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沉迷手机,原因不外乎这5种

2024-11-19云燕

现代家长 2024年11期

孩子沉迷手机,会影响他的学习、社交、饮食和睡眠,甚至出现厌学、脱离现实生活的倾向,令许多父母头疼不已。

我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孩子沉迷手机原因多种多样,但不外乎以下5种,如果父母能够摸准孩子的心理需求,对症下药,就能更快地帮助孩子摆脱手机的控制。

第一种:孩子的归属感缺失,于是去手机游戏里寻找陪伴

小岩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他随爷爷奶奶生活。小岩考上了县一中,父母送他一部手机,既是奖励,也便于联系。

没想到,手机没有成为亲子联系的纽带,反而成了父母的烦恼,因为小岩迷上了手机游戏,学习成绩大幅下滑。父母后悔不迭。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童年情感忽视”。意思是说,在生命的早年,孩子如果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情感回应,就会造成心理创伤,在心里留下一个“黑洞”。孩子会本能地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填满黑洞的东西,如果得不到父母爱的弥补,那就沉迷替代物,比如手机、游戏,以此获得归属感。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孩子的核心心理需求,就是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果孩子内心没有归属感,缺乏与父母的情感连接,感觉不到被爱,就会选择手机作为情感连接来陪伴自己。毕竟,人的天性就是寻求和一些东西建立连接。父母缺位了,手机游戏自然就上位了。

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应该压缩工作时间,减少应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爱、被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陪伴要讲究效率,要与孩子建立心灵的连接,仅仅陪在孩子身边是最低效的陪伴。有的父母名义上带孩子在小区玩耍,实际是自己坐在葡萄架下玩手机,孩子自己回家了父母都不知道。这样的陪伴,最令孩子反感。

有的父母因工作需要不得不离开孩子,不能近距离陪伴孩子,但每晚都与孩子视频,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消除孩子的思念之苦,满足孩子的依恋之情,是高效的陪伴,与心猿意马的陪伴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二种:孩子在逃避现实,换言之,孩子在自我保护

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管束太严,与孩子缺乏有效沟通,经常批评指责孩子,孩子在家庭中感到被压抑、被限制、被强迫,心理负担很重,只能通过玩手机来自我减压。

有的孩子在学校人际关系不佳,没有同学及时提供帮助和情感支持,只好通过网络来逃避现实的痛苦。一个沉迷手机的孩子告诉我,大家组团打游戏时相互鼓励、并肩作战的气氛特别好,而在学校,他很少和同学一起玩,也不想跟同学有太多冲突。

有的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闹,孩子长期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内心焦虑不安,只能通过玩手机排解苦闷、麻痹自己,或者找人聊天获得安慰。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玩手机可能是他们逃避现实困境的有效方式,或者说是一种自我保护。至少,孩子在沉迷手机时,快速分泌的多巴胺会让他们短暂地忽略痛苦。

只是,这种逃避行为是有代价的。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没有自制力、对手机产生依赖感、无法正常社交……这往往又加重了孩子对手机的沉迷,导致恶性循环。同时,孩子习惯了用手机来逃避痛苦,会减弱处理消极情绪的能力,变得更加焦虑、脆弱、抑郁。

对于这类孩子,父母应该反省自己的夫妻关系和教育理念,纠正攀比、高压等错误的教育方式,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气氛。

如果孩子的心理压力来自家庭之外,父母应该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压力源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切忌骂孩子“小心眼”“脆弱”“玻璃心”等。

第三种:孩子的价值感丧失,只好通过玩手机来证明自己

一个沉迷手机的男生告诉我:“我是一个学渣,各科成绩都不好,唯一被别人夸赞过的就是玩手机游戏,连班上的学霸都夸我是‘高手’。那感觉很爽!”

沉迷手机的孩子大多有一个共同特征:在经历了学业失败之后,自我认知消极,价值感极低。他们会在自卑感的作用下,通过玩手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心理学认为,孩子并不惧怕学业上的挫折,但非常惧怕挫折引发的社会隔离。所谓社会隔离,指的是老师看不上他、同学疏远他、父母贬低他。社会隔离意味着存在感、价值感和人生意义感的丧失。为了抵御这些令人痛苦的感觉,孩子会选择在其他方面为自己构建一个安全岛,沉迷手机便成为孩子最顺手、成本最低、在孩子看来伤害最小的选择。

有的父母对孩子评价过低,经常批评和打压孩子,让孩子产生挫败感。有的父母情绪不稳定,习惯指责孩子,跟孩子说话时不耐烦,让孩子觉得跟父母说话还不如跟手机里的人说话。

孩子没有机会去体验成就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样的孩子就会在手机游戏里寻找成就感。

在游戏世界,孩子可以获得胜利的感觉。每当自己闯关成功的时候,就会收获掌声、小礼物或者新的权益等,孩子能及时获得认可,非常有成就感,很开心,所以喜欢玩游戏。

游戏对孩子来说有很大的容错空间,输了是不会被批评的,而是被鼓励下一次一定能够成功。在现实生活中,老师和父母未必能做到。

对于这类孩子,父母不妨研究一下孩子喜欢的游戏。游戏能给孩子的,为什么父母不能给呢?

