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经历教你:正确使用头孢菌素
2024-11-19吴紫筠
某日,急诊科遇到一位27岁的男患者郑某,右耳侧上方皮肤脓肿,刘主任诊断:细菌感染。处方主药:头孢克洛胶囊,口服,0.5g,3次/日,疗程5天。患者按药袋说明,每天三餐饭后半小时,各服药一次。5天后病情恶化,红肿热痛加剧,于是求助民间中草药,改服中草药方并用偏方浓盐巴包敷头部皮损一周后,病情继续恶化,患者不得已又转回医院,安排住院。入院后处方主药:头孢唑肟注射液,静滴,1.0g,2次/日。连续挂瓶一周后,病情继续恶化,最终改成手术治疗。
手术前夕,笔者审核患者相关治疗方案后,认为头孢菌素可以控制病情,就算未痊愈也可缓解,究竟是什么原因恶化到要做手术?于是直接采访该患者:门诊期间头孢克洛每日三次,都是什么时间口服?住院期间每天挂几次瓶?患者明确答复:门诊期间每天三餐饭后半小时准点服药;住院期间每天上午挂一次瓶。这就是患者及部分临床工作者对头孢菌素缺乏正确认识,导致病情未能及时控制并不断发展的最普通也最经典的病例。在本病例中,不论口服或注射给药时间,均存在极大差错。要明确错在何处,我们首先要掌握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特点。临床上,抗菌药根据PK/PD(药代动力学/主要药效学)特点,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头孢克洛和头孢唑肟在内,归类为时间依赖型抗生素。
时间依赖型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与其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而与Cmax(峰浓度)关系较小,即抗菌作用取决于有效药物的浓度时间。重要特点:(1)有效血药浓度时间=超过MIC(最小抑菌浓度)时间+药物的PAE(抗菌后效应)时间。主要参数:T>MIC,其比值至少在40%~50%时,才可能提供最优化的疗效和产生最低细菌耐药性。(2)当血药浓度达到MIC值约4倍时,抗菌效应达到饱和,毒副作用增加。故临床只要求24h维持最低抑菌浓度(>MIC),而不要求高浓度。
头孢克洛和头孢唑肟属于β-内酰胺类下的头孢菌素类,均为典型的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半衰期短,给药重点在于延长和维持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时间,每日三次的给药方案,其关键点在于每间隔8h给药一次,而非饭后半小时给药一次。该病例中的头孢克洛三餐饭后给药,患者7点早饭,12点午饭,18点晚饭,其晚饭与次日早饭的间隔时间超过11h,该时间段不仅无法维持最低抑菌浓度,反而容易增加细菌耐药性;头孢唑肟每日二次给药的关键在于每隔12h给药一次,间隔时间必须做到准确,例如临床如果上午10点挂瓶第一次,那么下午3点挂瓶第二次就是错误的(正确对应时间应为晚上10点),否则以头孢唑肟1.5~1.9h的短暂半衰期,根本不能维持24h的最低抑菌浓度。所以临床工作者需要学好相关专业知识,常用药物重点掌握,知道头孢类规范给药的必要性,才能防止两次给药的间隔太短,或将每日两次给药方案合并为每日一次。因为如果将两次的剂量一次性给药,增加血药浓度对治疗意义不大的同时,还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又由于每日一次方案不能维持24h有效浓度,而达不到治疗效果,医师会误以为国产药物质量不佳,患者则误会医院治疗水平较差,其实追其根源竟然是用药时间错误,给药间隔不合理。所以对于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只有制订最适时间的治疗方案,严格执行准确的用药间隔时间,才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