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药五气朝阳草治疗肿瘤放化疗后不良反应临证运用
2024-12-03殷润先白俊超唐丽刘芳
【摘要】肿瘤放化疗治疗后易引起各类不良反应,中药对证治疗缓解化疗后的各类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效果。文章介绍彝药五气朝阳草在肿瘤放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中药治疗中的运用经验,附案例2则。
【关键词】五气朝阳草;肿瘤;放化疗后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4)21-0115-04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21.zgmzmjyyzz202421026
Abstract:
Keywords:
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是临床抗肿瘤治疗和手术治疗后预防复发转移的重要措施,但具有较明显的毒副作用,涉及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可见骨髓毒性、心脏毒性、肝脏毒性、过敏反应,其他症状如脱发、乏力等[1]。西医对于放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效果有限,中医药疗法用于缓解化疗后的各类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减毒”效果,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体质恢复、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2]。与西医的对症支持治疗不同,中医辨证论治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明显提高疗效,使患者更多获益。笔者在肿瘤放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中药治疗中发现,配合彝族常用药五气朝阳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1五气朝阳草概述
五气朝阳草,彝名矣色阿,首载于《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又名本草水杨梅、朝阳草,追风七、见肿消、追风草、乌金丹等。为蔷薇科植物水杨梅(Geum chiloense Balb.ex Ser.)的全草,为多年生草本,生长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阔叶林缘、山路、山坡稍湿地,杂类草地及宅傍,云南省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夏秋采集,阴干或鲜用。全株含鞣质,花序含黄酮类,种子含脂肪油。味甘辛、性平,有滋阴补肾,平肝明目,消炎止痛之效,治头晕头痛、腰腿痹痛、痢疾、贫血、崩漏白带、跌打损伤、痈疽疮疡、咽痛、瘰疬咳嗽等。为云南地区常用药,民间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体虚头晕目眩、月经不调、不孕、虚火牙痛等,可单用煮鸡、炖肉或复方应用[3-5]。五气朝阳草的用量根据不同民间医生的经验用量不等,笔者临床治疗肿瘤放化疗后不良反应常用20~50 g,疗效显著。
2运用五气朝阳草的中彝理论背景
中医多从“火邪”与“毒邪”的角度认识放疗与化疗,如有学者[6]认为放射线既有“火热”致病的特点,又兼具“毒”邪的特征,具有渐进性、阶段性、持续性;化疗药物具有典型的“其性深伏、峻烈,易耗伤正气,波及各脏腑等”毒邪的特性,属内毒之范畴。放射疗法通过高能量放射线作用于肿瘤细胞,破坏细胞与组织,火热毒邪直接侵犯人体,耗伤气血、损害脏腑;化疗药毒可直中脏腑骨髓,耗伤人体正气。机体为毒邪所伤,精气亏虚,气滞、血瘀、痰结、毒聚,临床常见痰瘀毒结、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多种证候表现,多为虚证或本虚标实之证,故治疗以辨证治疗、扶正祛邪为主。彝医以清浊二气六路学说阐释人体生命规律,认为机体联结为动态的一体,清浊二气互为制衡,只有清升浊降,制约平衡,并无偏废,才能身体健康。彝医认识到疾病发生多由感受邪浊(浊毒)或(和)脏腑五行生克关系失调所致。邪气作为外因包括风、寒、暑、湿、热、瘴疬之气、饮食、外伤及虫兽毒伤等,彝医治病以祛外邪和调节脏腑平衡为总原则[7-8]。肿瘤放化疗后不良反应,可归属于彝医“邪浊”侵害人体致病,治法与中医的“扶正祛邪”思路大致相同。
3临证使用经验
笔者观察发现,在肿瘤放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中药治疗中配合使用五气朝阳草,具有清热不伤正、补虚不滞邪的效用。五气朝阳草滋阴补肾、平肝明目、消炎止痛,在肿瘤放化疗后各类不良反应中,都有其发挥空间,可经辨证论治后在选用的中药方剂中加用五气朝阳草,或与仙鹤草、兰花参、小红参、鸡矢藤、白牛胆、黄精等组为药对配伍使用,增强疗效。
3.1补虚——五气朝阳草与仙鹤草仙鹤草,性平,味涩、苦,归肝经、脾经以及肺经,即可止血,又可补气,还具有抗炎作用[9-10]。《现代实用中药》载其“治贫血衰弱,精力痿顿(民间治脱力劳伤)”[11]。《滇南本草》言其可调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红崩白带、面寒背寒、腰痛、发热气胀、赤白痢疾等,亦治各种出血症、跌打损伤[12]156,159。仙鹤草止中有行,能增气力,以五气朝阳草配伍仙鹤草,用于放化疗后以乏力、气弱、肢体倦怠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可以补虚损、强脾肾、养阴气,有益于脾、肾脏腑功能恢复正常,使正气充足、抵御外邪能力加强。常用量:朝阳草40 g,仙鹤草30 g。
