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牛细菌性疾病防治技术

2024-11-21许宏宇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10期

摘 要 细菌性疾病一直是威胁牛群健康的主要疾病,给吉林省畜牧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有效预防和控制牛细菌性疾病,对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吉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给吉林省畜牧养殖场提供科学的牛细菌性疾病防治技术参考,以吉林省畜牧养殖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肉毒杆菌病等牛常见细菌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原因,提出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畜群抗病能力、快速诊断及治疗、加强监测和区域管控等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 牛;畜牧养殖;细菌性疾病;防治技术;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0.051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腹地,地理位置优越,区位条件独特,东接俄罗斯,南邻朝鲜,东南濒临日本海,北与黑龙江省接壤,西与内蒙古毗邻,土地总面积187 400 km2,人口2 710万人。吉林省气候条件适中,光照时间充足,雨热同期,非常有利于农牧业生产[1]。近年来,吉林省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畜牧养殖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牛细菌性疾病在吉林省畜牧养殖场中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因此,加强对吉林省畜牧养殖场牛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对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吉林省畜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1 吉林省畜牧养殖发展概况

吉林省畜牧业素有“东北肉厂”之称,在全国畜牧业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吉林省畜牧业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该省生猪存栏达1.13亿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达

1 109万头;牛存栏量达1 080万头,其中肉用牛存栏量640万头。在畜产品产量方面,2022年,该省生猪出栏9 734万头,猪肉产量815万t;牛肉产量228万t;羊肉产量42万t;禽蛋产量957.5万t;奶产量30.83万t。

吉林省畜牧业总产值超过1 700亿元,占该省农业总产值的46%,是吉林省农业的支柱产业。吉林省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畜牧业产业链,涵盖种苗、饲料、养殖、屠宰加工等主要环节,为畜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牛常见细菌性疾病概述

2.1 主要细菌性疾病类型及临床表现

2.1.1 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该病的病原体属肠杆菌科,病原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都柏林沙门氏菌。吉林省的气候条件使得沙门氏菌在夏季多雨和秋季降温时节较为活跃,腹泻型和流产型病例在这两个时期高发[2]。牛感染沙门氏菌后,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分为腹泻型和流产型2种类型。腹泻型主要发生在新生牛犊和仔牛身上,典型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腹泻、脱水、精神沉郁等,病情较重时可出现败血症并迅速夭折。流产型多见于怀孕母牛,临床表现为发热、食欲减退、流产,新生牛犊体质营养不良、腹泻严重且易致死亡。

2.1.2 巴氏杆菌病

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属细菌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也是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吉林省作为奶业大省,如果防控不力,奶牛携带的病菌可通过乳制品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牛感染巴氏杆菌后,临床症状可分为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3种主要类型。败血型主要表现为高热、食欲减退、腹泻并伴有脱肛,粪便中夹杂黏液或血丝,病情加重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水肿型主要症状是头颈部、咽喉部、胸部等部位出现剧烈的水肿,严重影响呼吸。肺炎型则以纤维素性肺炎为主要特征。

2.1.3 肉毒杆菌病

肉毒杆菌病是由肉毒杆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性动物疫病,也被称为“气肿疽”。该病的病原体能在正常情况下存活于土壤、饲料、粪便等环境中,一旦侵入牛体即大量繁殖并释放出强毒力的外毒素。吉林省地处黑土区,土壤中天然存在着肉毒杆菌芽孢。加之当地养殖规模庞大,粪污处理不当,为病原扩散创造了温床。牛感染肉毒杆菌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性严重肿胀、皮肤乳酪状水疱、中毒性神经症状等。由于外毒素对神经系统的严重损害,患病牛往往出现共济失调、步态蹒跚、痉挛抽搐等神经性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和中毒性休克而

死亡。

2.2 发病原因

2.2.1 环境及管理因素

环境卫生状况和人为管理水平是影响牛细菌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吉林省部分畜牧养殖场圈舍环境差、通风不良、湿度过高,加之清洁消毒工作落实不到位,为病原菌的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增加了牛群感染的风险。同时,一些养殖场采取过于密集的饲养模式,牛群活动空间狭小,粪尿污染无法及时清理,易造成细菌在圈舍内大量积聚。此外,不合理的饲养管理会增加牛群的致病风险。如果饲料原料保存不当、加工工艺不达标,极易滋生沙门氏菌等条件致病菌;如果引种牛未经隔离检疫直接与原有牛群混养,可能造成疾病的人畜相互传播。

