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街头的艺术旋律

2024-11-19吴彤

走向世界 2024年42期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青岛这座海滨之城好评如潮,不仅以其碧波荡漾的海滩、蜿蜒的海岸线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更有一处处街头艺术的风景线,让市民游客在热闹的假日里,与艺术不期而遇。青岛的街头艺术,如同城市的新号角,奏响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旋律。

随着海浪轻拍沙滩,青岛的街头巷尾便陆续响起了吉他、小提琴、口琴等乐器的旋律。这些音符,像是海风中飘来的缕缕花香,不经意间触动着行人的心弦,它们或是悠扬婉转,或是激昂澎湃,无一不在向世人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热情与自由。

青岛街头艺人走上街头,从石老人到小麦岛,从太平角到燕儿岛公园,每一处表演地点都像是一个个文化的小型聚集地,街头艺人们或弹奏着悠扬的吉他,或放声高歌,动听的旋律和海风一同拂过人们的面庞,吸引着爱好艺术的人们前来驻足欣赏。而在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等城市的角落,街头艺术更是展现了青岛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交汇,无论是演绎着经典民谣的弹唱者,还是活力四射的乐队,都在这片开放的舞台上,用他们的热情和才华,为青岛的每一个角落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街头艺人:青岛文化的热情传唱者

今年国庆期间,中山路上人潮涌动,青岛历史城区化身星光熠熠的“梦幻舞台”上,在中山路街头偶遇“人从众”的大合唱《歌唱祖国》,街头艺人孙聪与市民游客们一起“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走向繁荣富强。”老街的每个角落都回荡着街头艺人的歌声,仿佛每一砖一瓦都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孙聪是个地道的青岛人,2020年,他在石老人沙滩遇见一拨又一拨路演歌手.心动之余,便拿起吉他,由“打赏者”变成了“被打赏者”。“我并不是为了赚钱而出门,交朋友才是最重要的。”孙聪谈到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当一个街头艺人进行表演,“跟点歌人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彼此聊得开心,互相加上微信,成为萍水相逢的朋友,也是一种快乐。”他在每次演唱前,都会热情地说一句:“欢迎来到美丽的青岛。”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能让更多人关注到青岛老城老街的独特魅力,体验青岛山海之美。

这样的场景在青岛的街头并不罕见,它们构成了这座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街头艺术的发展,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为那些拥有艺术梦想的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里,无论是专业的艺术家还是业余的艺术爱好者,都有机会让自己的音乐和才艺被世人听见和看见。

青岛飞鱼乐队的陈超,本职工作是中国海洋大学的老师,走下讲台,登上街头艺术的“舞台”,这个国庆十一假期,陈超与他的乐队在海之恋公园掀起了一场音乐狂欢。

其实这并不是陈超第一次组建乐队,早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经验了。在大学读书的时候,看到学长学姐玩乐队,仿佛打开了新世界,心中对于音乐的渴望和激情被一下子点燃了,他也萌生了组乐队的想法,大学期间陈超自学了吉他、钢琴、尤克里里、架子鼓、非洲鼓等乐器。

“上大学的时候和喜欢音乐的同学也一起玩过乐队,经常在学校里参加各种演出,有的时候也会在北京的街头上表演。”代表学院参加文艺汇演,作为合唱团的鼓手登台献艺;参加学校的歌手大赛,决赛时以一首羽泉的“彩虹”惊艳全场;和乐队的其他成员们多次登台演出,甚至被邀请到外校进行演唱……对于喜欢音乐的陈超来说,那段大学时光是那样的美好又丰富。

就这样,陈超走上了音乐的道路,大学毕业后,因为太喜欢音乐,走遍了中国许多城市到街头去演出。如今,在工作之余,陈超也常常带着他的吉他等乐器,走到青岛的街头巷尾,与游客、观众一起互动,因为喜欢为大家带来表演和欢乐,希望能通过音乐让更多人感受到青岛的魅力。

