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为例谈“资料补充”的教学策略

2024-11-24王艳丽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10期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只是例子”,是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教材当成生成教学内容的例子和凭借,用好教材。尽管教材在三至六年级课后安排了“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但是笔者认为,教材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当以规范化的形式把学科知识固定下来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学中仅仅利用好“资料袋”和“阅读链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适时、适度进行随文资料补充,丰富学习内容,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2022年版课标对“课程资源”进行了重要阐述:“课程资源的使用要与课程内容形成有机联系。”教师要善于筛选、组合课程资源,利用课程资源创设学习情境,优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益,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终极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有益的教育因素,围绕教学中心合理拓展,把语文课教得丰厚一些。在课堂中教师应合理巧妙地延伸、拓展、联系、比较,加大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学生通过延伸拓展比较鉴别,加深理解,训练思维,丰富知识,受益匪浅。

深度学习导向下的资料补充策略

资料在什么地方补充,补充什么,补充到什么度,要起到什么作用,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青山处处埋忠骨》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基于史实的文学创作,主要描写了毛主席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后,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情感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林则徐的一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关键词句,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课后第三题结合资料,让学生交流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这篇文章无论是写作背景,还是课后重难点突破,都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进行资料补充,帮助学生阅读理解。

1.补充背景资料,补在学生的认知空白处

背景资料包括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写作意图,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备课时,如果能充分掌握领悟背景资料,还能将背景资料巧妙融合在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情感,让语文教学有温度,更有深度,这是教师备课的基本素养,也是撬动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出发点。

《青山处处埋忠骨》是基于真实历史的文学创作,事情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距离现在已有70余年历史,今天的学生不了解那段历史,学习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开课伊始,老师给学生展示了中朝地图,一条鸭绿江,中朝两国是生死相依的命运共同体。接着补充文字资料:

1950年9月15日,美军第10军从朝鲜半岛南部登陆,直逼北朝鲜,朝鲜人民军被迫转入战略后退。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对美国发出严重警告。麦克阿瑟认定中国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10月19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占领平壤,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美军对我丹东地区不断发起轰炸,形式万分危急。10月8日,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美国低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力量,认定中国不会出兵。

看完这段背景资料,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说,这仗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回答:打!正是在背景资料的引入中,学生全情投入,教学效果良好。

余文森教授曾经说过:阅读和思考一定要建立在必要的背景知识上,背景知识越充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越有深度。这段背景资料的补充,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在含义,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丰富关键词句,补在学生的理解困难处

《青山处处埋忠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写主席的丧子之痛,体会他常人的情感;第二部分描写主席的艰难抉择,体会他伟人的胸怀。在教学第一部分时,教师引导学生聚焦第4自然段,勾画出描写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通过朗读感悟,落实语文要素,体会主席痛失爱子的悲痛。教师引导学生再读“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回来了吗”一句,追问:“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和毛主席有过几次分离呢?”学生的目光投向老师,陷入深深地期待。老师相机补充岸英与父亲分离的历史资料:

毛岸英8岁时,岸英和母亲一起入狱。

杨开慧牺牲后,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后,兄弟三人流落街头,当学徒,捡破烂,卖报纸,推人力车,风餐露宿。后来地下党找到后,送回主席身边。

1936年,岸英和弟弟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回到延安。

回国后,毛主席把岸英送到农村,要他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主动请求入朝参战,1950年11月25日牺牲。

此时,教师反问:“哪个孩子不渴望父母的悉心陪伴,哪个父母不想与孩子朝夕相守!毛主席一次次与孩子分离,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孩子吗?”学生激情满满,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毛主席的伟大形象呼之而出。

佐藤学曾说过:教师在一节课里面,要带领学生一次次返回教科书中去,反复阅读,让学生与书中的语言多次见面,挖掘作者没有写到的内容。在本环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相关资料补充,引导学生在关键处回旋品读,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一把柴,最终达到深度理解感悟。

3.链接音像资料,补在学生的读写关键点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的写作要素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完第4自然段,解密了作者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写作方法后,巧妙引入一段1分钟的视频资料,再现岸英从苏联回来时,毛主席到机场接机的感人情景。观看完后,安排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当堂练写,感受父子久别重逢的激动与喜悦。因为有了音像资料这个写作支架,学生下笔有神,描写具体生动,感人至深。

文本、图片、实物、背景、音像资料、学生经验、名家点评、相关知识以及典故轶事等,都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料补充。这段视频资料,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为学生的当堂练写提供支架,突破了从阅读到写作的学习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4.交流自查资料,补在学生的情感生发时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思想性强,是对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本文的人文主题以林则徐的一句诗来呈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落实思想教育,不能生硬地理解诗句意思,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做到育人无痕,资料的交流分享助攻有力。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搜集资料,一是搜集毛主席有几位为新中国成立牺牲的亲人,二是搜集查找历史上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故事,为课上交流做好准备。课堂上,当学生看到毛家为了中国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时,热泪盈眶,说:“毛主席和他的亲人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惜牺牲生命,这难道不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写照吗?”当学生再次交流历史上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感人事迹时,课后第三题“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迎刃而解。

资料补充在教学中应规避的问题

资料补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几种乱象:强行塞入大量拓展资料,挤占有限的教学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所选资料与文本联系不紧密,对提高学生认知无益或作用不大,陷入滥补、无用之补的泥沼;将资料的学习凌驾于教材的学习之上,本末倒置,主次不分。所以,所有的拓展、延伸都是基于对教材本身的学习之上,要适时、适度补充,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适时适度补充学习资料,可以丰富学生认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资料的补充不在多,在精,在准。补在学生的认知空白处,补在学生的理解困难时,补在学生的读写关键点,补在学生的情感生发处。

作者单位:陕西汉中市中山街小学

责任编辑:郝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