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之语言表达中的逻辑运用
2024-11-12吴燕
范本呈现
悲剧中有人生,人生中不必有悲剧。我们的世界中有的是凶灾险恶。但是说这种凶灾险恶是悲剧,只是在用比譬。悲剧所描写的固然也不外乎凶灾险恶,但是悲剧的凶灾险恶是在艺术的锅炉中蒸馏过的。
像一切艺术一样,戏剧要有几分近情理,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它要有几分近情理,否则它和人生没有接触点,读来兴味索然;它也要有几分不近情理,否则你会把舞台真正看作世界,看《奥塞罗》会想到自己的妻子,或者老实递消息给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在演空城计。
悲剧和人生之间自有一种不可跨越的距离,你走进舞台,你便须暂时丢开世界。
悲剧都有些古色古香。希腊悲剧流传于人间的几十部之中只有《波斯人》一部是写当时史实,其余都是写人和神还没有分家时的老故事老传说;莎士比亚并不醉心于古典,在这一点上他却近乎守旧。拉辛在《巴雅泽》序文里说:“说老实话,如果剧情在哪一国发生,剧本就在哪一国表演,我不劝作家拿这样近代的事迹做悲剧。”他自己用近代的“巴雅泽”事迹,因为它发生在土耳其,“国度的辽远可以稍稍补救时间的邻近”,这是以空间的远救时间的近。
悲剧和平凡是不相容的,而实际上不平凡就失去了人生世相的真面目。所谓“主角”同时都有几分“英雄气”。普罗米修斯、哈姆莱特都不是你我凡人所能望其项背的,你我凡人没有他们的伟大魄力,也没有他们那股傻劲儿。许多悲剧情境移到我们日常世界中来,都会被妥协酿成一个平凡收场,不至于引起轩然大波。如果你我是俄狄浦斯,要逃弑父娶母的预言,索性不杀人,独身到老,便什么祸事也没有。悲剧的产生就由于不平常人睁着大眼睛向我们平常人所避免的灾祸里闯。悲剧的世界和我们是隔着一层的。
(选自朱光潜《悲剧与人生的距离》,有删改)
《祝福》《哈姆莱特》《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红楼梦》,它们都属于悲剧作品,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是期盼追求和美的人生与大团圆的结局,那么为何我们还需要这些悲剧作品呢?因为这些悲剧让我们在泪水中思考,在悲剧中窥见新生,在痛苦中追寻和美的人生。
和美的人生是我们的追求。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到“大同社会”,和美的理念早已融入国人的血脉。和美的人生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悠闲自在,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清新祥和,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温暖惬意……和美的人生,是无数人的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然而,现实不可能永远美好,悲剧不可避免。正因为有了悲剧,我们才更深刻地感受到和美的珍贵;正因为有了残缺,我们才更好地在悲剧中追求新生、向往美好。
我们需要悲剧作品,因为我们能从悲剧中找寻到一种看待问题的全新视角,也能从中窥见希望。正如《祝福》,纵使周围人都麻木不仁,被封建习气浸染,仍有“我”这样在绝望社会中踽踽前行的探索者;又如《窦娥冤》,纵使法度失去应有效力,让社会失序失衡,仍有窦娥这样在黑暗天地间指天骂地的控诉者。悲剧作品在其精神内核最深处,隐藏着作者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世界美好的期盼。他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抗争是对自身命运的悲鸣,是对和美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进而构筑起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我们亦可以于苦难中窥见新生的力量,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些悲剧。
在悲剧中,我们感悟生命的真谛,触摸世间的温度,从而更坚定地追寻和美的人生。悲剧让我们看到生活的残缺和不完美,从而更加珍惜和感恩拥有的一切;悲剧让我们在痛苦中磨砺坚强的意志,在困境中培养一往无前的勇气,从而更加从容、理性且冷静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周国平曾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前者就是追寻和美的过程,虽然充满悲剧色彩,但让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让我们于悲剧中窥见新生,在追寻和美中创造人生的价值。
(选自吕嘉慧《于悲剧中窥见新生》,浙江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
众说纷纭
吴江悦:在《悲剧与人生的距离》中,朱光潜通过因果推理,阐述了悲剧具有独特魅力的原因。他指出,悲剧中的凶灾险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这种加工过程使得悲剧能够超越现实的琐碎与平庸,达到更高的审美境界。同时,他也进一步分析了悲剧与人生之间“不可跨越的距离”,指出这种距离感是悲剧能够激发观众共鸣并引发深刻思考的关键所在。这种因果推理的逻辑运用,使得文章的论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唐丹娜:吕嘉慧同学的《于悲剧中窥见新生》在分析悲剧作品时,运用了对比手法。她不仅指出了作品中的绝望和黑暗面(如《祝福》中的麻木不仁和《窦娥冤》中的法度失效),还深入挖掘了其中的希望和抗争精神(如“我”的探索和窦娥的控诉)。作者通过对比悲剧中的绝望与希望、黑暗与光明,进一步强调了悲剧作品在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激发人们向上向善力量方面的独特价值。这种深入的分析与对比,使得文章的论述更加全面、深刻。
技法点睛
议论文语言表达中的逻辑运用是确保文章具有说服力和可读性的关键。为提升议论文的说服力和可读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1.清晰的定义阐述
在议论文中,清晰的定义阐述是构建逻辑框架的基石。首先,对于文章所讨论的核心概念,必须给出明确的定义,以避免读者产生误解。例如,在讨论“自由”这一概念时,要清晰地区分其作为法律权利、思想状态或行为选择的不同层面。另外,为了增强论述的精准性,还需要将核心概念与相近或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比如,将“自由”与“放纵”进行对比,强调自由是在一定规则下的自我实现,而非无限制的放纵。
2.严密的因果推理
严密的因果推理是议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逻辑工具,能够清晰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使论述具有说服力和连贯性。在运用因果推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即所阐述的因果关系必须符合客观事实;二是避免“倒果为因”或“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三是通过合理的论证和例证来支持因果关系,使推理过程严密可信。
3.深入的对比分析
深入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差异和内在联系,使论述更加深刻和透彻。在对比分析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对性质、特点、原因、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同时,还应注意对比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避免带有偏见或主观色彩的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时,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两者在价值观、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和联系,来阐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