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阈下岭南木刻版画传承路径
2024-11-26吕青
摘 要:文化自信是华夏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和自豪感,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自信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赋予了民众强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加深,但同时也伴随着文化入侵的风险。岭南木刻版画在“接受与融合”创作精神引领下,大胆地进行“本土化”创新,以其独特的美学表现形式,传达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和政治美学,值得进一步探寻与传承。
关键词:文化自信;岭南木刻版画;“接受与融合”;美学表现;传承路径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4-0-03
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面临外来文化入侵的严峻挑战,本土文化的独立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受到威胁,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和弘扬本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岭南地区的木刻版画,不仅学习了西方木刻版画服务对象、表达方式中的有益部分,还融合了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样式、浓郁的地方特色、历史记忆以及文化基因。在近现代孕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血脉,在当代敏锐地捕捉到改革开放成果下,民众对生活的关注和审美的改变,进一步促进了木刻版画“本土化”的发展。正是这种艺术的民族性演进,实现了“为艺术而艺术”“为人民而艺术”的整体构建,值得深思与借鉴。在文化自信视阈下,深入挖掘岭南木刻版画的文化内涵,通过创新性的传承方式,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一、岭南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
在岭南文化中,木刻版画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宋代时期,岭南一带已流行刻绘门神的习俗,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迄今已传承逾千年。“这类门神早期直接在门板上手绘刻画,后来另置木板绘刻,大量复印,制成木版年画行销于市,供人张贴。[1]”至清朝晚期,随着西方石印制版术的传入,以及当时政治腐败导致的民生凋敝,广大民众在生活困境中难以负担木刻版画等消费品,致使其艺术逐渐走向衰落[2]。直至1931年,鲁迅先生在上海积极倡导并举办了只有13名学员的“木刻讲习会”,其中5名是广东籍人[3]。借此重要契机,成功地掀起了“新兴木刻运动”的浪潮[4]。这一运动不仅促进了木刻版画艺术的重构和延续,也对推动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岭南等沿海地区,凭借其通商口岸的特殊地位,与世界各国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当地民众的思想观念亦因此显得更为开放和进步。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青年版画家迅速掌握了创作型木刻版画的精髓,从“以刀为笔”到“阴线”审美,从刻印工具到木版印机,创作出众多杰出作品,从最初对抗战的激情表达,到深入群众,发现问题,理性回归,再到爱国人士从中国传统艺术样式中汲取营养,最后形成了鲜明的符合中国人审美的,被老百姓喜爱的艺术样式。刚劲有力的凸线审美加上中国人形象,中国人故事,形成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其中,不少作品受到了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并被其珍藏,如李桦先生的《怒吼吧,中国》《春郊小景》等。鲁迅先生曾赞誉岭南地区人民在版画制作方面的卓越才能,足以见得岭南木刻版画的艺术成果与影响力。
二、岭南木刻版画“接受与融合”创作精神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这个伟大的文化创造不仅是中华民族独立思考、独立劳作的结晶,还是中华民族积极而主动与其他民族开展文化交流,大规模地引进和吸收其他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就的结晶。[5]”因此,在“接受与融合”的“大文化”的视角下,岭南木刻版画家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
(一)技法与材料的创新
岭南木刻版画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学习和吸收了西方的版画创作技法,如以刀为笔,阴线审美的雕刻,油墨印刷等工艺,还大胆尝试将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光影效果等融入其中,使得画面更加立体、生动,尤其是人物面孔的表现,在当时国人还没有素描练习的情况下,为国内从事艺术的爱国人群带来了全新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效果。大家在积极学习木刻技法的同时,还进行素描的训练,努力弥补对立体结构、光影、解剖认识不足的短板。同时,版画家并没有完全摒弃本土的传统,在经过二三十年的钻研和沉淀后,将两者有机结合,木刻版画从传统模仿毛笔效果的细凸线,演变成刚劲有力的粗凸线以及阴阳结合的黑白画面布局。木刻版画从“外来艺术”转换成了具有本土基因的艺术风格。此外,在材料的选择上,岭南木刻版画也进行了创新,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木材和纸张,水性颜料换成了油性颜料,以适应新的创作需求,这些创新都体现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二)题材与内容的本土化