3.2补肺气——五气朝阳草与兰花参兰花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长于醒脾开胃,补脾肺之虚损,善补肺气,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朝阳草与兰花参均为滇南地区特色药材,常做药食两用,疗效显著。《滇南本草》言兰花参“味甘、微苦,性平……补虚损,止自汗、盗汗,除虚热……能生血,使脾健而统血”[12]414。兰花参善补脾肺,补益肺气,五气朝阳草能益肾,配伍兰花参,能增强补肺气的作用。常用量:朝阳草30 g,兰花参20 g。
3.3补血活血——五气朝阳草与小红参小红参最早见于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书中称“紫参,微苦,甘平,性微温。通行十二经络。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腿软战摇、筋骨疼痛、半身不遂、久年痿软、远年流痰。为活络强筋温暖筋骨药酒方中要剂”[12]349。民间运用小红参于抗肿瘤治疗较常见,取其扶正祛邪、祛瘀消癥之用。小红参补血活血,软坚破结,五气朝阳草配伍小红参,具有补血活血、通经活络的作用。常用量:朝阳草40 g,小红参30 g。
3.4行气止痛——五气朝阳草与鸡矢藤鸡矢藤又名鸡屎藤、臭藤,性味甜、涩、平,归脾、胃、肝、肺经。《云南民族药志》载彝族认为鸡矢藤可祛风活血,止痛解毒,用于治疗多种胃肠疾病、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放射性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等[13]。民间常用鸡矢藤水、酒煎煮液治疗外伤性疼痛、跌打损伤等。药理研究[14-15]发现鸡矢藤具有抗炎镇痛、抑菌、影响胃肠道功能、抗肿瘤、降低尿酸、抗氧化、保肝、保肾、抗菌等作用,并且无耐药性、成瘾性等副作用。鸡矢藤可行气止痛、保肝保肾,五气朝阳草补肾平肝,以五气朝阳草配伍鸡矢藤,可以行气止痛,改善放化疗的肝肾毒副反应所致的症状。常用量:朝阳草40 g,鸡矢藤30 g。
3.5补脾益气——五气朝阳草与白牛胆白牛胆别名羊耳菊、羊耳风、山白芷、毛柴胡等,性味苦、温,具有除风散寒、补土健脾、调补气血、解毒消疮的功效,药理作用包括抗炎镇痛作用、抗氧化作用与抑菌作用[16]。现代药理研究[17]发现白牛胆还具抗肿瘤、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抗肝损伤等作用。肿瘤患者病后失调或久病,耗伤脾气,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脾胃运化无力,则不思食。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应补运脾胃,选平补脾胃之品为佳,白牛胆补而不腻,补而不滞,配伍五气朝阳草,具有补脾健运,益气开胃的作用。常用量:朝阳草30 g,白牛胆20 g。
3.6益肾生津——五气朝阳草与黄精黄精首载于《名医别录》,其曰:“黄精味甘,平,无毒。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18]黄精入肺、脾、肾经,既补先天之本肾,又顾后天之本脾胃,其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养阴、养气血、益精髓的作用;为补益脾阴之良品,多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肺虚燥咳、精血不足、腰膝酸软等,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延缓衰老,调节血糖血脂代谢,保护心肾和骨骼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等[19]。五气朝阳草与黄精同为补肾、益脾、滋阴之品,配伍同用能够益肾生津,改善因放化疗火毒伤阴所致的心悸失眠,口燥咽干,烦热汗出、倦怠乏力等阴虚或气阴两虚症状。常用量:朝阳草40 g,黄精30 g。
4验案举隅
4.1治肺癌放疗后乏力案患者曾某,男,72岁。就诊日期:2023年1月20日。主诉:胸痛、乏力3月。现病史:患者诉半年前因咳嗽咳痰、胸闷、消瘦于专科医院就诊,确诊为肺癌,后行放射治疗,具体不详,疗程结束后出院。一直感胸痛,气短乏力,近期症状加重,来我处就诊。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气息短促,动则尤甚,伴心悸,口干舌燥,纳呆食少,睡眠不深;舌淡,苔白厚腻,脉细弱。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WBC)19.93×109/L,中性粒细胞(N)比例78.3%,红细胞计数(RBC)4.23×1012/L,血红蛋白(HGB)65 g/L,总蛋白50 g/L。西医诊断:肺癌。中医诊断:肺积(气血两虚证)。治则:益气养血,扶正祛邪。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组成:五气朝阳草30 g,黄芪50 g,人参15 g,白术15 g,当归20 g,小红参30 g,龙葵20 g,白花蛇舌草20 g,半枝莲20 g,鸡矢藤30 g,脱力草30 g,陈皮15 g,茯苓20 g,麦冬20 g,虎杖20 g,蜘蛛香30 g。6剂,水煎服,日1剂。
2023年1月28日复诊:近日来服中药后,患者诉胸痛、乏力症状明显减轻。现面色少华,气息稍短促;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滑。按上方加减:五气朝阳草30 g,黄芪50 g,人参15 g,白术15 g,当归20 g,小红参30 g,龙葵20 g,白花蛇舌草20 g,半枝莲20 g,鸡矢藤30 g,脱力草30 g,陈皮15 g,茯苓20 g,虎杖20 g,蜘蛛香30 g,鸡根30 g,卷柏20 g。6剂,水煎服,日1剂。后随访,患者诉症状已基本消失,嘱不适随诊。
按:本案中患者肺癌采用放射疗法,放疗属于火毒,直接损伤气血,随着放疗时间的延长,气血损耗加重,脉络瘀阻,新血难生,从而进一步加重了正气亏虚状态。因此治宜气血双补,滋阴填精,同时又不能助长病邪。从患者症状来看,为气血两虚偏虚寒之象,故而选用十全大补汤加减温补气血,使用五气朝阳草、小红参、鸡矢藤活血补血,增强补虚之功,同时配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药,可共收抗癌驱邪、理气扶正之效。
