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24-11-12田佳灵
摘 要:乡镇中学由于其教学背景,在教学育人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学指导,通过构建良好的课程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文章针对乡镇中学教学育人现状,提出通过转变师生角色、教室功能以及遵循“三一”启智课堂的核心理念等策略,构建高效且能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促进乡镇中学的教学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乡镇中学;高效课堂;德育;课堂构建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乡镇中学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创新。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高效课堂 启智树人”的教育目标,乡镇中学需要积极探索并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应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育人质量,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校教学育人现状
由于遵义市第三十一中学位于汇川区董公寺,地处城乡结合部,教学资源相对有限,其教学设施与城区学校相比存在差距。而且学生群体多样化,既有学区生,也有进城务工的子女,其学习基础和需求各不相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此外,部分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教学方式相对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背景下,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应用也尚待加强。
因此,学校亟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效且能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新型课堂教学范式,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高效课堂 启智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乡镇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策略
(一)强调师生角色的转变
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教风是“责任为先,启智树人”。师生角色的转变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教学形式的转变,需要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深刻的变革。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要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并且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基于此,学生在教师的良好引导下,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勇于表达。此外,学生也应当注重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实现自信、自主、自我成长。
师生角色的有效转变,推动了遵义市第三十一中学的教学发展。在新型课堂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和谐,双方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注重教室功能的转变
在遵义市第三十一中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注重教室功能的转变是实现“高效课堂 启智树人”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传统教学形式下,教室主要被用作教师讲授知识的场所,学生则是坐在固定的位置上听讲,这种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随着教育理念2a6e32d652d9eb8cbce1a9673faa4ed4027fb6b08253f0b7440b46c46f96532b的更新,教室的功能逐渐从单一的讲授空间转变为多元化、互动化的学习空间。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有效地进行教学创新,教室应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与自己和其他同学进行深入的互动和交流。
此外,教室还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摇篮,教师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资源,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创新实践。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源动力。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契合教学内容、契合课标要求、契合学生学情、契合生活实际、契合学科价值。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有效达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学科的教学育人价值。
(三)遵循“三一”启智课堂的核心理念
在遵义市第三十一中学的教育实践中,遵循“三一”启智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实现“高效课堂 启智树人”目标的重要基石。启智课堂“三”原则,一是以践行学科核心素养为课堂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二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三是以“课堂养人”为着力点。启智课堂“三”段式,分别是启智第一步:情境创设;启智第二步:问题引导;启智第三步:素养提升。
这一理念能够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深刻揭示课堂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情境化的教学培养下,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应对。
在实际的教学中,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源,教师通过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可以主动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研究。这个过程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不断提升学生课程学习能力。例如,当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遇到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讨论会,共同进行所学内容的研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当前教学领域的发展,能够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各种前沿信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教师需要时刻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更好地实现学生必备知识的掌握、关键能力的形成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情境创设、问题引导的基础上,教师应思考如何备好课、设好问、上好课,让课堂更有活力更有价值。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关注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用什么方式达成、达成效果怎么样,以此为教学导向,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和成长,最终实现素养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乡镇中学“高效课堂 启智树人”课堂模式的建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遵义市第三十一中学采取有效的教育培养策略,逐步构建出适合乡镇中学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促进乡镇中学的教学改革发展,为学校教育扩优提质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亮,宁环环. 巧用激励策略构建初中德育高效课堂[J]. 山西教育:教学,2023(10):75-76.
[2] 张学亮. 核心素养下初中德育高效课堂的构建[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4):43-44.
[3] 袁苏明. 核心素养下初中德育高效课堂的构建[J]. 才智,2020(11):167.
[4] 陈福喜. 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J]. 黑河教育,2019(07):24-25.
[5] 李涛.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2):314-315.
[6] 虞志华.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2021(A4):127-129.
(责任编辑: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