新兴木刻版画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其题材与内容是以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为主的,打破了以往艺术为士大夫服务的局限。不论是表达抗战的激情,揭露民众的苦难,还是抒发大众改变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决心,艺术工作者都会深入基层,细致入微地观察,深入挖掘本土的文化资源,研究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样式,刻画中国人的形象、中国人的故事,做到了为老百姓服务。而真正做到新兴木刻“本土化”是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主要以粤籍版画家为主。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版画的题材与内容也逐渐转变,岭南地区的版画开始以生活小景为主,如门前小院、花卉宠物等,反映了岭南地区远离政治中心,物质丰富,老百姓生活安定,逐渐关注自身感受的倾向。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大量外国文化涌入,电子设备的普及带来的图像时代的蓬勃发展,木刻版画的题材和内容也随之体现了图像时代的特征,开始以符号化,观念化的面貌呈现。可以说整个近现代到当代,木刻版画都展现了岭南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实现了外来技法与本土文化各个时期的完美结合。
(三)审美与观念的融合
岭南木刻版画在审美观念上也实现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它吸收了西方艺术的审美理念,如注重形式美、追求个性表达、黑地刻白线等,还包括透视、结构、解剖、光影;另一方面,它又保留了本土艺术的审美传统,如强调意境营造、注重情感抒发、凸线为主、对称构图等。这种审美观念的融合,使得版画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多样化,视觉吸引力更强,也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三、文化自信视阈下岭南木刻版画的美学表现
岭南地区的木刻版画主要分为新兴木刻初期阶段、“本土化”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开放阶段、90年代到如今几个时期,以不同的美学表现(包括线条形式美、色彩层次美、木刻肌理美、文化内涵美)展现了独特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前卫探索。
(一)线条形式美
新兴木刻第一个阶段主要在上海,其中粤籍的艺术家占的比重很大,此时的线条不论是人物面容还是服饰背景都相对概括。第二个阶段,也是“本土化”的关键时期,就转移到了广东,以李桦为主的艺术家,深入基层,发现创作者空有一番激情和热情,但西方化的表现手法不被老百姓喜欢,大家觉得“脸像刀砍不好看”。于是,深挖老百姓喜爱的艺术样式,从汉画像石画像砖、青铜器、明清小说插图、民间木版年画等民族传统中吸取营养,最终确定了刚劲有力的以凸线为主的审美样式。这样的线条,既符合大众的传统审美,又能将木刻强有力的表现优势体现出来。这期间,对西方美术中的透视、解剖、光影等知识的学习,增强了艺术家对人物面孔的理解和塑造能力。线条在质朴有力的基础上,越来越能够细腻地表现结构和光影等细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充满力量感“刀味”的凸线一直是木刻版画的重要特征,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艺术家对木刻本体语言的探索越来越细腻,刀痕与材质的质感表现,符号化和装饰性的线条成为趋势。可以说每个阶段的线条无论是流畅自如,还是精准到位,在细节处理和整体氛围表现上都蕴含着版画家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深厚情感。
(二)色彩层次美
木刻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色彩运用上主要体现在油印木刻和水印木刻上。油印彩色颜料作为黑白木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色彩补充,颜色鲜明而纯净,艳丽通透。水印木刻传承了水印套色和民间版画的技法并发展起来,李桦的《春郊小景》将“以刀为笔”的痕迹与传统水印木刻相结合,鲁迅先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区别于德、苏、日,符合我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水印木刻色彩可以根据水分的多少,晕染压印出低纯度的国画般韵味的效果,木板刻痕又能让色彩有筋有骨,有实有虚。民间的木刻版画以其热烈而鲜艳的色彩,不仅承载着吉祥的寓意,还反映了岭南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夏日阳光充足、气候炎热、雨水丰沛、湿度高。版画家偏爱美誉为“万年红”的大红色和丹红色作为木刻版画的底色,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鲜艳华丽感,营造出浓郁的喜庆和吉祥氛围。
(三)木刻肌理美
黑白木刻擅长运用“刀味”“木味”以及“印味”体现特殊质感和肌理。水印木刻深受岭南画派的影响,保持了木刻质朴劲爽的刀味,水分淋漓,晕染柔和均匀,纸张的颗粒质感肌理与水墨的颜料薄厚有机结合。如今多种刻版和印版材料出现,凹凸印结合等方式越来越灵活,肌理美也随之越来越丰富,体现了传统文化之美与现代艺术的前卫探索。
(四)文化内涵美
因为地理位置的“沿海性”和“当代性”,岭南地区的老百姓较早接受外来文化,喜欢将外来事物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包容度较高,所以新兴木刻“本土化”阶段主要在广东,短短的二三十年就能够将优秀的传统艺术样式与德苏木刻的技法与理念相结合,成为外来艺术“本土化”“民族化”的成功典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主题逐渐发生了变化,开始以生活小院、花卉宠物等小情小景为主,不仅体现了人们生活稳定,心态平和,开始关注自身和内心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广东地区的老百姓关注点相对远离政治的特点,将岭南人的乐观向上、勤劳智慧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改革开放到90年代,全球化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木刻版画也隋时代大潮出现了“图像化”的特点。对木刻本体语言的表达更加极致,符号化、装饰性的木刻语言反映了新时代人们审美的特点。岭南地区的木刻版画深受本土民俗文化的滋养,承载着历史记忆,不同时代作品映射出不同的社会、生活、风俗等,同时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内涵,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四、文化自信视阈下岭南木刻版画传承路径
