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小麦生产发展潜力、存在问题与对策
2024-11-21吴国峰孙峰孙永莲
摘 要 江苏省建湖县小麦种植历史悠久,小麦在建湖县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建湖县小麦产量持续增长,但小麦生产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资源短缺、气候变化、成本上升等,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自然环境、耕地、绿色生态、机械装备、技术、品种等方面阐述了建湖县小麦生产潜力,分析了小麦生产发展存在的耕地不足、气象灾害频发、增产困难、效益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保障耕地面积稳定与质量提升、加强气象灾害防控、综合提升小麦增产内劲、提高小麦生产效益等对策。
关键词 小麦;生产潜力;发展途径;江苏省建湖县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20.026
江苏省建湖县小麦种植历史悠久,小麦是建湖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建湖县小麦产量持续增长,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资源短缺、气候变化、成本上升、供给侧变化,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仍然是当前建湖县小麦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探讨建湖县小麦生产发展潜力、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推进小麦产业链延伸、实现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建湖县小麦生产发展潜力
1.1 自然环境潜力
建湖县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中西部地区,属苏北里下河农业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河网密布,土壤富含有机质。在小麦生育期内,建湖县温、光、水资源较丰富,大于0 ℃的有效积温在2 200~2 500 ℃,12月20日至翌年2月20日平均气温在1.7~5.4 ℃,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日照时间为1 150~1 250 h,降水量为220~480 mm,为小麦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有利于小麦高产稳产。
1.2 耕地潜力
1)建湖县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不断通过全域土地整治、土地复垦,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增产潜力大。2)建湖县通过实施秸秆还田、科学施肥、种植绿肥、科学轮作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为增强小麦长势、减少小麦早衰概率奠定了基础。3)建湖县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不断优化布局,重点打造机耕路、泵闸、上水渠、排水沟等,加快了基本农田向“优质、集中、连片”方向发展,打造连片化、条田化、单元格化、宜机械化的大田,农田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小麦生产中抗灾救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3 绿色生态潜力
建湖县位于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核心板块,是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近年来,建湖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生态立县,持续放大生态优势,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绿色生态建设,加强农业生产污染源治理,控降化肥、农药使用,耕地质量明显改善,为优质小麦生产提供有利条件。
1.4 机械装备潜力
建湖县是国家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当前已建成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经营服务组织428家。2010年以来,建湖县对小麦生产机械装备有序配套优化,包括秸秆还田、播种、开沟、施肥、病虫害防控、抗灾救灾、机收减损及干燥入库等环节的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逐步成熟。截至2023年底,建湖县拥有各类拖拉机3 078台、收割机1 783台,秸秆还田机1 900多台,精少量播种机483台,高效植保机械296台,飞防无人机640台,粮食烘干机355台,农机总动力近70万kW,为推进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保障,助力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1.5 技术潜力
建湖县新一轮机构改革于2023年结束,建湖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整合9个事业单位,集科研、教学、农技、农机、植保及信息等多学科于一体,现有在岗农技人员57人,在开展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的同时对农户进行田间实际指导,开展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使小麦拔节孕穗肥施用、小麦赤霉病防治、抗逆防灾等技术更加精准高效。经过不断努力,当前建湖县已初步形成精控机播壮苗技术、精准高效施肥技术、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犁耕深翻整地技术、秸秆离田技术、减肥控药绿色生产技术、机收减损技术、无人机飞防技术及无人机施肥技术等多项技术集成,为小麦优质高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保障小麦增产增收。
1.6 品种潜力
近年来,建湖县小麦主要品种有西农979、镇麦12号、镇麦15、扬麦23及扬麦25等,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栽培技术水平提高等,这些小麦品种的高产优势得到了较好的展现。根据2020—2023年调查统计,建湖县每667 m2小麦产量在500 kg以上的田块较多,如2020年上冈镇冈东社区种植大户连片种植200 hm2西农979,平均每667 m2小麦产量为625 kg;2023年江苏顺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片种植86.67 hm2镇麦12号,平均每667 m2小麦产量为574 kg,高产田块每667 m2小麦产量在630 kg以上。当前,建湖县平均每667 m2小麦产量与高产田块间仍有150~200 kg的产量差距,说明建湖县小麦品种产量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1]。
2 建湖县小麦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不足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及工业的发展,建湖县城镇面积大幅增加,耕地面积呈现总体减少的趋势,在稳定小麦种植面积的同时提高小麦产量的压力较大。
2.2 气象灾害频发
在建湖县,小麦生育期内气候变化较大,干旱、涝渍、低温、干热风、阴雨、霜冻、暴雪及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其中以干旱或连续阴雨天气灾害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影响[2]。例如,冬季出现极端低温会导致大面积麦苗冻伤,甚至冻死;春季出现倒春寒,轻者冻伤麦穗,重者导致小麦主茎和大分蘖冻死;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会增加小麦赤霉病发生概率,加重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小麦灌浆成熟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会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导致根系早衰,影响灌浆结实,降低粒质量;小麦生长后期遇大风天气还会导致小麦倒伏,籽粒发生霉变、品质降低、产量下降[3]。
