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单元四株不等距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探析

2024-11-21李爱芹韩国靖姜惠敏王海龙张旭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10期

摘 要 我国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种植方式不够合理。我国常规的种植模式不够理想,限制了空间布局和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了影响。为提高我国玉米产量,改善种植方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对当前我国玉米种植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对玉米高效种植技术进行探讨,介绍“大垄双行、单元四株不等距”玉米高效种植技术模式,并为推广和应用单元四株不等距种植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单元四株不等距;玉米;增产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0.002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对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高效、科学的农业种植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植技术的优化对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中,田间栽培密度高,通风透光性差,导致田地边缘的玉米生长较好,而中间的玉米生长不佳,不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部分研究者引入“大垄双行、单元四株不等距、品字形摆放”玉米种植技术模式。这种新型的高效种植方式,旨在解决传统种植方法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提供新的途径。

1 整体发展趋势

近几年,我国东北地区受政策引导,玉米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以顺应农业现有种植结构的变化。然而,随着玉米种植业和加工业等行业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有限的土地面积需要更多的玉米产量[1]。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通过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整体产量。因此,实施玉米高效种植技术并研发配套的农机具,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玉米产量,成为在土地有限和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的背景下增加玉米总产量的可行途径。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自动化农机,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的生产效率和产量,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保障粮食安全,有助于实现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的农业持续发展,并推动东北地区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2 玉米种植模式发展现状

在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垄作为主的种植模式[2]。目前,我国针对玉米主要采用均匀垄种植和大垄双行种植(又称宽窄行种植)两种形式[3-5]。均匀垄种植模式已经相对成熟,一般垄距为60 cm,种子播种在垄面上(见图1)。

宽窄行种植则是在传统的一垄一行模式的基础上将两个原来的单垄合并成一个大垄,在大垄上种植两行玉米,行距不均匀分布,通常小行行距为40 cm,大行行距为80~90 cm(见图2),这种种植方式充分发挥了边行优势,相较于传统均匀垄种植,可使植株有更加良好的透气和光照条件,同时具备抗旱排涝等优势。在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等旱作地区,宽窄行种植模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农业生产者通常会选择种植更高产的玉米品种、优化整地方式、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及科学施肥等方法。但传统的种植模式往往无法有效调节和转变水、肥、光、气、热等因素。此外,在传统的种植方式下,玉米的抗病、抗倒伏、抗旱、抗涝能力较弱,果穗成熟度不佳,籽粒不均匀、不饱满。因此,采用高效种植技术成为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采用新型种植模式,如单元四株不等距种植模式,可能会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的思路。这种种植方式有望提高玉米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并提升玉米植株对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

3 技术概述

“大垄双行、单元四株不等距、品字形摆放”玉米高效种植技术模式的设计是在考虑玉米生长的生态需求和空间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方法如图3所示,要点在于垄上的行距为40 cm,垄与垄之间的间距为80 cm,从而形成了宽行80 cm、窄行40 cm的宽窄行种植模式。

通过将四株玉米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单元,在宽窄行种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种植密度,同时能避免植株之间过于密集的问题。每穴两棵玉米植株的穴距为17 cm,而每单元之间的距离为68 cm,这种设置既可以确保每株玉米都获得充足的光照和养分,又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让每株玉米都能在相对独立的空间内生长,改善了其生长环境,提高了其生长潜力。

4 技术优势

4.1 增强通风透光效果,促进作物生长

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模式增加了垄间的通风透光性,以达到边行效应。在传统玉米种植中,因通风透气条件不同,地头和垄边的玉米植株生长旺盛、果穗饱满,而中间位置的玉米长势较弱。单元四株不等距玉米种植模式使田间整体呈现横向和纵向都是宽窄行的布局,进一步增强了田间的通风透光效果。

4.2 提高作物抗倒伏能力,优化种植布局

单元四株不等距玉米种植模式下,相邻植株间距离为17 cm,单元之间的距离为68 cm,不仅能增加株间的通风,还因为4株玉米的根系在单元中交叉生长,根系更加稳固,从而增强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4.3 增加玉米有效株数,实现高效种植

单元四株不等距玉米种植模式相较于传统均匀行种植,通过合理密植在单位面积内增加了保苗株数。在传统种植模式下,根据垄距60 cm、株距30 cm计算,每公顷玉米保苗约5万株;而在单元四株不等距玉米种植模式下,每公顷保苗数量在7万株左右,这意味着平均每公顷的株数提升约30%。

