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霍珀绘画作品的空间结构
2024-11-26李欣隆
摘 要:以描绘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而闻名的美国现实主义画家霍珀,在他的作品中总有着精准的构图以及近乎完美的光影布局,正如美国普利策诗歌奖得主、桂冠诗人马克·斯特兰德所描述的那般,他的作品总是让观者所叹服,他画中的人物及场景仿佛向观者倾诉着都市人普遍存在的寂寥与孤独感。本文通过分析霍珀绘画作品中的空间结构,从构图上的重构与组合分析到几何构成分析以及光影色彩的氛围营造再到不同视角的选择等造型语言来探究霍珀是如何创造出让人不安与如受孤独的静默空间的,通过分析霍珀绘画作品空间结构的处理方式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其绘画语言与绘画视角选择上的不同,亦有利于更加立体地了解霍珀的绘画创作思考方式。
关键词:爱德华·霍珀;空间结构;孤独;疏离;分割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4)24-000-03
对于一个一生都在探索诸如疏离、绝望和孤独等令人不安为主题的艺术家,爱德华·霍珀令人惊讶地广受大众欢迎,他是20世纪最伟大且最受欢迎的美国画家之一。霍珀的画能在观者内心深处引起一种再熟悉不过的强烈共鸣,这种共鸣源于观者内心的孤独情绪与画面之间的联系。在爱德华·霍珀的画中展现的场景大多是我们熟悉的地方,这些地方取材于他周边的现实生活,并经过艺术性的再创造。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得以触碰到内心深处的孤独。分析霍珀绘画作品的空间结构,是打开其绘画作品中孤独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
一、重构与组合
爱德华·霍珀的画常让人产生一种奇妙的熟悉感,仿佛画中人就是自己,画中的场景也是身边熟悉的场景,很容易让观者内心产生共鸣。观看霍珀的画总能让人联想起一些词,如“寂静”“孤独”“疏离感”等,正是因为这些情感的表达才让更多的人获得了内心的共鸣。
霍珀的画中出现的如街道、旅店、咖啡厅等,不管是室外或是室内的场景都表现出霍珀式特定的绘画语言。这些画面看似自然的客观实在,实则是霍珀有意安排重构组成的画面。正是因为这种极大概括取舍后重组再创的画面,不仅加强了绘画形式语言本身的艺术性,更是让观者在观看画面时更直观地感受到画面所传达出的情绪。
霍珀的构图是经过不断重构和组合的,可以说,他作品中出现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切割、打破、重组、取舍之后凝练而成的画面。他描绘的客观世界是虚拟的,是刻意安排的,但又显得如此真实,让观者真切地感受到熟悉的周边环境的存在。在作品《纽约房间》中,构图无疑是经过有意重组和安排的画面空间框架。在大矩形窗户内矗立着的细长矩形的门、墙壁上的矩形画框以及窗台立面的矩形砖块,形成了几何图形的重复变化,这种安排增加了画面的单调和孤独感,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情绪。在《城市夏日》中,室内空间亦是经过重组安排好的,左侧的落地窗与右侧远处的落地窗的几何图形形成了空间结构上的对比关系,平面中加深了空间的纵深感。画面中所有的几何图形在光影与色彩变化的结合中渲染出人物内心复杂的情绪。
霍珀在绘画创作时,对画面构图进行了不断斟酌与尝试,这一点可以从他夫人约瑟芬·尼维森-霍珀记录的油画账簿和文字稿中窥见他创作的思想与方式。在霍珀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构图的精心设计与安排。他的艺术特色是在视觉要素的框架中体现形象,运用写实的手法刻画体积与空间。然而,他并不仅仅是单纯地表现具象写实,而是通过结合几何构成元素来重组与搭建画面,并通过这种重新组织的画面来表达孤独和疏离等情感[1]。
二、空间结构中的直线分割
