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4年新课标Ⅰ卷“问题与答案”升格指导

2024-11-26辛营光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28期
关键词:升格逻辑人工智能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原文呈现

以问题之心,辟探索之路

(从标题上看,问题之心是开辟探索之路的方法或途径,与文章内容不符。)

□山东北镇中学 刘智博

近年来,互联网与人工智能领域迎来井喷式发展。(“井喷式发展”不严谨。)在这种大背景下,关于人类的未来将何去何从的问题(此“问题”和材料中的“问题”内涵不一致)逐渐更多地被人们考量。面对人工智能这种强有力到近乎“万能”的工具,我们不禁会问: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引述材料,提出疑问,从开头看,问题的背景界定是准确的,但其语境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答案是否定的。“问题”的本质是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此句非常关键,可视为文眼。)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不会停止,即使是人工智能也不能阻挡这一趋势。因而,随着探索的加深,我们的问题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多。(此句对原因的剖析略显浅显,建议进行更为深入地探讨,并与后文两段内容形成对应关系,以提升论述的完整性与连贯性。)

笛卡尔曾言:“我思故我在。”人类是会思考的动物,思考外化于行动之中,便是对世界的探索。世界的未知无穷无尽,一代代人就在这样的探索中耗尽了毕生心血。两千多年前,孔子说出的那句“朝闻道,夕死可矣”(引用不恰当),正反映着人类对于探索的不懈追求,也反映着社会古往今来的发展趋势。整个人类社会史,是一部不断探索和进步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一个个问题被解答,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个新问题的产生。(人类的探索之所以永无止境,并非单纯的论断或公理,需要辅以详尽论证。)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产生,“一切问题都会被解决”的声音甚嚣尘上。(这不是事实。)然而事实绝非如此。在哲学领域中,有著名的芝诺悖论:已知的越多,未知的就越多。如同探索溶洞,随着向前不断勘测,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支路与地下暗河。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人工智能可以大大加速我们对未知的探索,帮助我们发现更多未知,产生更多的问题。(强调人工智能的工具性,但要注意整段话的中心。)

然而,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作为人类创造出的产物,隐藏在人工智能背后的,是一行行的代码,一个个的逻辑门,一次次的脉冲信号。任何一个哲学迷思,在它的体内都会被转化为“01”代码,用造物者饲喂给它的东西加工后,再反馈出去。这样给出的答案,即使在逻辑上是正确的,但是仍然缺乏人性与自我意识,也没有经过人类价值观的考量。(这一段展现出思维的层次和深度,主要论述人工智能能力的有限性,与上一段共同论证“人工智能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这一观点。但要注意其顺序和内在的逻辑。)

因此,在未来社会发展中,人工智能不能被视作解答一切问题的先知,而应被用作探索世界的更好工具,帮助我们发现更多未知,产生更多问题(前文中并未论述人工智能的作用是帮助产生更多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文明才能永葆生机。否则,就会如同小说《赡养上帝》中所描绘的景象,文明在探索停滞后迅速老化,土崩瓦解。(依旧没有论述文明为何会不停探索。)

注定会产生越来越多的问题,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趋势。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止,才是未来发展的应有之义。(结尾有些仓促,也没有照应标题。)

升格指津

文章能够围绕“问题与答案”展开自己的写作,具有一定的思辨性,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升格:一是需要思维严密,使行文逻辑更加严谨;二是需要深入思考,使论证更加深入;三是需要规范用语,使表达更加准确。

整篇文章在论证上浮于表面,特别是对“文明为何会不停探索”这一观点的论证,过于草率且缺乏充分展开。为了提升文章的深度和说服力,有必要从逻辑层面或本质意义上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与分析,以全面揭示探索行为对于人类文明的深远意义及重要价值,从而构建出更为坚实稳固的逻辑框架。

升格作文

问题为舵,扬帆探索

□山东北镇中学 刘智博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浪潮汹涌澎湃,引领着人类社会飞跃前行。当我们沉浸于人工智能带来的便捷与高效时,一个深刻的问题悄然浮现:在智能的浪潮中,人类的问题是否会随之消弭?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问题”的本质,根植于人类对世界无尽的好奇与不懈的探索之中。探索,是人类的天性,是文明进步的驱动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都将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随着探索的深入,我们面临的问题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加纷繁复杂,层出不穷。

自古以来,人类始终在探索的道路上坚韧不拔地前行。从神农氏尝遍百草以辨药性,到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从哥伦布等航海家勇敢启航,开辟新航路,到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每一次探索,都是对未知世界的勇敢触碰,都是对自我认知边界的勇敢拓展。正如屈原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充满勇气与智慧的探索史,是一部不断揭示未知、解决难题的壮丽史诗。

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人类不断探索,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毫不退缩?那便是“问题”。问题,是探索的起点,是思考的源泉。对问题的好奇与对答案的渴望,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人类不断前行。在探索到认知边界时,我们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又会勾起新的问题,这种“问题-探索-新问题”的循环,正是人类知识体系不断积累、文明不断进步的源泉。正如《楚门的世界》中,对世界运行规律产生疑惑的楚门,不断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更多的疑问与未解之谜,最终冲破了桃源岛的束缚,走向了更加真实与广阔的世界。对于起初对真相一无所知的楚门而言,没有探索,问题的解决便无从谈起。而没有问题,探索就会如同无头苍蝇般盲目,甚至可能走入死胡同。

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一切问题都将被解决”的乐观论调开始盛行。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虽强,却并非万能。在哲学领域,芝诺悖论早已揭示了“已知越多,未知越多”的真理。人工智能虽能加速我们对未知的探索,但它缺乏人性、自我意识和情感体验,无法像人类一样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和意义。隐藏在人工智能背后的,是一行行的代码、一个个的逻辑门、一次次的脉冲信号。当哲学迷思被转化为“01”代码,经过预设逻辑的加工后,所得到的答案即便在逻辑上无误,也会因缺乏人性与自我意识,以及未经人类价值观的考量,而难以令人信服。因此,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我们应将人工智能视为探索世界的强大工具,而非解答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在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探索的同时,我们更应保持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深刻洞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必将越来越多。面向未来,以问题为舵,以人工智能为帆,勇敢地驶向未知的深海。在探索的征途中,或许会遭遇风雨的洗礼,或许会陷入迷茫的困境,但只要我们保持那份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人类文明之舟必将破浪前行,永不止步。

评点: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对于新高考Ⅰ卷“问题与答案”的写作而言,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升格前的作文虽然也展现了思辨能力,但总体来说,其思维是浅显的,论证不够深入,个别词语也使用不恰当。升格后,文章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入,深入探讨了“问题”与“探索”之间的关系,指出问题不会因科技进步而减少,反而会更加复杂多样,强调了探索的永恒性和必要性。这一修改,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深度和广度。语言表达流畅自然,富有文采,体现了作者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升格逻辑人工智能
沉浸助获得,获得促沉浸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