(一)深挖文化内涵,强化文化认同
版画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紧跟时代脉搏,以其画面的鲜明可读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积极影响和推动社会进步。岭南在传统文化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已是不争的事实。广东是中国现代革命的重要发源地,拥有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岭南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坚韧民族品格及对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追求,为红色文化提供了沃土。其中,广东是现代革命的发源地,是革命志士和民族英雄在此留下的火种和精神,推动了红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岭南版画家大多来自广东,受革命思潮的影响,在全国解放区和国统区开展创作活动,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斗争,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斗志。岭南文化在红色版画中的文化基因凸显,对于民众的精神起到了最为核心的引领作用[6]。
岭南地区的木刻版画,作为艺术审美与时代精神共同塑造的文化现象,每个阶段都承载着时代发展的印记和审美趋势的演变。时代精神与审美趋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未来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必须深入研究文化内涵在木刻版画中的具体体现和语境表达,充分挖掘木刻版画在岭南地区教育、政治、经济等领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强化文化自信。同时,岭南版画家在技艺创新、表现语言、社会功能及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对大众意识形态的深远影响,拓展木刻版画的外延功能,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二)传承与创新并重,保持艺术活力
深入挖掘和整理岭南木刻版画的艺术历史资料,建立全面系统的档案数据库,通过文献记录、实物留存等方式,确保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得以完整保存和永久流传。在实际操作层面,地方可设立专项基金,鼓励资深版画家倾囊相授,将刻版印版技艺、构图布局、色彩运用等核心知识传授给年轻人。同时,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和工作坊,邀请业内权威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实操指导,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现代版画家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积极推动木刻版画的艺术创新与发展。倡导版画家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将现代审美观念、个性化表达以及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融入作品中,使岭南木刻版画在保持其文化特征的同时,更富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
五、结束语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广大艺术工作者需要勇于担当起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建构的大任,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新时期做有理想有抱负的艺术工作者,努力创作出无悔于时代育化人类灵魂的不朽之作,为繁荣中华文化,弘扬中国艺术精神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广东省非遗促进会.非遗广东|“岭南的年画”——佛山木版年画[EB/OL].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5/18/c3545163.html.
[2]王雷.从新兴木刻到延安木刻——中国现代木刻版画的民族性建构[J].西部文艺研究,2024(04):102-110.
[3]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中国新兴版画之兴宁版画[EB/OL].https://www.gdwsw.gov.cn/wsgdsdjy/content/post_30047.html.
[4]郑浩.鲁迅的另一面:自幼爱好美术,被称为“中国新兴木刻之父”[EB/O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10313.
[5]袁鑫.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评《中国接受海外文化史》[N].光明日报,2022-03-26.
[6]张珂.关于继承和弘扬岭南红色文化(版画)的建议[EB/OL].https://www.gdszx.gov.cn/zxhy/qthy/2020/dhfy/smfy/content/post_2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