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胜栓塞,守护“生命之河”

2024-11-19王嫱

家庭医药 2024年11期

不可忽视的血液循环障碍

栓塞指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出现于循环血液中,并随血液流动,进而阻塞血管管腔的现象。“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在临床上被称为栓子,其类型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血栓栓塞。当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块时,便形成了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随血液流动到其他部位,造成栓塞。

血栓形成与多种高危因素紧密相关。长期卧床的患者,尤其是因疾病或手术需要长时间卧床的个体,是血栓形成的高风险群体,因为长时间的静卧会导致血液循环减缓,为血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吸烟者同样面临较高的血栓风险,因为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液凝固的可能性。遗传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家族中若有血栓或栓塞病史的成员,其患血栓的概率会显著升高。这可能是因为这些人携带了某些遗传基因,使他们的血液更易于形成凝块或血管更易受损。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和功能逐渐下降,血液流速也随之减慢,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血栓。老年人还常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这些疾病进一步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除了血栓栓塞,还有脂肪栓塞、气体栓塞和羊水栓塞等。脂肪栓塞通常发生在骨折或严重创伤后,脂肪滴进入血液循环;气体栓塞则常见于潜水员或高空飞行员,由于压力变化导致气体从溶液中释放出来;羊水栓塞则是孕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所致。

学会识别血栓栓塞的早期症状

血栓发生的位置不同,在人体内会形成不同的病理状态。当血栓发生在冠状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缺血性脑卒中等急症。当血栓出现在下肢深静脉,会引发凶险的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

心肌梗死:当栓塞物阻塞冠状动脉时,心脏的血液供应会受到限制,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剧烈的心绞痛。如果冠状动脉的阻塞较严重,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患者会感到持续的胸痛,伴随出冷汗、恶心等症状。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发生休克甚至猝死。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指心脏或动脉壁脱落的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他栓子随血流向远端移动造成下肢动脉闭塞,从而导致下肢动脉缺血甚至肢体坏死。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下肢疼痛、下肢活动功能异常等。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血栓或其他栓塞物阻塞大脑的血管,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典型的症状包括突然一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早期识别这些信号并立即前往医院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黄金时间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脑组织的损伤,预防永久性残疾。

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TE)两个阶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先是血小板黏附、聚集在血管内膜局部,释放某些活性物质,同时又使血小板进一步聚集。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小板堆积逐渐增多,形成许多珊瑚状血小板小梁,使血流减慢,被激活的凝血因子逐渐增多,纤维蛋白形成及沉积亦随之增多,并网罗血细胞,最终形成血栓,引发肢体肿胀、发硬、疼痛,以及皮肤青紫、皮温降低等症状。血栓在早期是不稳定的,尤其是靠近心脏端的髂股静脉血栓更容易脱落,随着静脉血游离至肺部,引发凶险的肺栓塞。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为肺栓塞三联征,小动脉栓塞可能出现胸闷、憋气、头晕等,严重的肺大动脉栓塞会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导致死亡。

治疗关键是快速开通血管

治疗血栓栓塞的首要任务是快速开通血管,以恢复血供。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药物与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溶栓药物如尿激酶等,能够有效分解血栓,帮助阻塞的血管恢复血流。但溶栓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剂量和抓住使用时机,以防止出现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溶栓治疗需要在医院的严密监控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栓的大小和位置,来决定是否使用溶栓药物。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栓塞病例,尤其是当栓塞物较大或对重要器官供血造成严重威胁时,手术清除栓子可能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手术通常用于心脏、肺部和下肢的栓塞,能够直接清除栓子,迅速恢复血流。手术不仅能够解决急性问题,还可以进行血管修复,降低远期发生栓塞的风险。

康复治疗:栓塞治疗后,患者必须接受长期的康复管理,以降低复发的风险。内容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坚持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等。

不想被“栓”住,就要“动起来”

栓塞虽然是一种高风险的血管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防治方法,完全可以将其风险降到最低。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对于有高危因素者,定期体检、药物干预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都是防止栓塞的重要手段。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栓塞的重要基础措施。其一,戒烟限酒是至关重要的,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其二,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血管负担,降低血压和血糖,减少血栓的发生。其三,饮食上要坚持低糖、少盐、低脂、高纤维的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少吃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以避免血液黏稠度增高。此外,定期运动也是预防栓塞的有效手段,尤其是久坐人群,一定要多站立、走动和做适度的伸展活动,以促进血液流动。

药物预防:对于有栓塞风险的患者,药物预防是有效的干预措施。常用的包括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其可通过防止血小板聚集或抑制血液凝固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但抗凝药物可能导致出血,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以确保安全。

手术与介入治疗:在某些高风险人群中,预防栓塞的手术与介入治疗手段也是一种选择。比如,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是常见的预防方法,特别适用于静脉血栓高风险的患者。该装置能够有效阻止血栓进入肺部,减少肺栓塞的风险。对于已经形成的血栓,介入治疗如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或下肢静脉置管溶栓术也是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法能够迅速清除血管内的阻塞物,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