2.2.2 母畜身体素质差

母牛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着后代牛犊的先天抵抗力,是导致细菌性疾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1)怀孕母牛在孕期如果营养不足、环境压力过大,极易导致体质状况下降,免疫功能受损,使得胎儿获得的抗体较少,先天抵抗力较弱[3]。2)分娩过程中如果母牛难产、胎儿宫内窘迫时间过长,新生牛犊会因缺氧缺血而失去活力,抗病能力下降。3)产后母牛如果因各种原因而缺乳或初乳营养成分不足,会使新生牛犊无法及时获得充足的被动免疫,更易感染包括细菌性疾病在内的各种疾病。

3 防治对策

3.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3.1.1 圈舍消毒

圈舍消毒是预防和控制牛细菌性疾病的重要环节。养殖场应制订科学的消毒计划,选择适合场区实际情况的消毒药物和方式,确保消毒覆盖圈舍每个角落。新建或翻新圈舍时,先进行彻底的机械清理和冲洗,再采用氢氧化钠、石灰水等强效消毒剂喷洒消毒,杀灭残留的病原体。日常管理中,及时清理牛粪、更换垫草等污染物,保持舍内干燥通风,每周定期用紫外线、二氧化氯等无残留消毒剂对圈舍进行全面消毒。此外,做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菌通过粪尿的散布传播扩散,对于曾发生严重疫情的圈舍,需要先彻底清空、烘烤消毒,再重新整修。

3.1.2 饲料及饮水管理

在饲料加工环节,应保持75 ℃以上高温烘焙30 min

以上,确保杀灭原料中的病原菌;在粉碎和混合过程中,每天要用0.5%过氧乙酸溶液对设备与场地进行喷洒消毒,防止交叉污染。此外,贮存时需要将成品饲料置于阴凉干燥处,保持18%以下的安全含水量,避免霉变滋生细菌[4]。对于料斗和饲槽,既要定期用1%热烫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彻底冲洗,又要每周喷洒2%福尔马林溶液熏蒸消毒,切断病菌在此传播的渠道。同时,对于牛群饮用水的管控不容松懈。养殖人员需要定期对地下水井进行清理和消毒,并安装高效滤芯和紫外线杀菌装置进行深度净化处理,每周要用200 mg·L-1的二氧化氯溶液对储水罐和饮水槽进行冲洗消毒。

3.1.3 粪便及污染物处理

粪便和废弃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极易成为细菌滋生和传播的温床。因此,养殖场必须建立科学的无害化处理流程。将粪便在圈舍内进行干湿分离收集,腐熟发酵处理时控制温度在55~65 ℃、时间保持

3~4周,彻底杀灭芽孢菌等有害菌种。发酵后的有机肥可进一步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石灰水浸渍消毒48 h以上,再用于田间施肥。同时,对于圈舍中的废弃垫草、枯草和其他固体污染物,将其集中收集后高温焚烧或掩埋无害化处理。腐败污水经沉淀、消毒处理后再排放,沉淀污泥则需要混合石灰进行熟化。此外,单独收集胎盘和流产胎儿等废弃物,并对其进行深埋或高温焚烧彻底销毁。

3.2 提高畜群抗病能力

3.2.1 饲养管理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牛群抵御细菌性疾病能力的基础。新引种牛只必须经过30 d以上的严格隔离检疫,只有完全排除疫病隐患后,才可同原有牛群混养。同时,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牛,制订相应的日粮配置方案,确保能满足其生理需求。例如,对于哺乳期牛犊,每只每日需要为其提供8%~10%体质量的初乳;待断奶后,则需要为其提供3%体质量的优质精料,另外补充青绿草料等粗饲料;对于怀孕母牛,其日粮要适当增加蛋白质、钙含量,保证胎儿发育和泌乳的需求。此外,采取适度舍饲和强制通风的方式,可减轻牛只因环境压力而引发免疫抑制;批次规模养殖有利于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个体,控制疾病在群体内的传播;每年要定期开展驱虫工作。如果遇到极端气候或其他不利环境,可及时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硒等,提升牛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3.2.2 免疫接种

