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济桥的故事
2024-11-28李铵益
第一次与顺济桥相遇,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它是一座破败的断桥,与我家仅隔了一段不远的距离。如今,它是我的伙伴,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朋友。
我爷爷经常给我讲他年轻时与顺济桥的故事。他说,年少时,他和伙伴们经常在桥上玩耍。沿着这条三四百米的桥,追赶、打闹、嬉戏,偶尔还可以在桥上买点冰棒或是喝碗秉正堂的四果汤。后来爷爷是个“小大人”了,他还是在桥上,只是不再疯跑了,而是或坐着、或倚着桥的护栏,迎着带着潮气的江风,听着桥下滔滔的江水,还有那船夫不紧不慢的吆喝声,以及络绎不绝的船只拉长的汽笛声——出去闯荡的渴望像晋江的水汹涌澎湃……
老泉州人记忆的底色是顺济桥:鸥燕振翼,翱翔在云水之间;码头上,商舶渔舟云集,正忙着装卸货物,樯桅上的三角旗猎猎飘扬,装卸工的号子声隐约可闻;出港的船只,扯起篷帆,船工们有的手执竹篙,点海探路,有的急摇橹浆,击水催舟,乘风竞发,片片风帆渐渐化作斑斑点点,消失在万顷碧波之中……
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又一次来拜访顺济桥。它更老了,像饱经沧桑的老人,低垂着头,在秋风萧瑟里静默着。它是想从晋江水里寻找曾经年轻的容颜,还是在追忆逝去的繁华岁月?滔滔的晋江水,飞花溅玉,浪击桥墩,江水千古。可这古老的梁式石桥啊,它却老了,那曾经大气端庄的筏形桥基,早已如斑驳的龙爪……我闭着眼,想象着当初大桥初建,宏伟壮观,顺济桥意气风发,像一条凌波戏水的白色长龙,穿江而过……
历史终究如轰隆隆的车轮碾过了一个又一个时代,桥下的涛声,像个古人在慢慢地歌唱,唱江天寥廓,苍穹茫茫,唱那千年的光阴中一座东方大港的故事……我闭上眼睛,试图去感受这座桥给我带来的情感。那一刻,我仿佛与历史、与爷爷的回忆、与泉州的人们产生了某种神秘的联系——那是不息的生命。
江风隐隐水迢迢,如今在断桥的不远处建了新桥。新桥车水马龙,繁华喧嚣,但爷爷和他的老友们依然喜欢漫步在靠近断桥的江畔。他说,在这里能听到脚下的秋茄树在窃窃私语,风儿在海面上追逐嬉戏,鸥鸟在浪尖上翩翩起舞,海水在夏日的夕阳下起伏摇曳,犹如美丽的惠安女在舞动着金黄的斗笠。原来旧桥虽断,但割舍不了的是泉州人关于顺济桥那宝贵的记忆。顺济桥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更是泉州人的记忆,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历史、文化和情感的载体,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顺济桥从南宋走来,经历了风雨、战火,桥的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有泉州知府邹应龙,有军阀陈国辉,有涨海声中的万国商,有南来北往的市井十洲人……
关于顺济桥的前世今生,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诉说的呢?如今,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但顺济桥依然在那里,成为了泉州古城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见证着泉州人民的坚韧和不屈,讲述着华夏大地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