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青光眼
2024-11-19赵盈
1.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对人体的视神经及视觉功能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害的病症,这种疾病与病理性眼压升高相关。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等均是临床常见的青光眼类型。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多表现为视神经退化的症状,并且还伴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丧失的表现,使患者出现视力受损的表现,甚至还会使患者出现永久性失明的情况。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青光眼疾病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加之生活压力的增加,也会加剧患者的眼部疲劳,增加青光眼发生风险。
2.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头痛眼胀:由于眼压升高,刺激到患者的三叉神经末梢组织,引起三叉神经区域反射性疼痛,患者常感到头痛眼胀。
恶心呕吐:在眼压水平升高的影响下,会引起患者的迷走神经、呕吐神经中枢的兴奋,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虹视:青光眼会引起眼压升高,使患者的眼内体液循环出现障碍,从而使患者出现角膜水肿、折光改变等情况,特别是在看灯光、日光期间还会形成彩环的现象。当患者眼压水平恢复正常状态后,彩环表现则会随之消失。
视野变窄:青光眼会使患者的视神经功能受到损害,患者在患病初期多在夜间表现出视野下降、雾视等症状,但是多在第二日的早晨即可自行消失。
3.如何防治青光眼?
青光眼治疗目标是降低眼压和保护视神经,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预防青光眼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眼部检查。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可以有效发现青光眼疾病发生的风险性,例如眼压检测、视神经检查等。如若已经存在青光眼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或者疑似患有青光眼,更需要加强对疾病的重视。二是健康生活。在饮食方面切勿暴饮暴食、大吃大喝,避免眼压升高而引起青光眼。保持规律的饮食,并且需要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同时,应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合理用眼。
4.青光眼有哪些认知误区?
在青光眼的防治中,存在不少认知误区,可能影响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
误区一:青光眼可以治愈。
目前青光眼不能治愈,但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有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
误区二:眼压正常就不可能是青光眼。
眼压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大部分青光眼是眼压升高引起视神经受损所致,不过也有特殊情况存在。部分青光眼患者眼压并不高,在正常范围(10~21mmHg),但出现了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这种称为“正常眼压青光眼”。另外,眼压高也不一定都是青光眼。部分患者有眼压高,但不伴有视神经损害,这种情况称为高眼压症,只要眼压在25mmHg以下,不需要治疗,但需长期随访。
误区三:青光眼早期就有明显症状。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会使患者出现眼痛、视力急速受损等表现,然而其他类型的青光眼疾病通常在发病后期视神经严重受损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误区四:青光眼是老年人的“专利”。
青光眼疾病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例如刚出生的宝宝。先天性青光眼的发生与小梁网、前房角先天发育不良等因素相关,受其影响则会使房水受到阻滞而无法向体外排出,多发生于3岁前,如若未能接受及时的治疗,很可能会导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