青岛街头的艺人们年龄跨度广泛,但主要以20到40岁的青年人为主。这个年龄段的艺人,既有着年轻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沉淀。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但正是这份对音乐的自发性和真挚性,让他们的演出充满了感染力,能够轻易触动听众的心弦。

陈云心的故事在青岛的街头艺术中占据了特殊的一章。在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歌声响起,衬托着街区里夜晚黄色的灯光,与旁边的建筑一起,仿佛跟随大鲍岛一起穿越回了百年的岁月。

身着外卖员工作服的陈云心为来往游客奉献了多首怀旧流行歌曲。他那清亮温润的嗓音,以及对女歌手歌曲韵味十足的演绎,总能引起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陈云心是一个平凡但富有才华的外卖小哥,身着外卖员工作服的他,一开口唱歌便能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欣赏。

陈云心在青岛的生活轨迹与音乐紧密相连,尽管从未接受过专业音乐训练,他对唱歌的热爱却让他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陈云心从小就喜欢唱歌,这份热爱从未改变,在酒店做服务员时,一次年底酒店组织年会,需要员工们发挥特长上台展示,陈云心所在的部门为了凑数,给他报了个唱歌的节目,结果他的“凑数”节目,在演唱后就“嗨”翻了全场。陈云心的歌声首次在公众面前得到了肯定,也让他意识到了自己在音乐上的潜力。

尽管日常的外卖工作十分辛苦,陈云心仍坚持每周抽出时间与朋友们一起参加唱歌活动。对他来说,唱歌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释放情感的方式,他的歌声中蕴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这种对音乐的热爱让他在社交媒体上也获得了不少粉丝的支持,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关注陈云心的每一次表演,为他点赞加油。

在青岛街头巷尾的演出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各行各业的艺人。他们或许是老师、学生、酒馆老板、保险经理人,甚至是外卖小哥,有的具备专业音乐背景,有的则是出于对音乐的执着热爱,他们的演出水准虽有参差,却各有特色,但当他们站在街头的“舞台”上,拿起手中的乐器,便化身为传递艺术的使者,这些街头艺人,共同构成了青岛街头艺术的独特风景。

街头艺术的舞台是开放而包容的,它给予了像陈云心这样有才华的人展示自己的机会。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青岛街头艺术的内涵,也激发了更多普通人对音乐梦想的追求。

在青岛这座充满浪漫气息的海滨城市,有一位街头艺人名叫刘立峰,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弹唱老丐”,以其独特的流浪歌手身份和独立音乐人的姿态,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不一样的音乐风景。

刘立峰的音乐作品以民谣为主,风格质朴且带有浓厚的乡村气息。正如他所携带的那把木吉他,他的音乐也四处流浪,走过日照、临沂、滨州、凤凰、长沙、岳阳、西安、宝鸡、郑州、哈密、乌鲁木齐、吐鲁番、兰州、济南、阿克苏、遵义等众多城市,每一处都留下了他的歌声和创作灵感,刘立峰的生活方式自由自在,他的舞台就在街头、广场、公园,随时随地为路人献上一曲温暖人心的民谣,最后他停留在青岛,选择在青岛定居。

