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心的指引下探索学术胜境
2024-11-19刘宁
陶文鹏先生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上,取得了深受瞩目的卓越成就。从我初次向《文学遗产》投稿得到先生亲切指导到今天,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三十年。三十年间,我有幸可以经常向陶先生问学,得到他许多耐心的指教。我深深感到,作为当代诗词研究大家,陶先生是用全副身心热爱着诗、创造着诗。对于他,学术不是外在的冷冰冰的知识,而是饱含感情的精神追求。几十年来,世事起伏,学风屡变,陶先生的诗心从未被遮蔽,诗情从未少衰,如今虽年已耄耋,谈诗快意时,还是手之舞之,乃至引吭高歌。纯真的诗心,为陶先生的学术研究带来蓬勃的力量,鼓舞他去探索一个又一个学术胜境。在这篇小文中,我结合自己个人受教的经历,谈一点对陶先生治学精神的粗浅体会。
三十年前,我还在学校读书,第一次向《文学遗产》投稿,内心满是忐忑。不久,我竟然收到陶先生的回信,说我的文章可以修改,让我有机会去编辑部详谈。我来到编辑部,陶先生给了我详细指导后,很认真地说,文学非常丰富、非常深刻,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索。那时我虽然深受鼓舞,坚定了走古典文学研究之路的信心,但并不能完全体会陶先生谈到文学时的那份专注与庄重。五六年后,陶先生在学界明确提出了文学研究不能只是为其他学科“打工”的主张,认为文学研究要坚持“文学本位”,要努力去探索文学规律,不能让文学研究简单等同于社会学和文化研究。这个看法引发了热烈讨论,有些人认为强调“文学本位”会束缚文学研究的视野,而“文学”概念本身,也是言人人殊,难有定论的。多年过去,这场争论似乎已经平息,文学研究的版图也的确在不断扩展,但是,我一直感到陶先生内心并没有被反对的意见所说服,他还是坚持文学研究要始终关心文学所特有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关心文学作品独特的语言艺术。他出版的《唐诗与绘画》《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苏轼诗词艺术论》《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陶文鹏说宋诗》《唐宋诗词艺术研究》《点睛之笔》等一系列在学界享有盛誉的著作,无一不是聚焦于古典诗词的文学艺术之美;最近他即将出版的《稼轩词艺术探胜》,对辛弃疾词作的意象创造、结构艺术、语言艺术做了深入探索。
多年来,陶先生每每看到学界师友在文学本位研究上取得成绩,就非常兴奋。去年我主编了《诗者天地心:当代诗词名家讲诗词》,汇集了十位诗词专家的诗词讲稿。我把这本小书奉呈陶先生。书中的讲课专家,对陶先生来讲都是晚辈,他看了书非常高兴,非常称赞这种对诗词艺术的深入分析。在看书的过程中,他多次打电话给我,谈书中精彩的观点,称赞作者想得深、谈得细,有的地方他还希望和讲稿作者直接交流,让我把作者的电话号码告诉他。好几位作者后来都跟我说,陶老师给他们打电话热情鼓励,他们深受感动。
古人提倡知人论世,理解学者的学术追求,又何尝不需要知其人。我感到陶先生对“文学本位”的坚持,是一种深入的认识,更是一种深刻的信仰。这种信仰植根于他对诗纯净而热烈的爱。陶先生的诗情是如此真诚而质朴,他热爱写诗,下笔奔放,诗意饱满而瑰丽,乘舟太湖时,他写道:“鼋头渚上揽秋风,万顷澄波洗碧空。我已变成帆一面,湖光山色漾胸中。”诗意以化身船帆的奇思妙想,书写放舟万顷澄波的潇洒快意。在佳节重阳,他写道:“重阳佳节未登高,白发青灯诵楚骚。更悟渊明归鸟意,精神直上九重霄。”诗意将逸调豪情融为一体,高洁而奔放。在游览死海时,他感叹湖水缺少生意,思念生机勃勃的洞庭湖:“鱼虾影没死咸湖,湖畔无花草尽枯。我爱洞庭山水活,鸢飞鱼跃自由图。”这幅陶先生向往的“鸢飞鱼跃自由图”,又何尝不是他内心诗世界的写照?