2.3 增产困难
1)茬口限制。建湖县小麦以粳稻茬种植为主,大面积腾茬相对较迟,土质偏黏,适期播种较难,制约小麦增产。2)农机更新滞后。当前,在建湖县小麦生产中,农业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较慢,导致许多农机设备老化严重,功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小麦生产的需求,不利于小麦高产。3)农机农艺融合度不高。在建湖县小麦生产中,小麦品种、种植规范、栽培制度与农业机械装备适应性差,集成配套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和作业技术规程很少,特别是秸秆全量还田与小麦播种质量、壮苗的矛盾突出,导致成苗率低,有效穗数量得不到保证,产量构成因子难以协调发展,小麦产量难以提高。4)病虫草害防除难度大。在建湖县小麦生产中,病虫草害种类复杂,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不足,再加上多年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导致病菌、害虫、杂草抗药性增强,病虫草害防控难度增大,不利于小麦增产稳产[4]。
2.4 效益不高
1)市场价格不稳定。2022年,建湖县小麦市场价格较高,2023年受天气和国际粮价的双重影响,建湖县小麦收购价格降低,每667 m2小麦经济收益减少200元左右,小麦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经济收益不稳定。2)生产成本较高。据调查,目前建湖县每667 m2土地流转费最高已达到1 490元,土地流转费较高,且肥料、农药、农机、运输、人工等成本总体呈增加趋势,小麦种植总体效益不高。
3 对策
3.1 保障耕地面积稳定与质量提升
BLVqy8GzTOIweJBzrEdsGw==1)严格耕地保护。建湖县应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行为进行严惩,减缓耕地面积缩小趋势。2)保证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建湖县应紧紧围绕新一轮国家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通过采取土地复垦、小田变大田等措施整合土地,加快农田灌溉系统升级建造,增强农田防汛抗旱能力,实现灌排通畅、旱涝保收,实现“藏粮于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耕地用于小麦生产,做到能种尽种,应种尽种,确保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5]。3)提升耕地质量。建湖县应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长效机制。通过采取秸秆深耕深翻还田、科学轮作换茬、增施有机肥、控减化肥农药投入量等措施,提升耕地质量,为小麦生产奠定良好基础[6]。
3.2 加强气象灾害防控
针对小麦生育期常见的干旱、低温、霜冻、暴雪及干热风等气象灾害,要树立防灾减灾意识,编制耕、种、管、收全过程的综合性气象灾害防控预案。同时,培育壮苗,增强小麦植株抗性,减轻气象灾害对小麦的影响。此外,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构建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和防御体系,减少气象灾害对小麦生产造成的损失。
3.3 综合提升小麦增产内劲
1)从小麦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研究入手,收集引进省内外优质小麦种质资源,突出麦质分类选优,考察其在建湖县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和产业化开发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7]。同时,结合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种植示范片建设与产量提升行动,逐步形成一主二附的小麦主推品种模式。2)针对建湖县稻麦连茬特点,借力国家农机补贴政策,有序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种植主体增加“生态犁”“精匀智能播种机”“无人植保机”等农机投入。3)坚持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推广秸秆还田、犁耕深翻、旋耕整平技术,应用新型小麦格栅式精控播种施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小麦质效同升技术、麦稻周年循环高产技术落地。4)加强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采取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措施综合防控,减轻病虫草害对小麦的危害,保障小麦高产
稳产[8]。
3.4 提高小麦生产效益
1)通过对小麦产前、产中、产后等众多环节进行系统调研,理顺各环节的关联点,鼓励小麦生产、贸易、储备、加工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完善产供销产业链[9]。2)推进小麦订单式生产,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以优质小麦开发为重点,坚持绿色生产,大力推进优质专用小麦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3)打造建湖县小麦特色品牌,建立专用小麦生产基地,申报小麦地理标志,强化与面粉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联动,实现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小麦专收、专储、专销,以利优质优价,提高小麦生产经济效益。4)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商业开发,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小麦种植效益,真正做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参考文献:
[1] 金建猛,赵国建,赵鹏飞,等.小麦新品种开麦1502优良特性分析及应用[J].农业科技通讯,2022(6):154-156.
[2] 田展,梁卓然,史军,等.近5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9):61-69.
[3] 咸阳,张长庚,吴定邦,等.建湖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的预报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5(5):
150-152.
[4] 蔡荣,陈佩.中国小麦生产的化肥要素配置扭曲及削减潜力测算[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0,
19(6):663-670.
[5] 罗建美,靳根会,罗仲朋,等.河北平原中低产区小麦与玉米生产现状及增产潜力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8):1123-1134.
[6] 王秀丽,孙毅廷,史利霞.商丘市提高小麦生产潜力关键技术探讨[J].种业导刊,2016(6):19-21.
[7] 陈子威.小(大)麦高产栽培实用技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8] 李斌,马勇,孙雨红.建湖县小麦生产障碍因子及对策措施[J].基层农技推广,2022,10(2):73-75.
[9] 李斌,吴昌智,成玉,等.建湖县粮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基层农技推广,2019,7(10):73-75.
(责任编辑:刘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