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变成“精神病”?“谵妄”在作祟
2024-11-19龙莉沈蓝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其实,张先生这种情况属于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综合征,临床称为“谵妄”。据统计,术后谵妄在>65岁手术患者中的总体发生率为12.0%,而在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发生率更是高达13.7%~54.9%。那么,到底什么是谵妄?出现谵妄的患者会不会有生命危险?这种情况又该如何治疗呢?
谵妄(delirium)一词源自于拉丁语,原意为“离开犁过的轨道”,比喻大脑脱离正常运作,变得疯狂起来。它是一种急性发作的、暂时性脑功能异常,以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水平变化和认知功能急性改变为特征,病程和严重程度常有波动,有中间清醒期,可有多种临床表现。比如——
注意力障碍:患者对各种刺激的警觉性及指向性下降,如注意力难唤起、表情茫然或注意力不能集中。
意识水平紊乱:表现为对周围环境认识的清晰度下降或出现不同程度的木僵或昏迷。
认知功能障碍:主要症状包括知觉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比如,言语混乱,理解能力下降,书写及寻找词语有困难,严重时可表现为言语不连贯。
睡眠-觉醒周期障碍:常表现为白天昏睡、夜间失眠,间断失眠,甚至完全的睡眠周期颠倒。
神经运动异常:警觉、烦躁不安、易激惹或嗜睡、运动活动明显减少或两类行为交替出现。
情绪失控:患者的情绪不稳定,间断出现恐惧、妄想、焦虑、抑郁、躁动、愤怒、欣快等。
目前,谵妄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已有的研究和临床结果提示,与年龄(年龄的增长通常伴随着大脑等重要器官代偿能力的减退)、疾病(感染、心力衰竭、肿瘤、脑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用药(如抗胆碱类、精神类和阿片类药物)与机体电解质失衡和维生素缺乏(如长时间缺乏维生素B1、B12、叶酸)等因素有关。在临床急救过程中,脓毒症、休克和呼吸衰竭等引起的大脑机能紊乱是导致精神错乱的重要因素;炎症反应、脑灌注不足、神经退行性病变等是导致脑损伤的重要原因,其中重症感染和脏器灌注不足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谵妄。
对于出现谵妄的患者,首先需要判断和处理可能导致谵妄的潜在因素,然后立刻针对病因与症状进行处理。由于谵妄的病理机制复杂,目前尚无单一药物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大部分药物如右美托咪定的使用是为了减轻谵妄急性发作时的过度活跃或攻击倾向。
术后谵妄一般发生在术后的2~3 天,通常持续1~3天,至多持续1~2周,绝大部分在出院前能够自行恢复,但也有极少数患者会处于持续谵妄状态,这种情况往往预后较差。因此,对于术后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要加强监护。具体措施包括: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和安全,使患者感到熟悉;通过明亮的光线、眼镜、助听器和音响放大器来增强患者的感知能力;减少其日间睡眠时间,晚睡前减少饮水量,可使用挂钟和年历来增强患者的时间观念;经常与患者沟通,减轻其焦虑情绪;鼓励患者玩益智游戏或接触熟悉的物品,满足其需求;观察患者是否有兴奋、睡眠不佳、反应迟钝、对人或环境不熟悉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联系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