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平城:智慧农业“参北斗” 玉米单产增幅显
2024-11-30杨洋
入秋后,在大同市平城区西谷庄村东的试点玉米地里,一眼望去,整片的玉米植株密度高、生长整齐,秸秆上的玉米棒个个都匀称粗壮,籽粒饱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同市平城区牢守粮食安全底线,积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北斗+智慧农业”支撑,大面积开展玉米单产提升试点。经专家测产,试点玉米平均单产达2481斤,较去年提升333斤,增幅达15.5%。单产提升明显,试点取得成功。
喜讯一个接一个。10月30日,《科学导报》记者从大同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该局收到荣誉证书,《山西省大同市“北斗+智慧农业”支撑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解决方案》被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推介为2024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
据了解,此案例位于西谷庄村东,试点面积1180亩,由大同雨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大同分公司、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共同承担。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大同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市区有关领导和农技人员组成的领导组,统筹协调,认真实8cbc0ce5a39a944e4e67dfda0aa1c0c1施。建设过程中,坚持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高产高效集成的工作思路,结合有机旱作农业节水滴灌、整建制单产提升以及玉米“吨粮田”创建等项目,打造千亩以上连片玉米“北斗+智慧农业”支撑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试验点,探索出符合山西省大同市农业生产实际的“参北斗”支撑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模式。
在试点过程中,该项目推广了智慧农业玉米生产指挥系统、管理系统、物联网监测系统和农机监管系统,播种所用拖拉机新加装了4台国产北斗导航系统,新购置了多台大功率播种机,试点田全部实现了高精度北斗导航无人播种作业,实行宽窄行种植,对玉米播种、覆膜、铺滴灌一体化作业。
项目实施单位在田间管理期间,通过物联网设备,实现智慧农业系统化管理,利用水肥一体化设施,浇水4次、施肥3次、喷洒除草剂1次。同时,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省市区技术人员多次技术指导,植保技术人员坚持定期巡查,试点田未发生任何病虫害,为确保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前播种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现在有了北斗导航,一台农机一天能播80~100亩地,真是太方便了。”大同市雨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吉子平说,“北斗导航技术不仅播行直、效率高,还提高了玉米出苗率,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为此,山西省全方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力,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的“山西行动”,围绕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用更优的资源和投入实现更好的产出和效益,守住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