霍珀的绘画作品中展现了他对几何抽象的形式美感的高度重视,其中直线作为主要的画面元素在大多数作品中得以呈现。直线在霍珀的画面空间中起到强有力的切割作用。冷峻的直线切割出不同的建筑,这些笔直的工业产物表现出一种冷漠与孤寂感。在《周日的清晨》作品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种直线的切割带来的画面的分割与延伸感。画面的平行直线清晰地切割开了天空与地面及建筑的关系,给观者一种不断向画面外延展的错觉。在这里城市是意念性的,传达出寂静的孤独感,直线的切割成为霍珀绘画作品中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点之一。同样,在他的作品《火车道边的房屋》中,横向的直线切割出铁道、建筑和天空三个不同的空间结构。铁道的倾斜直线与建筑的纵向直线相交,抵消了画面的移动感,使建筑如同纪念碑一般矗立在铁轨上,传达出无法言说的孤寂感[2]。
霍珀在画作中,非常强调直线的切割下几何形状的块面构成,并在这种有秩序般永恒的组合中传达出孤独的情绪。例如,在霍珀的作品《海边房间》中,光从右侧门口照射进来,锐利地分割出立面与平面的空间关系。光的折线所形成的不同几何图形与处于背光的暗影图案构成了画面的形式美感。近处的光形成的几何图形与远处光的图形图案形成了呼应与对比,通过大小与颜色的对比强化了前后空间的关系。霍珀巧妙地运用明度的对比与颜色冷暖关系,将这些图案有秩序地联系起来,具象地表现出仿佛时间都停止了一般的寂静感,同时也让寂寞感油然而生。霍珀在理性分析后,通过直线的分割来拆分不同的空间结构,从而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深度与环境的构建。比如,作品《楼梯间》中横竖直线分割出从室内到室外的纵深空间,楼梯的倾斜直线延伸至画面中心点的室外,更是增加了画面空间的深度。而门外是深沉又密集的树林,自由的出口仿佛被挡住,带给人压迫感,使观者感到行动受限。霍珀画作中的直线是单纯又冷漠的,通过直线的分割与简化后形成的空间是他独有的寂静空间[3]。
三、光影的戏剧性空间营造
爱德华·霍珀的绘画作品中,光影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属于其核心因素。他的光线具有侵入性和启示性,营造出画面的张力,表现出一种神秘而沉寂的孤独感。通过明暗对比,他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作品《四车道公路》中,坐在一片阳光里抽烟的加油站老板呆若木鸡般注视着前方光照的方向,而身后从窗子里探出身子的女子仿佛在询问他,但他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魔怔般发呆。这幅作品传达出一种卡通式般的趣味性。光线虽然落在男人身上,却在空中消失。这正是霍珀光线的特别之处:画中的光似乎并不是印象派中处于大气中的光线,也不完全符合自然的客观性。画中人物在光照下显得孤独与苍白,映在白墙上的投影更加强调了画面中的寂静与孤独感。画中的男人似乎只是凝望着前方,一直延展,延展到我们能看到的那远处一排排矗立着的树木。霍珀绘画作品中的光是静止的,仿佛永恒地凝固在了某个时刻。
在霍珀晚年的作品《空房间里的光》中,光从窗外照入房间,并在墙面上留下两次跌落的光影。画面中的房间是剪切过的,右侧是带窗的墙面,窗框中映出明亮的枝叶,在中间的墙壁以及左侧后墙上的映射的方形光块,仿佛墓碑般矗立,让人感受到房间的荒凉与孤寂。这里的光不仅没有温暖感,反而隐喻着某种终结之意。这种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非即兴表现。霍珀绘画作品中的光线结合了锋利棱角的几何形状后,仿佛被赋予了纪念碑般的肃穆感与永恒性。光线在霍珀的作品中不拘泥于自然,而是更贴近内心感受的视觉具象化表现。它为霍珀传达孤寂的情绪起到了烘托和渲染的作用,也体现了他希望在画面中表达的精神力量[4]。
四、几何形状在空间上的运用
霍珀的作品中,常常运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构建空间,如矩形、方形和梯形等。这些经过理性分析和归纳的几何形状在他的画面中起到了分割画面与表现空间的作用。在作品《夜鹰》中,占据画面近三分之二的咖啡馆,将整个画面分割成两个主要部分。画面中的近处梯形咖啡馆与远处的矩形建筑和窗户形成对比,在空间中传达出单调而冷峻与孤独感。梯形是除矩形外霍珀在作品中常用的几何形状,他经常用梯形来分割空间,这在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
与《夜鹰》同年的作品《宾夕法尼亚黎明》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该作品描绘了黎明时分在宾夕法尼亚车站空无一人的场景,营造出无尽的空寂与孤独感。两幅作品中的梯形几何结构似乎都指向画面外的某一点,仿佛汇聚了一种力量,平衡了画面的不同部分,在这种平衡与延伸感中,观者体会到一种孤独与疏离的情感。
