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策略分析
2024-11-29吴佳莹
摘要: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对企业工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工商管理模式、技术、服务、渠道等方面的创新、完善组织架构、优化运营流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等,促进企业持续提升竞争力,更好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变化。本文围绕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现状,阐述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的意义,就如何推动工商管理创新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策略
作者简介:
吴佳莹(1992- ),女,汉族,陕西合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工商管理。
引言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科技发展推动着产业变革,绿色化、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另一方面,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隐患、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加,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理念的提出,给传统能源企业带来了挑战。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如果企业应对得好,将会给企业创造新的战略机遇;如果企业应对得不好,将影响其健康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为促进传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多举措,不断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和降本增效。其中,推动企业工商管理创新发挥着积极作用,要通过技术、服务、渠道、模式等的创新,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现状
经济新常态具有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等特点。具体而言,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由原来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强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区域结构等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逐渐从原来的要素、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多,风险因素多且联系紧密。为更好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变化,企业应结合时代特征、自身实际情况和工商管理工作需要进行优化调整,以期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作用。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工商管理模式更加多样,以满足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管理需要。创新驱动型:强调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研发、生产流程改进,通过创新驱动,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创新。转型升级型:基于对行业结构调整、市场需求变化的分析,推进自身向高附加值、高科技领域、绿色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组织架构,推动技术更新。精益生产型: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强控制,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实施精益成本控制,优化生产流程,改进供应链管理,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引领型:突出企业员工的重要性,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和开发、绩效考核和激励等,夯实人才储备,激发员工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从而促进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提升。全球化经营型:着眼于国际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市场机会,拓展业务。
现阶段部分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存在不足,无法满足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变化需要。第一,工商管理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能源企业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涉及资源投入、人员培训、人员管理、技术升级、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工商管理工作应支持企业有效应对转型压力和各种挑战,保障企业市场份额、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企业所处环境更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因素增加,给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影响和挑战。如何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利益、如何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何做出准确预测和决策、如何有效防范风险等,都是工商管理工作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再加上部分传统能源行业在经营发展中思维保守,面临资金压力问题,增加了工商管理工作难度。第二,工作落实不到位,管理效果差。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经济新常态下工商管理工作缺乏全面认知,甚至将工商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简单混淆在一起;部分企业采用的制度机制和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如沿用老旧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盲目照搬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机制等,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要;各部门、人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不足,各环节衔接不够紧密以及管理手段落后,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影响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企业成本和营销管理效果不佳,未能有效落实精益管理理念以及在人员储备、人员培训和考核激励等方面存在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不佳。
二、企业管理中工商管理的意义
工商管理是指在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对组织架构、人力资源、运营流程、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进行规划、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涉及企业各个层级和部门、各个环节和阶段,主要目的是促进企业调整和优化内部结构、生产流程、资源配置利用,保障企业持续稳定运营,实现战略目标和提高竞争力,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提高应对市场变化、风险挑战的能力。企业工商管理具有调节、控制、导向、服务等多种职能,即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控制企业内部事务,如协助战略规划制定、财务管理控制水平提升;评估和预测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协助相关战略调整;处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服务企业发展;制定适合企业的规章制度,提供针对性指导和服务,推动企业良性发展;优化企业流程,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整体提升。
在经济新常态下促进企业工业管理不断创新和优化,具有积极作用。第一,使企业发展目标更明确。通过工商管理,准确把握企业运营情况,及时发现运营中的问题,明确运营管理需要,在此基础上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引导企业朝着目标前进,优化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第二,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低成本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备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深层次矛盾和挑战,为增强企业应对挑战的能力和持续竞争力,要积极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包括优化生产流程、产品设计和开发、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营销环境和策略等。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可以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目标更好实现。工商管理可以使企业各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充分利用,使各环节和工序有效衔接,促使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以及实施精细化成本控制、调整和优化内部结构和生产流程。第三,提高内控管理水平。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结构和流程优化,促进业财融合,最终使内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第四,提高人力资源效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现代企业竞争表现为人才竞争,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是工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工商管理,可以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充分挖掘人才优势,激发企业员工积极性、创新性,实现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创新策略探讨
(一)创新工商管理理念和模式
企业要确保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与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相适应,对工商管理理念和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促使工商管理工作的作用得到良好发挥。第一,转变管理观念。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工商管理的重要性,要能够区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有效执行工商管理的各种手段和措施。第二,夯实工商管理基础。为确保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须基于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需求和实际情况,精细、严密设计企业组织运行架构,在信息化的支撑下,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企业工作岗位,各岗位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和工作任务,以便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工商管理制度,基于新时期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市场需求和走向等,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做出精准判断,对各项制度、机制进行合理调整。为指导工商管理工作规范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在制度构建时,需要对工商管理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实施方法、执行标准、操作要求等做出详细规定,明确划分各管理岗位的职责、权力。第三,创新工商管理运行模式。传统能源企业需要基于自身情况,采用合适的工商管理模式。例如,创新驱动型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型运行模式、精益生产型管理模式、人才引领型运行模式等都可以在传统能源企业中推广和应用。通过创新驱动,促进工艺技术和生产流程改进;通过转型升级,促进传统能源企业去产能、调结构和促发展;通过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控,促进生产流程、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优化以及生产效率和效益提高;通过人才引领,夯实人才储备,激发员工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二)多角度促进工商管理工作创新
为确保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好满足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实际需要,除了要促进工商管理理念和模式创新外,还需要促进工商管理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以及加强品牌建设、精益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第一,推进技术创新。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传统能源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以及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因素,工商管理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传统的管理模式、技术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应促进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科学应用,支持工商管理工作更全面、高效开展。企业还需要充分分析市场情况、客户需求和自身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借助各种技术和工具推动企业生产和管理模式优化升级。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促进各部门、人员之间保持良好沟通交流,提高信息整合、挖掘和共享服务。第二,推进服务创新。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还需要持续推进企业服务创新,提供一些定制化服务,优化营销策略和销售服务。第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传统能源企业坚持人才引领和创新驱动,还需要不断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薪资结构、工作岗位和人力资源利用等进行持续优化,在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经营能力、整体水平持续提升的同时,降低人力成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重点培养和增强员工的现代化意识,包括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等,促进员工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主动配合企业经营决策,根据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和人才需求,组织开展人员招聘、培训等工作,科学调整岗位,为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更好实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在人才选拔任用时,要对员工素质、能力、优势与企业岗位吻合度等进行系统分析,优化企业人才招聘层次、数量、结构,将人员安排在适合的岗位;需要构建长效培训机制,做好入职培训、集中培训、定期培训等工作,为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促使其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重视绩效考核和激励,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日常工作表现、工作态度、价值创造、创新能力等进行考核评价,淘汰部分不积极、不主动、影响员工队伍的人员,通过多元化的激励方式,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力,引导员工不断超越自我,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和谐的人才成长环境。第四,实施精益生产和成本控制。通过持续改进、标准化操作、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生产等,促进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高效协同,有效整合和共享资源,优化流程,降低成本。
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企业应不断创新工商管理理念和模式,优化工商管理方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推行精益生产、标准化和精细化管控,才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李曦.初探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策略.现代经济信息,2023,38(03):56-58.
王俊飞.探讨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策略.消费导刊,2022(21):113-116.
王猛.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策略分析.新营销,2022,19(04):40-42,46.
杜永计.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工商管理创新策略探微.卷宗,2021,11(15):249,251.
张彬.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的创新策略.投资与创业,2023,34(09):123-125.
侯雅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商场现代化,2024(02):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