养殖场要根据流行病学情况和防疫要求,合理制订年度免疫接种计划,选择国家推荐且对细菌有特异性中和作用的疫苗进行群体免疫。以防治布氏杆菌病为例,牛犊出生3~8周后,需要按其体质量每千克注射2 mL灭活疫苗,45 d后加种一次;母牛则在每年怀孕后期和分娩后各接种一次[5]。对于肺炎链球菌病,新引种牛首先需要采取基础免疫程序,即6~10周时注射两剂次疫苗,间隔4~6周;之后每年在传染季节前30 d,全群进行加强免疫。此外,加强对危重牛的应急免疫。如果遭遇严重疫情,可适当增加免疫剂量,或采取混合疫苗的方式,促进机体产生广谱抗体。

3.2.3 合理用药

对于一般细菌感染,可选用广谱抗生素如土霉素、头孢类进行治疗,成年牛肌肉注射剂量为土霉素8~

10 mg·kg-1或头孢菌素2 mg·kg-1。若为耐药菌株感染,则需要转用更强效的药物如氨苄西林、环丙沙星,使用剂量可适当增加20%~30%。对于严重的败血症和菌毒血症,应联合使用硫糖铝或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解毒药物。在给药方式上,根据用药对象和病情程度选择合适途径。哺乳牛犊宜采取口服或肌肉注射方式,静脉给药应谨慎;成年牛局部患化脓性病变则可采取局部涂敷治疗,系统感染时需要肌内或静脉注射大剂量药物。此外,密切注意用药时间、疗程及休药期管理,发病初期连续用药2~3 d,待症状缓解后每日一次,持续至少7 d。乳牛用药还需要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避免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3.3 患畜隔离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养殖人员应立即将其与健康牛群彻底隔离,避免通过呼吸道飞沫、分泌物接触或共用饲料饮水而造成交叉感染。隔离舍应远离主舍,内部设施须独立,严禁人员、物品、工具互换流通。加强隔离区域的消毒,提升生物安全级别,每日用2%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对地面和墙体进行冲洗消毒,空气中也要定期喷洒过氧乙酸雾化消毒,并保持充足的新风换气。在患病牛只得到有效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连续2次病原学检测呈阴性后,才可解除隔离状态,重新并入原牛群。从隔离区返回主舍的牛需要经过24 h以上的过渡区观察,确认无异常后方可放行。同时,单独存放隔离舍内的粪污、垫草等污染物,将其彻底消毒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4 加强监测和区域管控

养殖场需要定期开展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监测,动态跟踪细菌感染的流行形势。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追溯感染源头,对可疑接触牛进行筛查和隔离观察。同时,对疫点实施圈舍彻底消毒,分批阶梯性安全无害化处理患病牛。在区域层面,建立场间协作机制。当有场内暴发严重疫情时,应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对疫区实行封锁管控,严格限制动物及人员流动。对邻近养殖场采取临时性静态监管,开展全员排查,确保疫情不会在区域内扩散蔓延。同时,对引进新种源的牛要严格执行检疫隔离制度,对从疫区调运的物资和人员要严格消毒,外来客货车辆必须在指定区域卸货、消毒方可离场。

4 结语

牛细菌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关乎整个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吉林省应从源头入手,全面加强养殖环境的卫生管理,提高畜群的整体抗病能力;建立高效的疫情监控体系,实现快速诊断和精准治疗;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坚决切断疫源扩散的途径;强化关键环节的生物安全管控,确保人畜共享的生物安全。只有将各项防控措施高效落实,形成完整的防治体系,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疫病风险,维护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守护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人畜和谐相处,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农牧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于海波,于树涛.牛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与防治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24,45(3):52-54.

[2] 马秀珍.牛养殖中细菌性疾病防治方法[J].中国畜牧业,2024(4):92-93.

[3] 任富荣.牛羊常见细菌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24,45(2):91-93.

[4] 刘士宽.牛羊细菌性疾病治疗对策研究[J].吉林畜牧兽医,2024,45(1):118-120.

[5] 王海艳.畜牧养殖中牛羊细菌性疾病防治技术[J].基层农技推广,2022,10(12):44-46.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