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有创魂的城市

2024-11-15张云葆郝文海

走向世界 2024年40期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文化软实力有力彰显了一座城市基于历史文化底蕴所形成的文化影响力、创造力、引领力和认同感,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五千年的历史,中华大地上孕育出了许多因深厚的文化底蕴或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城市。1982年,为了保护曾经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迹免受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历史文化名城”是指经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潍坊名深意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城市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象征,是一张极具权威性和辐射力的“国字号”名片。对于传承历史文脉、涵养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对于加力文化赋能、提升城市能级活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辨识度,对于激发广大市民对城市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人文效益、社会效益。对城市发展来说任重道远、意义显著。

潍坊正当其时

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将142座城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对这些城市的文化遗迹进行了重点保护。其中,山东省已有曲阜市、济南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临淄区、泰安市、蓬莱市、烟台市、青州市十个城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明城市。

潍坊于2018年开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并于2021年12月通过省级评估,2024年2月顺利通过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现场评估。潍坊中心城区确定了十笏园、坊子坊茨、廿里堡火车站—大英烟公司、潍柴老厂区、松园子、南大营、坊子炭矿和于家大院8处历史文化街区,及杨家埠历史文化名村和136处历史建筑。

潍坊实力显著

潍坊市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传统格局保留完整,符合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要求。

潍坊拥有近万年的文化史、1400多年的行政建置史,文脉悠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源头之一的东夷文化重要核心区,以齐文化为主脉吸纳兼容鲁文化的畿内腹地,我国古代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文化重镇,潍坊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是古代山东半岛枢纽要冲和工商业贸易重镇;潍坊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交汇共融,工业基因一脉相承,自古以来便是我国农业、手工业、制盐业繁荣的典范,是新中国产业与技术发展的代表地;潍坊见证近代历史变迁,是中国最早自主开埠的内陆城市之一,是山东近代潍坊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本社会转型的重要窗口,迄今完整保存近代中国炭矿铁路小镇原型;潍坊传统技艺匠心独运、民间艺术熠熠生辉,是中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的瑰宝之地,是享誉世界的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潍坊红色沃土名垂青史,是山东建党摇篮和革命重要阵地,在党的创建和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均发挥了重大作用,是革命精神谱系传承发扬和实践创新的代表地。

潍坊市文化遗存资源丰富。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409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61处和历史建筑303处。潍坊市拥有历史文化名城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中国传统村落6个、省级传统村落30个。同时,潍坊市还拥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27项。

潍坊众志成城

为高质量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争创工作,在潍坊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摸清资源家底。系统编制历史文化资源目录,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树名木等内容,每一项均建立台账,编制相应保护规划。搭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平台,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测绘建档、挂牌保护,实现数字化管理。

加强保护修缮。突出整体保护、文脉传承和科学利用,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精心实施了十笏园、坊茨小镇、廿里堡火车站—大英烟公司、松园子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使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突出活化利用。通过实施功能更新、设施提升,探索丰富多彩的活化利用和活态传承形式。依托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深入挖掘和平文化遗产;利用坊子炭矿历史建筑,建成山东省首家以煤炭科普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博物馆,实现工业遗产转型升级。

健全保护机制。制定《潍坊市文物保护条例》《潍坊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和《潍坊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在全国率先实施“先考古、后出让”制度。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历史建筑保护图则,构建起“名城—街区—建筑”三级保护体系。

坚持公众参与。加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宣传推介,开展“海岱古韵·只此潍坊”主题宣传,推出“潍坊历史文化名人”等系列短视频,精心举办2024东亚文化之都·潍坊活动年、文旅部“河和之契”非遗交流展示周、陈介祺金石文化周等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增强全民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契机,更是提升城市影响力、吸引力的动力源泉。潍坊将举全市之力,汇全市之智,充分发挥历史文化优势,力争为山东省再添一座富有含金量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Culture is where the soul of a city dwells. The soft power of culture,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a cit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ighlights the cul -ture’s influence, creativity, leadership, and sense of identity of a city based on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 e r i t a g e . W i t h a h i s t o r y o f 5 , 0 0 0 years, China has nurtured numerous cities that are remembered in history due to their profound cultural backgrounds or significant historic events.

Striving to become a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s an im -portant move to enhance people’s cultural confidence, an important o p p o r t u n i t y t o p r o m o t e t h e p r o -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istorical a n d c u l t u r a l h e r i t a g e , a n d , m o r e importantly, the power source to increase the influence and appeal of a city. Weifang will endeavor to add another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with high culture value to Shandong Province by uniting the wisdom and strength of the entire city and fully leveraging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dvant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