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煎汤药也有大学问

2024-11-19马荣堃

家庭医药 2024年11期

用具

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锅次之,切勿使用铜、铁、铝锅,以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药锅的大小应依药味的多少、剂量决定。若锅的体积过大,则底部受热面积大,药液蒸发过快,容易煎干;体积太小,则无法添加足量的水而使药物有效成分难以充分煎出。

煎药用水

我们生活中自来水、井水、矿泉水等都是可以用来煎药的,重点是要保证水质新鲜洁净。煎药前最好将药物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浸泡过程中可以适当搅拌,让药材充分吸水。中药一般需煎煮两次,头煎用水量高出药面2~3cm;二煎加水量至药面即可,两煎药液滤净药渣后混合在一起分2次服用。

火候与时间

煎药的火候包括文火(小火)和武火(大火)。一般先以武火煮沸,再改成文火煎煮,从而保持微沸状态,以利有效成分煎出,避免药液溢出或水分蒸发过快导致熬干。

煎药时间则是从药物沸腾后开始计时。一般药物,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煎煮20~30分钟,倒出药液,再次加水二煎煮沸,文火慢煎15~20分钟。感冒药,用武火迅速煮沸,改文火继续煎煮,一般头煎15~20分钟,二煎10~15分钟即可。因有效成分容易煎出,避免久煎有效成分挥发,从而使药效降低。滋补药,用武火煮沸,改文火慢煎,头煎30~40分钟,二煎20~30分钟。

煎煮过程中,可以适当搅拌药材,使其受热均匀。同时要注意观察,防止药材煳锅。一旦发现药液变色、煳味,应立即停止煎煮,并倒掉煳锅的药液。

特殊煎法

有些药物的煎法比较特殊,医生会在处方上加以标注,需要按照要求来煎煮。

先煎:矿石类、贝壳类、动物角甲类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半小时后再与其他中药共同煎煮,如生石膏、生磁石、生龙骨、生牡蛎、龟甲、鳖甲等;一些毒性药材可经过先煎1~2小时,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如乌头、附子等。

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加入共煎,如薄荷、砂仁等;含有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也需后下,如钩藤、苦杏仁等。

烊化:一些胶类、蜜膏类中药不宜与群药同煎,以免煎液黏稠影响其他有效成分煎出及结底糊化,可将此类药置于煎好的药液内溶化,混匀后服用。亦可加水直接溶化或隔水炖化服用,如阿胶、鹿角胶等。

包煎:一些药物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煎煮。主要有:(1)药材质地过轻,煎煮时易漂浮在药液面上,或成糊状,不便于煎煮及服用,如蒲黄、海金沙等;(2)药材较细,又含有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物,煎煮时容易粘锅、糊化、焦化,如车前子、葶苈子等;(3)药材带有绒毛,对咽喉有刺激性,如辛夷、旋覆花等。

另煎:某些贵重药材,为避免有效成分被药渣吸附,造成浪费,可单味煎煮,服时再兑入汤内,如人参、鹿茸等。

冲服:(1)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羚羊角等;(2)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等也需冲服;(3)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将某些饮片研成散剂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白及、血余炭等,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等,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等;(4)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朱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