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比山大的事

2024-11-15王兆国

走向世界 2024年40期

如何打通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潍坊创新打造出“就业码”“社区微业”“零工客栈”“产教融合培训”“千场万企”“城乡公岗”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可推广性强的项目……这些项目联网入“云”,促使就业数据和服务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进一步形成“筑底座、稳就业、强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生态。

就业是民生之本,厚植沃土永无止境。2022年,财政部、人社部在全国组织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潍坊市顺利通过项目评审,成为全国首批20个试点城市之一。示范项目申报成功以来,潍坊市全力推进示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就业服务“山东模式”“潍坊样板”。

推动人社服务向基层延伸

“投资不大、风险小、有前景,这样的项目不好找。”家住潍坊市奎文区金都社区金都时代新城的居民庄佳奇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最终从奎文区“社区微业”项目清单中选中了智能售奶加盟创业项目。“两台机器投入4.98万元,刨去成本,5个星期就赚了约8000元。”庄佳奇说。

创业怕失败怎么办?潍坊市转变思维、创新办法,让有创业想法的市民先体验再入行。在金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北侧,停放着一辆标有“奎文区‘社区微业’创业体验站”字样的多功能餐车。在这里,居民可以体验早点、外卖生意,增加创业信心。

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并不容易,借助“社区微业”行动计划,链接更广泛的资源,先后组织各类活动1042场次,帮助1万余名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服务人次,分别增长92.37%、107%。在家门口实现微就业、微培训、微创业,市民就业创业渠道愈发畅通,经验做法入选“2023年度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地方就业创新事件”。

走进潍城区五道庙小区人社驿站,墙上贴有不少写满招工、求职信息的便签,2名“人社管家”正在有条不紊地接待求职人员,帮助他们寻找就业机会。在潍坊,像这样的人社驿站还有不少。

潍坊市突出党建引领,创新探索“党组织+”就业服务模式,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标牌标识、专兼职人员、服务功能、设施配备、活动场所、政策资料“六统一”的标准化就业服务站,实现就业服务端口前移、服务下沉,目前已覆盖285个社区。

积极探索社区就业服务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机制,推动人社服务向基层延伸,将服务送到家门口,进一步打通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兼顾地方产业发展特色

深挖地方特色,活用潜在资源。潍坊按照“服务产业发展、突出重点领域、兼顾地方特色”的原则,开展“焊合工匠”“青州花匠”“寿光菜农”等67项特色项目制培训,培育“有潍工匠”2.32万人,更好为就业创业赋能、为产业发展助力。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潍坊市成功入选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全国重点联系城市。

2023年6月,高密市项目制培训首期“焊合工匠”培训班在潍坊豪迈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班,这也是潍坊市首个项目制培训班。70余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在接受金属融化焊合与热切割、压力焊、钎焊等焊合技能培训的同时,深入学习等离子、气割、自动氩弧焊等先进焊合技术相关理论知识,逐步成长为一批机械制造业高素养焊合人才。

打通供需两端后,仍有部分零散人才“游离”在外。对此,潍坊再度查缺补漏,在全国首创“零工客栈”城区服务模式,制定出全国首个地方零工客栈服务标准《零工市场建设与服务规范》。建成规范化“零工客栈”22处,为零工免费提供信息对接、用工指导、权益保障、技能培训、维权服务、掌上找活、生活配套、基层党建等专业化服务。年服务零工400万人次,零工找活成功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

在就业创业难题引发热议的当下,这些具有地域特色、可推广性强的项目,进一步厚植着潍坊市就业创业沃土,让潍坊在诸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大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智慧化

将智慧的触角延伸到公共就业服务中,用大数据聚力、赋能,将公共就业服务送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聚焦就业需求,创新“就业码”应用场景。潍坊市采用流程再造的方式,为企业和群众打造“码”上就业服务闭环,通过“就业码”精准识别个人状态需求,形成个人就业轨迹记录,达到一人一企一码一档、全链跟踪效果,形成“智配直享”服务机制,服务对象凭借二维码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码上办”。“‘就业码’做到了一次赋码、动态更新,跨部门共享服务对象信息,让赋码更加准确、画像更加清晰、推送更加精准。”潍坊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围绕就业渠道,打造“智能立体化”求职招聘系统。潍坊市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升级原有招聘系统,实现岗位收集、信息发布、简历投递、职业指导、智能匹配等公共招聘服务“一网通办”;聚集政府、企业、高校、人力资源机构等多方主体,拓展校园招聘、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社区微业”等多元化招聘渠道,打造集求职招聘、创业服务、职业指导、职业培训、智能匹配、政策宣传于一体的统一开放性求职招聘系统;引入直播带岗、远程视频面试、“5G视频办”“元宇宙招聘”等新服务,创新打造“元宇宙+虚拟空间”,实现求职招聘业务联动。

摸清就业底数,构建“全方位”数据服务链条。潍坊市打造就业“数字底座”,汇聚民政、市场监管等各类数据,形成统一的就业大数据资源中心,提供数据采集、交换汇聚、分析计算等功能。

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精准度、覆盖率,努力实现人与城的“双向奔赴”,潍坊就业创业热潮涌动。

How can the “last kilometer” of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s be fully reached? Weifang has innovatively created a series of project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rong generalizability, such as “Employment QR”, “Community Micro-jobs”, “Odd Jobs Inn”,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ed Training”, “Thousand Fairs for Ten Thousand Enterprises”, and “Urban-Rural Public Jobs”. All these projects are networked into the “cloud”, enabling employment data and services to overcom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limitations to further form a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ecosystem with a “strong foundation”, “stable employment” and “excellent services”.

Employment as the founda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should be cultivated in fertile ground constantly. In 2022,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the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organized a nationwide project to enhance the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capacity. Weifang has successfully passed the project review, becoming one of the first 20 pilot cities in the country. Since its successful application for the demonstration project, Weifang has been fully committed to adv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on projects and the building of “Shandong Model” and“Weifang Mode” in employment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