在作品《车厢》中,霍珀表现了火车车厢内的一个场景。车厢外的黄色强光透过矩形窗户映射在地面上,逐渐导向车厢尾部,形成了纵深感。黄色光块组成的大小几何形状传达出一种单调的秩序感。几何形状与光色的结合在霍珀的画作中起到了构建空间深度与烘托氛围的作用。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通过几何形状形成复杂空间结构的实例,其中既有规矩的矩形、梯形,也有不规则的几何形。这些带有锋利边角的几何形状在画面空间结构中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并在霍珀秩序化的安排中构建了丰富的画面空间。多样又重复的几何形状让他的作品空间充满了疏离、孤寂和寂静的氛围[5]。
五、不同视角下的孤寂空间
爱德华·霍珀的作品通过熟悉的场景与不同的观者视角构图方式,让观者产生一种既熟悉又别样新颖的感觉。他巧妙地安排了观者的位置,使其进入画面的空间,感受那种再熟悉的孤独感。他在作品中的空间构建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框架,通过直线的切割、重组以及几何形状与光色的配合,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与氛围感。这种通过冷静理性分析下构建的画面传达出一种孤寂与疏离的情感。
作品《清晨七点》的构图方式与《夜鹰》和《宾夕法尼亚黎明》相似,都是相同的视角下的场景。建筑物使用了梯形透视,引导观者进入画面的静谧孤寂氛围。霍珀的视角似乎总带有一种窥探感,使观者在画面中感知到熟悉的孤独状态。在他的诸多室外空间作品中,透视关系显得平缓而空旷,如《科德角的傍晚》中,平缓的地平线起到了不断延展空间的作用,建筑物的梯形透视和三角形构图稳定了画面。
在《阳光里的人》这幅作品中,霍珀通过滑稽与悲凉的情景,表现了一排排人物坐在阳光下的情景。平缓的地平线和建筑物的垂直关系增强了画面的稳定感,而人物与影子形成的几何形状打破了画面固有的单调,起到了引导视线和延展空间的作用。
霍珀的室内作品则大多是封闭的空间,往往通过窗户作为空间深度和情绪释放的出口。比如,其作品《清晨阳光》,描绘的是一个女性坐在床上凝视窗kELA5Ff8bQxCFvxOC9gDoJzPsft+4vN0LET7AbcJrUc=外的城市,这里的窗不仅表现了户外空间的深度,还传递了都市生活中普通人的孤独感。画中的女子呆滞地望向窗外,带给观者无限的遐想可能。在其作品《酒店高窗》中,描绘了一位年长的女性穿戴华丽地坐在酒店的窗前,凝视着窗外的夜景。她似乎是在等待某人,又仿佛即将离去,显得异常孤寂。霍珀在空间结构上构建的窗具有双层意义,一是表现画面的形式语言,二是表现隐喻的叙事性[6]。
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霍珀的视角总带有一种窥探感。他描绘的世界是虚构与现实的交织,通过独特的视角让观者与画中的人物和环境产生共鸣,仿佛与他们一同感受那种强烈而熟悉的孤独感。
六、结束语
笔者通过研究爱德华·霍珀绘画的空间结构,浅析出霍珀是如何通过画面的空间结构来传达孤寂感与疏离感的。在爱德华·霍珀绘画作品中,直线分割、几何图形与光线的运用以及不同视角的表现是其主要特色。画面中强烈的直线分割传达出一种力量与冷漠感,不同方向的直线分割形成了大大小小规整的几何图形,展现出一种单调与枯燥感。在这种冷漠而有力的直线切割中,规整重复的几何图形与光影氛围的结合构成了画面的空间结构,传达出环境的压抑与约束感。这种环境本身便足以表达强烈的冷漠与孤寂感,让人从视觉到内心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感。
参考文献:
[1][美]马克·斯特兰德.寂静的深度:霍珀画谈[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
[2][德]席尔默.爱德华·霍珀:寂静的回响[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22.
[3]何政广.描绘现代生活画家-霍珀[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4][美]马里安.艺术与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潘东波.20世纪美术全览[M].大连:相对论出版公司,2002.
[6]常锐伦.绘画构图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