4.2治宫颈癌术后化疗期间带下过多案患者程某,女,62岁。就诊日期:2023年7月6日。主诉:腹痛伴赤白带1周。现病史:患者宫颈癌术后3月,现为化疗期间,感腹部疼痛,痛有定处,如锥如刺;带下量多、腥臭,赤白带下,来求中医诊治。患者面色晦暗,肌肤甲错,口唇紫暗,纳可,眠差,二便通畅。舌红,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WBC)15.93×109/L,中性粒细胞(N)比例78.3%血红蛋白(HgB)80 g/L,总蛋白56 g/L、白蛋白29 g/L、白球比1.1。西医诊断:宫颈癌。中医诊断:胞门积结(瘀毒内结证)。治则:理气活血,清热化瘀。方用:自拟方。组成:五气朝阳草50 g,蜘蛛香30 g,山楂20 g,黄芪60 g,人参15 g,砂仁10 g,茯苓15 g,小红参30 g,鸡矢藤60 g,虎杖20 g,卷柏30 g,佛手20 g,猫爪草15 g,黄精20 g,兰花参30 g,仙鹤草40 g,白花蛇舌草15 g,地榆30 g,延胡索20 g,甘草10 g。4剂,水煎服,日1剂。
2023年7月11日复诊:近日来服中药后,患者诉腹痛缓解,白带量减少,已无明显腥臭味,按原方继服3剂,巩固疗效。
按:手术治疗为金刃之伤,损伤脉络,造成气血瘀滞,随着时间累积,导致瘀血蓄结,气机壅阻。患者腹部疼痛,痛有定处,如锥如刺为典型瘀血致痛;带下量多、腥臭,赤白带下为热邪积聚之象。治疗选用五气朝阳草、小红参、鸡矢藤、黄精、兰花参、仙鹤草同用,配以虎杖、白花蛇舌草、地榆、延胡索等药物,意在清热活血、益气养阴、理气止痛。患者服药后瘀毒祛、气血通,故带下、疼痛症状明显改善。
5小结
五气朝阳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补五气、安五脏,调节人体微循环功能。针对肿瘤放化疗后出现的体虚乏力、少气懒言、免疫力低下、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症状,在辨病与辨证结合的基础上,于中药中配合使用五气朝阳草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同道借鉴。
参考文献
[1]易小玲,马燕妮,田春洪.中医论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经验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3:1.
[2] 曹淑任,李京烨.自拟扶正解毒汤治疗肿瘤放疗不良反应的疗效分析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3,35(10):2048-2051.
[3] 刘毅.水杨梅[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8):119.
[4] 廖心荣,韦群辉,游春,等.云南民间习用水杨梅──五气朝阳草的生药鉴定[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1):19-22.
[5] 李树钿,廖龙样.五气朝阳草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4):213-214.
[6] 郑红刚,朴炳奎.浅议放化疗毒副作用的中医病因[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0):751-752.
[7] 杨本雷.彝族医药理论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S1):68-69,72.
[8] 王国忠.彝族医药理论概述[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S1):70-72.
[9] 彭丽蓉,彭海燕.仙鹤草抗癌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7):3992-3994.
[10]侯敏艳,何亚萍,邬宇,等.仙鹤草-黄连药对抗炎症性肠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23,34(11):2641-2647.
[11] 叶橘泉.现代实用中药(增订本)[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88.
[12] 兰茂.滇南本草(第一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5:156,159,349,414.
[13]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省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民族药志(第一卷)[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185.
[14] 唐超玲,韩冬苗,孙万莹,等.南药鸡矢藤的现代药学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3,29(20):1521-1525.
[15] 雷健茨,黄贵华,谭俊,等.鸡矢藤治疗脾胃病的配伍规律及网络药理学分析[J].西部中医药,2023,36(4):52-58.
[16] 李艳平,李婷,陈智超,等.中药羊耳菊根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24-27.
[17] 王爱民,李梅,孙佳,等.羊耳菊提取物的抗菌和抗炎活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7):1580-1584.
[18] 陶弘景. 名医别录(辑校本)[M].尚志钧,辑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9.
[19] 姜雨桐,赵垠旭,姜昊轩,等.黄精及其药对配伍应用浅析[J].河南中医,2022,42(9):1435-1440.
(收稿日期:2024-03-22编辑: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