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心,别被骨骼的“隐形杀手”盯上

2024-11-20龚燕岚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4年11期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隐形杀手”,因其在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但却能导致骨折、残疾,甚至死亡。本文将探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素、预防和治疗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隐秘而危险的疾病。

患骨质疏松症易引发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骨组织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骨骼变得脆弱易折,轻微的外力或日常活动都可能引发骨折。骨质疏松症通常分为两种类型: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与其他疾病或药物的使用有关。

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素

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素包括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

1.不可控因素

☞ 年龄:年龄是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风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逐渐下降,特别是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流失加快。

☞ 性别: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高于男性。这是因女性骨量较男性少,且绝经后的激素变化对骨密度有显著影响。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骨质疏松症或骨折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 种族:研究表明,白种人和亚洲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高于其他种族。

2.可控因素

☞ 饮食习惯: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素。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饮食中缺乏这两种营养素,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 运动不足:缺乏运动,特别是负重运动,会导致骨密度下降。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步行、跑步和举重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

☞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酗酒、过量咖啡因摄入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吸烟和酗酒会抑制骨细胞的功能,导致骨质流失。

☞ 药物使用: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这些药物会影响钙的吸收或增加钙的流失,导致骨密度降低。

做好这些预防骨质疏松症

尽管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素有些不可避免,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

1.合理饮食

☞ 钙的摄入:成年人每天应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富含钙的食物包括乳制品、豆类、绿叶蔬菜和坚果等。如饮食中的钙摄入不足,可考虑使用钙补充剂。

☞ 维生素D的补充:维生素D可通过晒太阳获得(每天30分钟以上最佳),阳光不足的地区或不常晒太阳的人群,应考虑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来摄取。建议每天摄入600~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 均衡营养:除了钙和维生素D,还应确保蛋白质、镁、维生素K等营养素的摄入。这些成分在骨骼健康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2.适度运动

☞ 负重运动:如步行、跑步、跳舞和举重等运动,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增强骨骼强度。

☞ 平衡和柔韧性训练:太极、瑜伽等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的平衡和柔韧性,减少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3.生活方式调整

☞ 戒烟限酒: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速骨质流失。

☞ 减少咖啡因摄入:过量咖啡因摄入会增加钙的流失,应控制咖啡、茶和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量。

4.定期骨密度检测

☞ 骨密度检测:对于有骨质疏松症风险的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可早期发现骨量减少,从而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最常用的骨密度检测方法。

治疗可中西医结合

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控制病情,防止骨折的发生。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 双膦酸盐类药物:这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它们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

☞ 激素替代疗法(HRT):适用于绝经后女性,通过补充雌激素,延缓骨质流失。不过,激素替代疗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增加乳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这类药物通过模拟雌激素的作用,保护骨骼,特别适合不能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

☞ 降钙素: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质流失,同时还能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

☞ 甲状旁腺激素(PTH):这是一种促进骨形成的药物,适用于骨折风险高或对其他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

2.手术治疗

☞ 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对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治疗可缓解疼痛,恢复脊柱的稳定性。这类手术通过注入骨水泥来修复受损的椎体,从而减少骨折的进一步恶化。

3.综合治疗

☞ 物理治疗:通过特定的物理疗法,如热疗、按摩和电刺激等,可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降低跌倒风险。

☞ 营养支持:除了药物治疗外,继续保持合理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确保身体所需的营养供应,支持骨骼健康。

4.心理支持

☞ 心理辅导:骨质疏松症患者常因骨折疼痛或活动受限而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提升生活质量。

5.中医治疗

☞ 中药治疗:中医药方常用于调理气血、补肾强骨。常见的中药包括杜仲、枸杞子、熟地黄、当归等,这些药材具有补肾健脾、强筋健骨的功效。中医药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症状,由专业中医师开具。

☞ 针灸推拿:针灸和推拿通过调节经络、活血化瘀,缓解疼痛和促进骨愈合。针灸常取穴位如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有助于调节全身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