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访樊村的文化名人

2024-12-03韩学树

时代报告·奔流 2024年10期

阳春三月,荠麦埋鸦,春服薄衫,春气涌动。就在这样的明媚春光里,一华里之远的隔壁村樊村,农历三月初三的仙爷庙会盛大登场了。

我的最初关于樊村的记忆就是从仙爷庙会开始的。黄沙漫卷的村东土岗上,香火鼎胜,人山人海,人有了头疼脑热,蜂涌般去仙爷庙求一撮儿香灰泡水喝。生意人也抓住商机,卖各种吃食的,摆摊卖布、卖衣服的,卖农具农产品的,热闹得像个集市。

方圆三里五村,十里八乡亲戚连亲戚,我就扯着大人的衣角去樊村赶庙会,串亲戚。小的时候是去姨家,上过师范的四多表哥还教过我初中语文。我大约是有社恐症的,不愿意去庙会上瞧热闹,也不愿意呆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浑身上下不自在,所以去了三两次就不去了。上初中时,二哥和樊村的李姓人家结了亲,把二嫂娶回了家。再就到了上高中,我的樊村籍贯的语文李老师有时候还代我们的英语课,后来他转行去了县委宣传部,做到了宣传部副部长。

说到了亲戚和老师,就不得不提到樊村的文脉。自民国以来,在我们镇里坊间就流传着俗语:野庄的杏,汉晁的瓜,樊村的好文化。因为樊村文脉兴胜,这里重视教育,在我们这一片儿是有名的出大学生的村子,常常是一个家里兄弟姐妹几个,老大带了一个好头儿,后面的弟弟妹妹接二连三的考上大学,好家风就这样被带了出来,继尔影响到一个村庄的文脉与文化建设。

我说的还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是每个村子里连高中生都很难出一两个的年代,樊村已经出了很多大学生了。

远的不说,单说二嫂的兄弟姊妹五人,有三个都学有所成。特别是大哥李蕴才,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之后任教于辽宁凌源师范学校,1978年考回母校理论物理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中国首届学位研究生,师从著名核物理专家吴式枢院士。他也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内黄县走出的第一个硕士、博士研究生。大哥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回故乡河南大学任教31年,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级科研beHmhBN0eJQdyPiVNcLgvw==项目多项,在固体理论研究中颇有建树,是凝聚态物理学位点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主编《高等量子力学》一部,参编《自然科学概论》,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1997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三等奖;2000年获河南大学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2001年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3年获河南省教育厅“教学名师奖”等。二嫂一家兄妹五人,出了两个大学生一个师范生,而他们的父母,却都是地地道道的普通村民。

田野的麦风不时翻动时间的卷轴,我试图解读二嫂家族的遗传密码,那些先人要经过多少代,又经过怎样的文化积淀,才能够培育出如此的精英后生?

让石头说话。只要有心,那些祖茔上的碑石为后代述说着先人的历史。经过走访,却原来二嫂的太祖李升堂竟是内黄县远近闻名的一代名师和名医。其曾祖李景白与李景崧皆是清末黉门秀才,遵守家训长子设教,次子行医,妥妥的书香门第。

经过仔细访谈,二嫂祖辈中的李五岭与父辈中的李润良更是了不起的人物,令人惊叹。

曾祖二爷李景崧的五子李五岭,20岁考入北京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调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室工作,曾代理放射科医学教研室主任职务。1990年至1991年他作为高级学者在英国访学交流。主持过北京钴源室放射工程项目,为国内放射医学领域研究的开拓者和先行者之一。他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得卫生部科学技术成果奖。

族叔李润良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青海221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964年在221厂设计部工作,从事型号战斗部结构设计。1968年在221厂实验部工作。1969年研究院整体搬迁到四川绵阳,他在九院二所从事中子物理研究。1984年10月,李润良获国家核工业部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出贡献人员表彰。1990年他研究的中子测量项目获国家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从事的科技项目“252cf快电离室研制”2003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这一门里走出的文化名人远不止这些。

一直到现在,李氏这一族门内走出的学子,炳承祖辈家训,有的教书育人,泽被后世,有的悬壶济世,造福社会,为社会为平民大众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教育、医学世家,名满天下。

村委书记李现国站在新建成的大队部院中的文化名村碑石前,自豪地介绍着这些寒门学子接受高等教育后,为国家为百姓作出的卓越贡献。但他忽然话锋一转,说到了一位传奇人物:只读三年了小学,却执教于我县最高学府内黄一中的高中语文,后来转行到县委宣传部工作,一直干到宣传部副部长。我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不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李书廷嘛?怎么只上了三年小学?脑子里的问号越来越大。而我也是刚从李现国书记那里得知,原来李老师最初因为教育条件原因,只上了三年小学,考初中时正赶上文革,没有学可上了,白天他在庄稼地里挣工分,夜晚挑灯夜战自学语文,后来被村里推荐为民办教师教初中,他靠自学开封师院(后来的河南大学)一整套语文教材和上广播电视大学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先后辗转于樊村初中、高堤、井店三中、内黄七中,内黄一中等学校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后调到县教育局,又调到县委宣传部,先后任新闻科科长,宣传副部长。李老师曾教过我几个月的语文课,也代过几节英语课,那时候还纳闷儿,咋语文老师还教英语,殊不知李老师在广播电视大学学的就是英语,而他的语文教学经验全部是自学而来,至于自学的效果,从只上了三年小学到内黄县的最高学府——内黄一中教语文,就可见其功底非同一般。

1989年他调到县委宣传部工作,从事宣传工作的22年中,他以《河南日报》《安阳日报》为主阵地,先后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各类新闻消息、通讯、言论、图片等8000余篇,各类新闻头题200余篇,多篇获省市好新闻一二三等奖,多次被评为全省、全市优秀通讯员等,他在宣传部工作的时间,几乎每天都在发表稿件,勤奋程度可想而知,他在大大小小的报纸上,留下了数百万字的新闻资料,为内黄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抒写美丽新篇章,为内黄后来的新闻宣传人员树立了好榜样。

这才是樊村精英人物的一部分。樊村全村1860人,仅在外工作人员就达800多人,包括后来考上北京大学的侯利娜和近年来不断考入中国人大的樊村籍学子,这些人走出樊村,回报社会,为国家振兴和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而樊村也与时俱进,硬化道路,房屋粉刷,种植苗木,安装路灯,建有亭、台、楼、榭、文化墙,小游园、小广场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在早年曾上过央视夕阳红栏目的尊老敬老基础上,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备有老年人康复中心,建有5G菌仓进行现代化姬菇种植,发展温棚瓜菜,种植板栗蜜薯,各项建设达标,被评为河南省人居环境示范村。

走在樊村整洁的街道上,昔日灵气十足的狐仙爷庙由原来的沙土岗,变成了绿树环绕的清风亭,昔日的大深沟变成了柳树掩映的清水塘,水里鹅鸭嘎嘎,枝头鸟鸣啾啾,樊村这本大书做的越来越精美,新樊村让人刮目相看,新生态宜居环境必将为国家培育出更多的栋梁之才,樊村的新农村建设正走在健康蓬勃发展的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