5 技术实施要点

5.1 品种选择

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普遍选用良玉99、郑单958、翔宇998、裕丰303等品种。其中,良玉99玉米品种因具有耐密、抗倒伏、抗病、产量高等特点,较适应单元四株不等距种植模式。但不同环境条件下选择品种的要点不尽相同。例如,黑龙江省气候较为寒冷,生长季节较短,需要选用适应冷凉气候、生长期较短的品种;辽宁省气候相对温暖,生长季节较长,可选择生长期稍长、适应性更广的品种。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参考农业部门和种子公司的推荐,也可以咨询当地农业技术专家和有经验的农民,选择适合种植地生态条件和需求的玉米品种。

5.2 整地

在单元四株不等距玉米种植模式下,整地是关键环节,为保障良好的土壤条件和种植环境提供支持。要先使用耕整机翻松土壤,改善通气性和水分渗透性;然后利用平整机对土壤进行平整,确保整个种植面平坦,有利于种子的均匀播种和植株的生长。土地平整时,宽行行距为80 cm、窄行行距为40 cm。在整地后,采取防止土壤侵蚀的措施,如保护性耕作、植被覆盖等,保持土壤结构和肥力,防止水流冲刷或风蚀。

5.3 播种

利用适应单元四株不等距玉米种植模式的播种机具进行播种。在播种时,根据单元四株不等距的设计原则,每个种植单元内播种4粒玉米种子,间距都为17 cm,种植单元间距离为68 cm,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生长空间,避免植株过于密集形成过度竞争,同时防止植株稀疏导致产量减少。在播种时需要注意调整播种机具的设置,确保每株玉米植株之间的距离适中,符合单元四株不等距玉米种植模式的要求。

5.4 田间管理

在应用单元四株不等距玉米种植模式期间,应注重以下3个方面的田间管理。

5.4.1 除草

为了减少杂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应定期除草,可以采取人工、机械或化学除草等方法。例如,可在播种后1~3 d,使用乙草胺除草剂兑水30 kg均匀喷雾土表,进行苗前除草,防除禾本科杂草;在玉米

4叶期,杂草2~3叶期,可以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每667 m2用40%悬浮剂200~250 mL,兑水30~50 kg茎叶喷雾,进行苗后除草。但应注意不要过量使用药剂,同时避免混用不同成分的药剂,以防止化学反应导致的药害。

5.4.2 病虫害防治

种植户应定期巡查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例如,利用瓢虫防治蚜虫;通过人工拔草和覆盖草膜等方式防止杂草生长等。化学防治通常使用特定的药剂,对于虫害,可以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50 mL,兑水45~50 kg防治玉米螟;如对于病害,玉米锈病发病前期可以使用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 500~2 0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 d喷施1次,连续使用2~3次。在实施防治时,应根据种植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防治后应进行监测,确保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5.4.3 施肥

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测定结果,应定期进行追肥,及时补充植株所需养分。例如,在玉米拔节期,可以每667 m2沟施复合肥25~30 kg,并注意施肥后及时灌水;在孕穗期,可以每667 m2追施复合肥15~20 kg,并结合土壤墒情适量灌水;在灌浆期,应提高磷钾肥的施用量。在单元四株不等距玉米种植模式下,在每个单元中四株玉米的中间位置进行追肥,可以有效减少单株玉米所需的施肥量。

6 结语

单元四株不等距玉米种植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种植技术,通过优化植株间的空间分布和合理施肥等措施,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和土壤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该技术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增加种植户的收入,还能够提高我国玉米产业的整体水平,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进一步对该技术模式进行研究和推广应用,不断完善其技术体系,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擎.2022—2023年度玉米市场回顾及展望[J].今日养猪业,2024(1):87-92.

[2] 岳玉兰,张世忠,张磊.东北春玉米生产历史、现状及前景探讨[J].吉林农业科学,2010,35(4):56-58.

[3] 王庆杰,李洪文,徐迪娟,等.大垄双行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2):17-20.

[4] 付乾坤,荐世春,贾洪雷,等.玉米灭茬起垄施肥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6(4):9-16.

[5] 赵萍,张焕章,田悦,等.玉米大垄双行深耕施肥播种机设计与试验[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8,40(2):235-240.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