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救赎
2024-12-03郭星含
这是一本讲述教育对个人成长影响的自传式小说——一个17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获得了博士学位,熠熠生辉。
作者塔拉用平静的口吻娓娓道来,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她与父亲发生的争执。她望着镜中的自己,渴望曾经那个自己再出来替她做一次妥协的决定,可是,没有,她没有回应。自此,她才真正认识到,她是真正得到救赎了。
“你可以用很多种说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在我看来,与其说是教育让她获得救赎,倒不如说是因为受到教育的是她而非别人,是因为教育的力量深入她的内心,是因为她完全地接受了教育。教育,它原本就不是一个单向的词,而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它不只是学习文化理论知识,那只是教学,不是教育。教育,应是能让你的内心、选择、人生有所改变的一切事物,并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
于她而言,“教育”将她原先的伪装彻底撕下,使她得以窥见自己的内心。然后,使她有勇气、有能力重组成一个全新的自我,这便是救赎。哥哥泰勒的帮助,母亲对她的支持,进入名校所学到的知识……受教育对她而言,是教育,亦是救赎。这些使她挣脱了父亲的精神控制,逃离了巴克峰,飞向属于她自己的山。“正是教育,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反观我自己,虽没有作者这般曲折的经历,但教育于我也有着不一般的影响。它让我能肯定自己,即使暂时落在了队伍的后面,我仍充满了勇气与信心,因为我相信自己仍走在上坡路上。回想刚进入初中的我,对理科难题几乎是毫无头绪,无从下手。但如今,尽管还是考得不够理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原本无从下手的题目已被我征服了大半。这或许就是教育的意义,它并未将我置于智力顶端,而我却仍有幸感受这一神奇的蜕变过程,这一神圣的救赎。
这又使我不由得想到了高尔基的《童年》。阿廖沙很小时母亲就去世了,虽然家庭不幸,但由于他热爱阅读,终使得他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与救赎,成为文学泰斗。
苏格拉底有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愿我们从教育中得到救赎,愿我们终将飞往属于自己的山峰!
老师评
教育对一个人的洗礼和改变有多么强大?塔拉给出了答案。而如何从一本书中读出自我的高度,本文作者给出了答案。作者用“救赎”这个词就将教育的本真展现在笔下:教育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不仅如此,作者还从书中读到了自己,读到了高尔基,行文流畅,内容丰富又有一定的思维深度。
(指导教师:胡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