陶先生虽然是古典诗词研究大家,但他对诗的爱,不分新旧,不分中外。我始终记得三十年前第一次见到陶先生时的情景。那一天,我走进《文学遗产》编辑部,看到陶先生正在和一位老学者聊天,陶先生示意我在一旁稍等。我听那位老学者问他,李贺的一句诗该如何理解。陶先生充满激情地做了分析,其中还提到马拉美,提到象征艺术。老学者离开后,陶先生告诉我他是研究美国文学的荒芜先生。荒芜先生翻译过朗费罗、惠特曼的诗,五十岁以后对创作旧诗有了浓厚兴趣,而且写得很好。荒芜先生是在诗艺上沟通中外的奇人,而陶先生援马拉美以解李贺的开阔,也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后来北京出版社出版了陶先生与诗友姜凌主编的《中国现代名诗三百首》,为此书作序的冯牧先生高度评价这本书对宣传新诗所做的重要努力。从书名来看,这部书是希望继承《唐诗三百首》而标举新诗的典范。书中每一首诗后,都有精妙的评语,例如南子的《白云山听蝉》
是听蝉,还是听蝉
那小小动物羽翼的鼓动
竟如一则公案
喝醒我们的迷误
一片音波
与光线交织在一起
形成一张时空的网
固定我们在此时此地
坐在回廊的一隅
绿荫下
蝉声如雨声
淋得我们好潮湿
这首小诗的评语写道:“诗中写蝉声,空灵奇妙之至……用通感手法,沟通视、听、触觉,妙传蝉声密集如雨,清凉湿润如雨,堪与唐人王维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相媲美。……说此诗堪称新诗中咏蝉绝唱,恐不过分。”陶先生敏锐地看到蝉声如雨中种种空灵奇妙的体验,并援引摩诘诗意以相映发。又如郑愁予的名篇《错误》,陶先生在评语中写道:“此诗的句式、字词搭配虽多洋调,但诸如‘江南’‘莲花’‘容颜’‘东风’‘飞絮’‘向晚’‘跫音’‘春帷’‘归人’‘过客’之类的意象或词语,都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并令人想起一系列古典名句的情调意境之美。此诗曲折委婉、情意绵绵,有一种迷离怅惘的抒情氛围,颇似唐人温庭筠的词。”类似这样的精妙点评,书中比比皆是。陶先生善于发现新诗中的古韵,他这样做并不是要崇古,而是要揭示优秀的新诗人融汇古今的卓越创造。
这部选本还选录了著名诗人郑敏的名作《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陶先生在点评中写道:“暮色、满月、远山、空旷的田野、金黄的稻束,奔流的小河,雄浑、辽阔、静穆,运笔如画。诗人描摹自然的功力是相当深厚的。诗并不仅止于此,诗人特发异想,将金黄的稻束比作肩荷伟大的疲倦、低首沉思的母亲的雕像,宁静平远的画面有了动感和立体感,更被注入了社会的内涵,画面变得更沉厚、沉郁了。”两年前,郑敏离世,陶先生创作了《悼念“九叶派”诗人郑敏》,诗云:“一叶青苍百二年,诗歌哲理汇心泉。金黄稻束田塍耀,疲倦母亲仍笑颜。”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金黄的稻束》这首经典的作品却是永恒的。
陶先生爱诗不分新旧,创作同样不分新声与旧曲。他创作的新诗,得到过大诗人臧克家的高度赞赏,特别是这首他在遵义创作的《每回,上红军山》:
每回
上红军山
捡拾金黄的松果
都会捧起
一把迸溅如雨的鸟声。
每回,上红军山
采摘火红的杜鹃
都会采到
一个可歌可泣的传说
每回,上红军山
吸一口带薄荷香的清风
胸中顿时
流过一条红星闪闪的赤水
河。
每回,上红军山啊
我都会变成一只白鸽
从绿茫茫的林海中
衔出一首美丽的诗歌……
全诗空灵清澈,洋溢着勃勃生机,精妙的比喻,神来的构思,难怪当年臧克家先生看了这些诗篇,对陶先生说:“可惜了文鹏,你不写新诗,反而去研究古典文学。”陶先生并不为选择了古典文学而后悔,从大学时代未名湖畔求学开始,他就崇敬林庚先生贯通古今的境界,林先生百年诞辰时,他有诗书怀:“先生学者是诗人,不老童心不染尘。妙悟盛唐潮气象,高扬寒士火精神。空间驰想天蓝路,梦里倾谈李白魂。常忆南园修竹畔,朗吟清唱最纯真。”诗作不仅概括了林先生重要的诗学研究成就,而且对先生脱俗的风骨表达了深深的景仰。
陶先生这种对待诗歌的开阔眼光,贯穿在他的学术研究之中。他也经常以此鼓励后学。记得我在国外访学时,旁听了一些欧美诗学的课程,对如何在开阔的视野中理解中国古典诗歌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在此基础上,我撰写了一篇题为《李白是浪漫诗人吗?——反思中国20 世纪对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解读》的论文,梳理和反思20 世纪李白诗歌阐释与欧美浪漫主义诗学的关系。这篇文章关注的问题和分析的方法都带有一定新意,一些师友感到不太理解。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在一次会议发表后,陶文鹏先生热情鼓励我向《文学遗产》投稿,在根据评审意见认真修改后,文章顺利发表了,这让我对以文明互鉴视野来理解古典文学,有了很大信心。这之后无论思考什么问题,我都有意识让自己打开视野,陶先生给我的鼓励,真是铭感难忘。