第四种:孩子缺少朋友,不得不去虚拟世界里社交

12岁男孩小林从无锡转学到吉林,因为说话带南方口音,经常被同学取笑。尽管取笑大多是善意的,但小林仍感觉到了自己被排斥。他不敢反抗,为了不惹麻烦只好赔笑脸,回到家偷偷哭泣。

小林通过微信向无锡的伙伴倾诉烦恼,一来二去就迷上了虚拟社交,还与一名女生谈起了“网恋”。

父母发现小林沉迷手机,粗暴地没收了手机。小林激烈反抗,以不上学相威胁,还每天晚上去网吧与那名女生在线聊天,严重影响了学习。

心理学调查发现,如果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有3个以上朋友,多半不会沉迷手机。这是孩子的心理发育规律决定的。孩子从上小学开始,同伴关系逐渐上升为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此时,比起父母,孩子更想对同龄人吐露心事与烦恼。同伴关系缺失,会让孩子有巨大的孤独感,连带丧失价值感和归属感,而手机作为便捷的社交工具,自然会让孩子难以舍弃。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朋友,孩子除了上学就只能孤独地宅在家里,缺乏友情的滋润和娱乐的陶冶,会产生空虚感。如何消除空虚感呢?通过手机来社交是最简单、最方便、最快捷、成本最低的选择。

用手机看短视频、玩小游戏是高刺激的活动,能够让人获得短期的快感,这种唾手可得的娱乐方式让孩子沉迷其中。

心理学认为,孩子要想心理健康,需要丰富多彩、富有创新的玩耍体验,同时需要人际互动,最好是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沟通。发现孩子沉迷手机,父母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孩子除了玩手机还能干什么?怎样才能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带孩子出去看世界,比如参加亲友聚会、听音乐会、旅游等,让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认识更多的人,看看他们是如何生活、如何表达自我的。平时,父母应该多和孩子一起散步、游戏、运动,鼓励孩子和小区的孩子一起玩。周末,可以去公园、图书馆,或组织和小伙伴聚会等。

经常参加线下活动的孩子,往往不容易沉迷手机,因为孩子找乐子的方式很多,不是只有手机。

第五种:孩子缺乏掌控感,通过玩手机来对抗父母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我每天都能看到亲子间水火不容的案例。

有的孩子说:“我妈妈就是你们所说的‘直升机父母’,时时刻刻盘旋在我的头顶,赶都赶不走,烦死了!只有玩手机的时候,我才能做我自己。”

有的孩子说:“在父母眼里,我一无是处。学习成绩不好、没才艺、叛逆,总之,是烂泥扶不上墙,但手机游戏里的一切都是我自己获得的,只属于我自己,跟父母无关!”

很多沉迷手机的孩子,背后是强势控制的父母。有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就像一个牵线木偶般被父母牵着走,没有什么自主权。

比如,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控制比较多,孩子在反抗无效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怨气,可能会通过玩手机来宣泄消极情绪。

为什么宣泄消极情绪的方式一定是玩手机呢?因为父母对孩子沉迷手机特别敏感,这样可以刺激父母、报复父母。

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沉迷手机的现象。在进入青春期之前,他们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上了初中后,他们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力量感也强了,希望能够活出更真实的自己,所以会通过反抗父母的控制来争夺属于自己的权利。

一方面,玩手机时孩子不必听从父母的安排,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计划和行动,享受满满的自主权和掌控感。

另一方面,孩子通过玩手机来对抗父母,打败父母对他的控制,父母越禁止,他越要疯狂地玩手机。

这时,手机已经不重要了,它不过是孩子反抗父母的道具和武器。父母应该抓住亲子关系这个重点,不与孩子纠缠玩手机的时间长短,以及玩什么游戏、跟什么人聊天,而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关注孩子的情绪,用聊天的方式包容孩子,寻找共同话题,重建亲子关系。当亲子关系融洽了,孩子失去了对抗父母的意愿,自然就不会那么沉迷手机。

需要提醒的是,有的父母自己沉迷手机,却要求孩子不沉迷,这种双标最令孩子反感。想让孩子摆脱手机沉迷,父母首先要少玩手机,特别是孩子在家的时候,除了必要的接打电话、收发信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刷朋友圈、刷抖音、打游戏。

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父母可以陪在旁边阅读,学习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这样的陪读最受孩子欢迎,因为孩子感觉到了尊重和公平。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