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齐亟待从监管层面引导规范

2024-11-12吴敏揭恒旺孙辉

中国商界 2024年10期
关键词:报告监管信息

ESG信息披露的价值体现

透明度和信息披露ESG信息披露在于展示公司在ESG领域的表现和实践的透明度,通过披露关键指标、数据和倡议,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公司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详细信息。

利益相关者参与和关系建立ESG信息披露促进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积极互动和关系建立,提供了一种使公司能够与投资者、客户、员工、供应商、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分享其ESG目标、策略和实践的平台。

风险管理和机会识别ESG信息披露帮助公司识别和管理与ESG相关的风险和机会。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ESG数据,公司可以发现潜在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可持续发展和长期价值创造ESG信息披露有助于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价值创造。通过设定和跟踪ESG目标和指标,公司可以将ESG问题纳入其战略和业务决策中。

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制度演变

目前,我国尚未颁布整合的ESG相关法律文件,对于环境、社会以及治理的法律规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各方都必须遵守的底层法律规范,如《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等;二是中国证监会及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相关非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规定。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及证券交易所出台的政策呈现出趋严、趋细的态势。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为例,新修订的制度指引对于披露的行业范围、目标要求、操作流程予以明确,特别是需要披露重要环境污染事件。该指引同时也细化了上市公司环境及安全生产事故的披露信息条目。

国内外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制度比较

基于自身发展状态和企业所属行业,ESG理念进入中国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和西方ESG理念有所不同。从ESG信息披露的强制性程度来看,日本、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要求最弱,这些国家的政府对上市公司进行鼓励,因此可以自愿达成ESG信息披露;而要求较为适中的是中国、美国、韩国、印度等,这些国家并不会要求完全披露,而是半强制成分股公司披露ESG信息,在内容方面不会涉及所有信息,而是以年度的环境、社会责任(CSR)报告、社会及治理(ESG)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为载体;要求最高的莫过于东南亚、新加坡、越南、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是被强制要求披露,不遵循者还要给予解释。

行业差异显著

在江西辖区78家公布2022年度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24家公布了ESG相关报告。数据显示,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交通运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行业披露排名靠前。

以社会责任报告为主要载体在江西辖区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ESG相关报告中,以发布企业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最多,占总数的2/3,占比数据与全国上市公司基本持平。从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年度ESG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布情况来看,选择报告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2022年这三类年度报告公司数量分别1476家、168家、66家,占比分别为53.35%、37.78%和6.61%。

国有上市公司披露率较高从上市公司控股属性上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ESG报告的披露率为40%,民营上市公司ESG报告的披露率为26%。江西铜业、中国稀土、赣粤高速、中文传媒、江中药业、新钢股份等龙头国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起到了标杆作用。一方面,国有企业对自身企业形象中社会公益责任的展示意愿强于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来监管层加强了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政策引导。特别是2022年3月,为切实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和承担社会责任,经中央编委批准,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目前,江西省国资委暂未单独设立相应的部门。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缺乏统一标准对于ESG信息披露,我国由于在监管机制等方面和国际上其他国家及地区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建立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相关机制。目前,我国正在探索推动ESG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和实践。从中国证监会的监管实践来看,暂时尚未形成系统成熟的ESG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监管措施仍然以自愿披露为主,ESG相关的报告指引未详尽明确地规定ESG报告所应包含的内容,这导致各上市公司ESG披露的质量参差不齐。

经济属性主导尽管政策法律和监管的推动监督使ESG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国日益成熟,但从我国未来长远发展目标来看,仍然有较大差距。实际上,ESG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上市公司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形象和吸引投资,但是其促进作用是间接而且长期的,不能在短期实现直接盈利,故很多公司披露意愿不高。因此,在监管方面不但首先要考虑法律要求,还要从经济属性等方面增强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意愿,并在社会属性上进行平衡。

提高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推动我国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水平,需要金融监管部门、上市公司、交易市场三方联动、协力推进,提高上市公司ESG常态化程度。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加快ESG信息披露标准化建设当前我国缺乏ESG披露的标准体系,无法科学规范指导上市公司开展高效的ESG信息披露,披露信息无法体现实质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公开透明。监管部门须进一步优化ESG信息披露指引,加快建设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区块链信息化平台进行ESG信息追踪数据库建设,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我国ESG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

探索制定“中国式”标准化ESG评价体系若要在我国长期应用ESG评价体系,就需要结合国情进行特色化体系建立。首先,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行业情况来选取披露指标。因此,所谓“中国式”ESG评价体系,最为基础的是指标量化方法和指标权重等内容,所有的相关体制和要点等都应围绕这些方面展开,同时有四个方面问题要进行突出认识和关注:一是我国公有制主体特色突出,但也存在共同发展的多种所有制,因此,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极为重要,不能完全“一刀切”,尤其要对国企和民企治理结构方面的上市公司差异进行区分;二是正确认识我国的发展阶段,作为初级阶段可能面临由环境问题引发的停工停产,我国的关注重心不应该像发达国家那样以全球气候问题为主,而要重视大气、土壤、水等工业污染,同时注意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企业公益捐赠等;三是在政府监管的同时,还应要求企业自律,判断企业行为是否符合标准需要有明确的指标,并注意量化计算;四是由于我国文化背景较为复杂,要注意避免涉及敏感问题。

作者单位: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江西省信用担保集团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

猜你喜欢

报告监管信息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订阅信息
报告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报告
报告
展会信息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