随着音乐才华的不断磨砺和演出经验的日益丰富,刘立峰开始在音乐节的舞台上绽放光彩。2013年,他踏上了金沙滩音乐节的舞台,在那里,他用那把木吉他和真挚的歌声,演绎了自己的民谣作品,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阵阵喝彩;同年,他还参与了长江迷笛音乐节,这一次的演出再次证明了他在音乐上的实力和魅力。2014年,刘立峰在小港新街里音乐节上演出了自己的风格,用歌声讲述着青岛这座城市的故事。2016年的藏马山千莲音乐节,2018年的花田音乐节和青州古城音乐节,每一次的演出都让刘立峰的音乐之路更加坚实。2019年,他在山东卫视《让梦想飞》年度决赛中一举成名,获得了冠军的荣誉,这一刻,他的音乐梦想被更多的人看见和认可。2021年,刘立峰收到了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邀请,参加了青岛市街头艺术文化节开幕式的演出。2022年,他又在青岛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文化馆等机构联合举办的“乐动市南,最美遇见”城市音乐角乐队上演唱歌曲。进入2023年,他在复兴老城区上街里的多场演出中,用音乐为老城区的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系列的演出经历,不仅为刘立峰积累了极高的人气和声誉,也使他成为了青岛街头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每当刘立峰拿起手中的吉他、吹起口琴,周围便会聚集起一群听众。他的歌声深情而富有感染力,音乐旋律清新而质朴,仿佛带着人们穿越了城市的喧嚣,来到了一片宁静的乡野。他的歌声和音乐故事,早已融入了青岛这座城市的文化血脉中,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街头艺人们的演出,不仅仅是对个人才艺的展示,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表达。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头的每一个角落都可能成为他们的舞台。背着吉他,带着微笑,他们用音乐和歌声,将青岛的夜晚装点得更加绚烂多彩。在这些艺人的演绎下,街头艺术成为了青岛城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让这座城市的夜晚更加生机勃勃。

多元化的街头艺术

街头艺术的演出内容丰富多样,从吉他弹唱到街舞表演,从激情四射的摇滚乐到婉转悠扬的民谣,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在青岛的街头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特别是在一些特别的节日和活动期间,街头艺术更是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刷爆了青岛人朋友圈的2024首届“青岛里院喜剧节”,在举办期间,喜剧和脱口秀被搬上了街头,让市民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也让青岛的街头艺术更加生动有趣。

在青岛里院喜剧节中,剧场演出无疑是最吸引人的重头戏。来自全国各地的40家喜剧厂牌齐聚青岛,带来了脱口秀、sketch秀、单口喜剧等多种形式的演出。这些演出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形式上也追求创新,让观众在传统的剧场之外,也能在里院的街头巷尾、院落角落,甚至是露天广场上,近距离地体验到喜剧的魅力。

嘉年华活动也是喜剧节的一大亮点。各种街头互动、快闪、主题活动等形式多样的表演,让整个里院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游客们不仅能够欣赏到精彩的演出,还能参与其中,成为演出的一部分,这种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活动形式,大大提升了观众的体验感。

青岛喜剧节期间,青岛的里院建筑群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在青岛这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中,里院喜剧节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成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无论是专业的喜剧爱好者,还是偶然路过的市民,都能在这场喜剧盛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据初步统计,仅9月20日至9月22日喜剧节前3天期间,中山路区域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5.2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量28.4万人次,总客流较去年同期相比上升74.9%。喜剧节的成功举办,无疑为青岛的旅游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纽约、巴黎、巴塞罗那等世界著名城市,街头艺术家们的表演不仅为城市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也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记忆。街头艺术以其独特的互动性和亲民性,拉近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并欣赏到各种形式的艺术表现。

在青岛,街头艺术也正逐渐成为城市文化的新风貌,街头艺人们的表演如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为青岛这座现代都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他们通过音乐、乐器、舞蹈等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也展现了青岛开放、包容、多元的城市特质。

在青岛的街头艺术世界里,街头艺人是那不可或缺的灵魂。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各式各样的背景,但共同的,是对街头艺术那份不灭的激情与奉献。这些艺人中,有的是地道的青岛人,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情感;有的则是旅居此地的流浪歌手,将青岛作为自己音乐旅程的一站。当他们踏上街头的舞台,便抛开了身份的束缚,只为心中那份对音乐的纯粹热爱。

青岛的街头艺术,正逐渐成为提升城市活力和魅力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展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街头艺术的盛行,让青岛这座城市更加开放包容,也让市民和游客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艺术,感受艺术带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