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苍梧,得我自在
2024-11-26侯禹泽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24期
明代徐霞客曾立志:“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是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中对自由最好的诠释。千百年来,无数先贤哲人对“自由”这个命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人认为自由是打破预设的规则,也有人认为自由是戴着枷锁的舞蹈。其实无论过程怎样,我们终是要向着心之所向虔诚而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人的自由应体现为自由地定义自己的人生。
弘一法师以自己一生的传奇诠释了何为“自由”。当他在事业的巅峰时,毅然选择落发出家,为了心中的佛道成为禅宗弟子。人们无法理解他的选择,但他并不需要人们的理解,只要听命于本心,便是大自在。我想,自由的最高境界当是如尼采所说的:“我的灵魂平静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清清淡淡,若隐若离,似乎超脱其外却又沉浸其中,实为自由之至境。
“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千沟万壑拦不住披星戴月的追梦者,红尘万象挡不住心意已决的赶路人。“不自由”不是为双脚铐上枷锁,而是要心有所向,所谓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与其罔顾礼法纲常,一心冲破世俗的枷锁,不如在预设的天地间耕耘生命的繁花,就算这世界风雨如磐,我们终有彼岸可以抵达。认识并承认规则的合理与可靠是我们褪去稚气的标志,《周易》中有64个卦象,却只有“谦”卦六爻皆吉。“谦”卦上为坤,下为艮,犹如一座大山藏于地下。先贤的智慧让我们明白谦卑的重要,唯有将自己置于最底层,才能拥有擎天立地的气魄与力量。
碧海苍梧间,可得大自在。自由有多重含义,人生也不是单纯地跨越沙漠的旅行。人生之路有千万种可能,我们可以自由地追求心之所向,但总要保守心中的原则。就像树高千尺而不忘根本,又如卢梭所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所不在枷锁中。”
(指导教师:吴韵汐/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