。二是打通对外通道,加强政校行企融合提供就业育人实践平台,学生作为参赛者或志愿者,参与到学校承办的国家级、省市级等行业企业技能大赛中,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技能水平,带动整个社会对高水平技能的认同,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认同,打通学校—社会(政府、行业、企业)场域。以校园招聘会为契机,组织各年级开展企业调查活动,了解当前社会岗位要求与自身的适配情况;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共同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打通学校—家庭场域。三是深入落实党委书记履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就业“一把手工程”,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负其责、教职工全员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5]

(二)优化体制机制、多方协同发力是就业育人的核心

首先,创新构建育人力量下沉的就业育人制度。为避免部门间权责不明、合作中责任推卸,应理清各自职责关系,便于协同开展,如固定每周一下午全员进入学生社区,通过宣传直达班级宿舍(就业部门、宣传部、班主任等)、指导直达模拟现场(就业指导教师、专业教师等)、服务直达实习实践(辅导员、班主任等)、拓岗直达企业单位(学校领导、院系领导等)、改进直达育人一线(专业教师、校外专家等)、关爱直达学生个人(班主任、辅导员等),确保人员职责明确、活动开展有时间保障、阶段步骤内容具体,实现汇聚各方力量,精准“出招”促就业。其次,优化工作机制。凡是需要重复做的工作就值得流程化,以具体的项目明确工作流程后,有利于各部门、各人员知晓自己在流程中承担的角色与作用,学生知晓不同阶段遇到问题可以从哪些部门、教师得到的帮助与支持,有效促进汇聚学校主要领导统筹部署,分管领导细化安排、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具体落实、辅导员(班主任)及专业老师全员参与,层层压实责任的“五级”工作合力。最后,加大信息化平台建设,以技术为支撑,数字化赋能“一站式”学生智慧社区建设,能有效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流通、信息共享,有利于精准掌握学生就业意愿,便于联动各部门、各群体靶向发力,精细化开展就业指导,同时高效、顺畅的就业信息化资源也能让学生获得便捷化的服务体验。

(三)对接行业需求、顺应成长规律是就业育人的保障

首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是贯彻能力本位,对接工作过程,体现项目引领。学校应帮助学生在职业院校中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挖掘学生亮点,搭建人人出彩的平台。在课程体系、专业技能方面应以多路径成才的方式,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进行任务式构建,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软技能”方面,也应对接企业需求的能力。如轨道类企业特别看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纪律性、安全意识、服从意识、吃苦耐劳等,可以在学生活动开展中融入准军事化的养成教育,如开展一日早操、定期体能测试、集体性的竞技比赛、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等;从事轨道类企业机车驾驶岗位常会面对处理应急突发事件,那就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社区心理咨询室、社区活动中,加大对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引导,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其次,通过打造社区物理空间,如公共空间环境氛围的布置、美育资源的浸润,让学生从中获取对日常生活素养提升的价值体验。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区的主人翁意识,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有效挖掘学生自我效能感,找到自身亮点,形成价值共育、文化共享、成长共赢。再次,根据学生成长规律,构建具有连续性、层次性的完整工作体系。入学初期开展专业认知实习、岗位社会实践,通过深入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等,认识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企业文化及工作性质,对今后就业岗位的选择有所侧重与准备。入学中期,以社区为平台,把行业企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引进来,在社区面对面近距离聆听技能大师讲专业发展、讲职业生涯、讲现场管理、讲安全意识、讲新技术新工艺新形势,通过讲座熔铸高尚道德情操、养成卓越励耕品德,培育工匠精神,后期提供简历制作、企业特色模拟面试演练等,精准把握就业工作的规律。

(四)发挥职教特色、拓宽招聘渠道是就业育人的支撑

职业院校应发挥专业办学特色、积极搭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一是通过开通优质企业稳定校招通道与创建订单培养,双轨并举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同时,学校为企业提供新员工培训、员工再培训、技能鉴定等支持,真正做到行业有需求、企业离不开,推动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在此过程中,低年级学生在耳濡目染订单班、企业前置培训中企业精神及企业的教育与管理示范,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能够较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和管理模式。二是积极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机制,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锻炼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主动融入产业和行业需求,探索和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路径。三是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部分学生及家长有返乡就业创业的意愿,可着重加强学生生源地访企拓岗、开展当地新兴产业“身临企境”专场体验等活动,通过精准邀约、翔实了解、沉浸体验,加强企业与人才供需对接,合力配置人力资源;同时学生可发挥“本土”优势,用好国家政策扶持开展创业,引导学生职业选择与国家、地方经济发展有效结合。四是发挥网络招聘平台作用,用好“互联网+就业”新模式,深入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快速及时的就业信息推送,提升人岗匹配的精准性。

(五)深入学生一线、精准指导帮扶是就业育人的优势

“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由于育人空间的拉进、育人载体的拓展、育人力量的下沉,其天然地具备了围绕学生、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需求、解决学生问题的先天优势,一定程度上来说,“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本身就是在践行就业育人中的“一线工作法”。一是充分发挥就业主体作用,在体制机制的保障下,协同多方育人力量走入社区、楼宇、宿舍一线,改变以往同一班级、同一专业、同一教师的单一育人模式,从不同资源角度积极向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宣讲就业政策、分享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咨询指导、专题心理辅导等,以言传身教的方式细心引导学生端正就业思想,暖心陪伴学生及时调整就业期望,找准就业定位,提升毕业生求职应聘能力。二是积极开展面试复盘总结,整理企业面试对学生能力素质要求和关注点,分析总结学生的优缺点,及时指导学生改进面试技巧,并结合实际调整学院今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三是加强对低保、零就业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长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困难毕业生群体的持续性就业帮扶工作。建立“一类一策”(专升本一类、入伍一类、创业一类、困难一类等)“一生一档”“校领导—二级学院—班主任”三级包保帮扶机制,对未落实就业的毕业生,保持离校不离线,采取线上线下就业指导、择业观教育、心理疏导、激励、家访等帮扶措施,做到尽心、尽力、尽责。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林蕙青.立德树人新要求,就业育人新思路:在第一届中国高校就业育人大会上的致辞[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17):3-4.

[3]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2021-11-03)[2024-01-07].https://yurenhao1.sizhengwang.cn/a/tzgg/211103/1202 891.shtml.

[4]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2020-04-28)[2024-01-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 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5]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关于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2021-11-03)[2024-01-07].https://yurenhao1.sizhengwang. cn/a/tzgg/211103/1202893.shtml.

[6] 李伟.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5):23-27.

[7] 杨晓慧.就业育人:时代价值、内涵意蕴与实践进路[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17):5-9.

[8] 关于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通知[EB/OL].(2023-02-24)[2024-01-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2302/t20230228_ 1048223.html.

[9] 周远,张振.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空间建构逻辑与路向[J].思想理论教育,2022(7):102-107.

◎编辑 张 慧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研究”(2023J19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羽寰(1986—),女,汉族,云南昆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赵伟(1974—),男,汉族,云南昆明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