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汛“神器”

2024-12-01汪茂盛龙籽凝

当代党员 2024年24期

2024年11月24日,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在刚开通不久的特钢渡口步道,游客三五成群。天气虽冷,却挡不住游客的热情。

很难想象,这个重庆旅游热门地几乎每年都遭受着洪水袭击。“今年汛期,好在有‘知天·沙坪坝防汛决策指挥系统’,磁器口才安全度汛。”磁器口街道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胡海军回忆起2024年夏季的几次洪峰过境。

2024年7月12日上午10时许,胡海军在古镇码头一边指挥应急人员,一边给同事打电话,“刚到181米,我们帮商户提前搬离了……”

忙,是胡海军和一众战斗在防汛一线人员的日常状态。但今年不同的是,他们有了防汛决策指挥系统这颗“定心丸”。

7月初,该系统精准预警:洪峰将过境磁器口古镇。

“叮咚”,7月8日上午7点43分,胡海军手机收到一条消息:“7月10日上午10时许出现最高水位177.6米,请沿江各单位密切监视水位变化,加强值班值守……”

这条消息让胡海军等人的神经紧绷,磁器口街道也随即启动应急预案。

“我们将177.6米水位数据输入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可图像模拟出被淹区域。卡点口位置、涉及商户住户、转移路线等信息一目了然。”胡海军解释,预警信息还会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分发到各相关部门,入户宣传、应急处置等工作都能立刻落实到人头。

7月9日晚上11时左右,胡海军突然接到通知,因之后几天可能出现连续暴雨,为保障居民和游客的安全,设置卡口需采用安全性更高的铁围栏。

“男的都跟我一起上。”胡海军和综合执法岗负责人赵家平安排工作人员冒着大雨忙了3个小时,终于将6个卡点口设置完毕。拍照、上传系统,确保值班人员安排妥当后,已晨光微启。江水沿着磁器口古镇码头的石梯渐渐往上爬,到上午10时许,水位到达177米,与系统预测一致。

“181米是古镇的水位警戒线,这个位置水淹到哪里我非常清楚,但低于181米的洪峰会淹没哪些区域、在哪里设置卡点和物资转移区,都是之前工作的难点。”胡海军说,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

该系统的功能为何如此强大?

数字重庆建设以来,沙坪坝区用一年时间成功建成并运行重庆首个综合数字化防汛决策指挥系统。该系统覆盖沙坪坝区22个镇街和161个村社,接入41万台物联感知设备和3万余个视频监控,不仅完成了嘉陵江沿线地形地貌、建筑设施的3D建模,还接入了嘉陵江全流域14个水库、32个水文站、2800多个自动化雨量站实时数据,形成预警信息“一键智达”、转移避险“一图通览”、救援处置“一线调度”的高效管理模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体系,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数字化防汛决策指挥指明了方向。”胡海军说,“我们将更好地运用数智手段,不断提升实战能力,全力维护磁器口古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