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中风,不要“卒”不及防

2024-11-19闫海云丛海波

家庭医药 2024年11期

严峻的健康挑战

中风得名于其“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性,即病情发展迅速且多变。它是指脑部血管突发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向大脑,进而对脑组织造成损伤的一系列疾病。临床常将其分为两类:(1)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是脑梗死,由于脑血管内血栓形成或栓子堵塞动脉,使得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坏死;(2)出血性脑卒中,以脑实质出血为代表,如脑叶出血,是脑血管破裂后血液溢出,影响脑组织及周围腔隙的病症。

我国目前中风患者数量多,且患者群体有年轻化的趋势,这进一步凸显了中风防控的紧迫性。中风不仅因其高发病率和复发率令人担忧,其致残率和致死率也同样居高不下,给患者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具体而言,中风可能导致:(1)肢体瘫痪,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2)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等,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3)其他并发症,如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进一步加剧患者及家庭的照护难度。

警惕6种典型症状

对于中风患者而言,眩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均是常见的症状。(1)眩晕:患者会突然感到周围环境天旋地转,伴随站立不稳、行走时抬腿费力,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身体失衡,导致摔倒;(2)头痛:头痛性质由起初的间断性逐渐转变为持续性,且往往伴随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这是颅内压增高或脑血管病变的警示信号;(3)肢体麻木与无力:患者会突然感到一侧肢体出现麻木、沉重或无力感,影响正常活动,这是脑部供血障碍导致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受损;(4)失明或视力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单眼或双眼的视力问题,如视物模糊、重影或完全失明,这是由于视神经或视觉中枢受到损伤所致;(5)口角歪斜与面部麻木:患者的一侧面部可能出现麻木感,嘴角向一侧歪斜,影响面部表情的正常表达,同时可能伴有流口水、口齿不清等语言障碍;(6)意识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嗜睡、反应迟钝到完全昏迷不醒,这是脑部受损严重的表现。

为了快速准确地识别中风,我们可以利用“120”口诀进行初步判断:“1”观察患者是否有1张不对称的脸,即面部是否出现口角歪斜、一侧面部麻木或表情异常;“2”让患者平行举起2只手臂,检查是否存在单侧手臂无力、下垂或无法维持平衡的情况;“0”聆听患者讲话是否清晰流畅,注意是否有口齿不清、表达困难的现象。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应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中风的先兆,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综合性预防很重要

针对疾病的预防,主要涉及管控危险因素、保持合理的生活习惯以及增强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对于已知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要求定期监测相关指标,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在饮食方面,鼓励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及富含纤维的食物比例。同时,戒烟限酒也是预防中风不可或缺的措施。

运动是提升身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手段,患者应根据自身的耐受性和运动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降低中风的风险。此外,中风患者或高风险人群在锻炼后应及时补充水分,以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稳定也对预防中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中风的发生率,减轻其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经济负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