陶先生对诗的理解很开阔,但他也深知,这种理解需要聚焦,他尤其对诗歌语言艺术表达的精妙深具会心。在《唐诗艺术研究的现状和思考》中,他感慨“既然唐代诗人们把汉语言文字的具象性、抽象性、抒情性、含蓄性、象征性、朦胧性、音乐性、跳跃性、超越性、诱惑性等奇妙性能发挥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我们就应该呕心沥血地研究诗人们是怎样运用这种奇妙的汉语言文字创造出美的诗意诗境。”诗歌语言表达的魔力,陶先生深知这是一个贯穿一切诗歌的关键艺术问题。在《中国现代名诗三百首》中,他对这种魔力,有一番令人难忘的阐发:“有了它,平如白话的不会浅薄无味,而会独具一种明朗质朴的美;一泻无余的不会淡似清水,而会别具一种粗犷豪放的美;轻巧细腻的不会轻佻孱弱,而会闪现一种轻灵柔润的美;剑拔弩张的不会狰狞恶俗,而会突显一种严峻凌厉的美;厚重密实的不会沉闷板滞,而会具有一种深沉凝练的美;朦胧多义的不会艰深晦涩,而会另有一种含蓄象征的美;咏物析理的不会抽象干瘪,而会辉映一种知性的深刻隽永的美……每一首堪称精品的现代新诗差不多全是用独特的表达方式,用从现代汉语中精心提炼出来的‘诗家语’,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的一次独特的发现。”这段对“诗家语”的精妙阐发,值得反复品味。诗不是任何一种固定的姿态,而是让千姿百态的世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诗对世界的改变如此引人入胜,启迪人们去展开无尽的思考。
陶先生对“诗家语”的探索,孜孜不倦,倾心而思,竭诚以求。他以感性悟入诗境,认为文学研究“要以‘情’为本,‘感’字当头,从审美的感情体验出发,以自己的心灵和古代诗人的心灵对话,进而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境界,感受与体会诗的情思与韵味”(《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后记》)。然而,陶先生的研究并非只重感性之一翼,而是情理圆融,对探析作品之思理、概括文学之规律的理性思考,同样十分关注。例如,他指出晋至唐的诗人对自然美的表现,是在自然事物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事物的关系两个方面来加以表现,在这种关系的表现上,进而引申出理性的、哲学的思考。这种对诗歌运思之理的反思,并非简单套用现成理论,以作品为理论的注脚,而是在大量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所作的理性提炼与概括。他还注重借鉴美学理论来思考诗歌艺术,对诗书画乐之理做贯通的思考。
陶先生对诗艺的不懈探索,来自对诗的深深热爱,更来自让人间诗意多一些、再多一些的责任感。他常说,文学研究者要有发现美、理解美的能力,我们有了这个能力,才能把古人文学创作中的美总结出来,才能帮助现代人培养和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审美素质。每每回味先生的这番话,我都有很深的触动。陶先生曾为《古典文学知识》开设“名句掇英”栏目,每期一篇,每年六篇,前后坚持二十五年,共发表一百四十篇赏析名句的文章,每一篇皆有不同的视角,被程千帆先生誉为“别具手眼”“极具妙解”。莫砺锋先生称此书“精义纷呈,美不胜收”。莫先生在书评中写道:“本书就是一本‘谈艺’之作。读完全书,我相信文鹏兄写作本书时肯定心旷神怡,他时而点头微笑,时而拍案叫绝,他对那些警句的欣赏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从‘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是文鹏兄阅读古典诗词的三个阶段,本书的构思、撰稿也包含着这三个过程。”(《老见异书犹眼明》)读者在书中读到了陶先生对艺术的陶醉,然而任何有写作经验的人都会知道,二十五年间,坚持写下一百四十篇赏析,这绝不是只靠兴趣与快乐所可坚持。其中多少疲劳和无聊的瞬间,只有靠内心的责任感,才能持之以恒。陶先生就像他自己新诗笔下的那只白鸽,从茫茫林海中衔出美丽的诗歌。他从浩如烟海的古诗中,衔出一颗颗诗意的明珠。在二十五年的坚持中,他的身姿已不是轻灵的白鸽,而是执着的精卫鸟。如今这些精彩的篇章被汇编为《点睛之笔:陶文鹏谈诗》《点睛之笔:陶文鹏谈词》两部书,由凤凰出版社出版,受到读者热烈欢迎。更多的人可以去体会诗词中的美,可以因这种体会而让自己的人生更美好。我们要向陶先生奉上最深的敬意。
陶先生对诗所倾注的全身心热爱,对诗能让人间更美好的执着信念,都带给他学术求索的无穷动力。陶先生在花甲之年曾作《六十自述》以道心志:“倏然六十叹于今,鸿爪萍踪何处寻。魂返夜郎淋瘴雨,笔耕京国梦蕉林。诗中陶令难追步,砚底鲲鹏欲搏云。百味人生皆尝遍,胸间犹跳一童心。”人间百味尝遍,胸间依然跳动着一颗诗心。在诗意仿佛日益干涸、仿佛日益消散的今天,陶先生纯真的诗心、热烈的诗情,是如此感染人、鼓舞人。他深刻的学术思考,有着诗性的光芒,带来温暖,带来启示。愿更多的学者能像陶先生一样,感受到诗心给学术带来的力量;愿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像陶先生所期盼的那样,让这个世界有更多诗意、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