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作描写巧妙,文章神采飞扬

2024-11-12姜艳红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4年39期

文题亮相

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它在你的心中一定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与同学共同参与的一场篮球赛;你独立设计的一次活动;班集体的大合唱……每一场活动都是一次磨炼,每一个场景都充满感动……

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来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原作雏形

数学思维的碰撞

数学是心灵的行走。只要你研究出一道数学题,你的心情就特别开心。(开头过于平淡,可用一些修辞手法加以渲染。)

那天晚自习站排时,不知老师跟前排人说了什么,我们班第一个回了教室。大家心里揣着疑惑,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老师又为我们制造了什么“惊喜”呢?我们走进教室,好奇地张望着。一下子看到黑板上的文字——与数学大战三百回合!顿时明白了其中真意,我们不禁瞪大了眼睛。(缺少必要的心理描写,语言没有感染力,动作描写不到位,没有突出“我”的好奇。)

随后,班主任款步走进班级,不失幽默地说:“今天,我们‘与数学大战三百回合’!每人发一张卷子,做完一道大题,给我任命的‘小老师’讲,会了就可以获得一袋儿小零食,加油干吧!”话音刚落,只见几个同学迅速在前面摆了六个桌椅,请六位数学好的同学坐在前排,每位同学的桌子上都摆满了各种零食。排兵布阵后就“开战”了。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涨。(语言不够形象,可借用一些与“大战三百回合”相关的词语增强趣味性。)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刚到手的卷子,努力地读着每一道大题,遇到不会的,恨不得把书都翻遍了来找答案,一边仔细地读题,一边看书中的解图——“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因为AB平行CD,所以角ABD等于角CEB”……读着读着,我居然懂了!一起研究数学题的快乐真是不错!

过了一会儿,看着收获满满的小零食,我心里也盛满了幸福。抬眼望去,每个少年都沉浸在自己的小空间里,专注而认真的神情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讲题者与听题者的密切配合,简直就像真正的师徒。周围的一切都好像失去了吸引力,唯有几何图形才是我们眼中最美的风景。(此情此景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应该加入优美的景物描写,更能相映成趣。)

时间像攥在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得越快。一转眼就要下晚自习了,老师看我们学得起劲,竟然又陪我们奋战了半个小时。(此处应有对老师的描写,侧面表达感谢之情。)

这节晚自习真是意义非凡,让我感受到了探索的奥妙和思维碰撞的喜悦,我也从此爱上了数学。(点题要有深度,语言要有力度。)

●升格指导

动作描写不仅是故事发展的推动力,更是人物情感、性格的直观展现。通过细腻而精准的动作描写,我们可以为作文注入生命力,使其“神采飞扬”,让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有强烈的画面感的同时还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1.具体入微的描绘。在构建动作描写时,力求避免使用泛泛而谈的词汇,而应深入挖掘并精细呈现每一个动作的细节。这样才能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生动的画面,仿佛置身于故事当中。

2.动词的巧妙运用。在描绘动作时,动词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挑选那些准确、生动且充满表现力的动词,精准捕捉并传达出动作的精髓。同时,为了展现动作的丰富性和层次感,我们还应尝试使用多样化的动词,使描写更加立体和生动。

3.情感的融入。在动作描写中巧妙融入人物的情感,可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细腻的动作描写不仅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还能洞察到他们内心的波动和变化,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

4.比喻与象征的妙用。在动作描写中,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不仅能为读者提供更为直观、生动的视觉体验,还能深刻揭示动作背后的含义和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与其他事物的巧妙类比,我们能够赋予动作更加丰富的内涵和魅力。

5.感官的全方位体验。在描述一个生动而真实的故事时,我们不仅要注重视觉上的动作描写,还应该深入挖掘并巧妙地融合听觉、嗅觉、触觉等其他感官的描写,这样才能让读者在阅读时全方位地感受到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

升格佳作

与数学大战三百回合

◎于博涵

无论是在朝阳如画的清晨,还是在月光如诗的夜晚,只要研究出一道有点难度的数学题,我的心情就如跨越了千山万水一样开心快乐。

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我们披着晚霞在教学楼前站排,不知老师跟前排人说了什么,我们班第一个回了教室。大家心里揣着疑惑,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刚一踏进班级,只见几名同学在黑板上不停地写着、画着,那五颜六色的文字,如春日里盛放的花朵,装点了我们的心情。老师又为我们制造了什么“惊喜”呢?我环顾教室,快速地搜寻着信息。当目光扫过黑板时,我一下子被黑板上的文字吸引——“与数学大战三百回合”,心不禁为之一振,力量似从心底涌出。

随后,班主任款步走进班级,不失幽默地说:“今天晚自习,我们‘与数学大战三百回合’!每人发一张卷子,做完一道大题,给小‘盟主’讲明白了,就会获得一袋儿小零食。加油干吧!摆阵!”话音刚落,只见几个熟知“兵法”的同学迅速在前面摆了六组桌椅,请六位成绩优异“数学盟主”坐在前排,每位“盟主”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零食。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涨,简单的“排兵布阵”后,大家便迅速开始“擂鼓”向数学“进军”了。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刚到手的卷子,努力地读着每一道大题,遇到不会的,恨不得把眼睛黏在书上去翻找答案。我一边仔细地读题,一边看书中的解图——“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因为AB平行CD,所以角ABD等于角CEB”……读着读着,似有灵光一闪,我立即捕捉住这簇思维的小火花,加以推算,居然解出了这道题目!那种兴奋真是难以言表。

我把弄懂的题一一讲给“盟主”,看着面前收获的一袋袋小零食,顿觉幸福感爆棚。抬眼望去,每位同学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专注又认真地“攻克”着每一道数学题,“盟主”桌上的零食也在逐渐减少。此时,窗外的月光尽情地倾泻下来,与班里激烈的讲题声和写题的沙沙声融合在了一起,周围的一切都好像失去了吸引力,唯有几何图形才是我们眼中最美的风景。

时间像攥在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得越快。一转眼就要下晚自习了,老师看我们学得起劲,竟然又陪我们“奋战”了半个小时。在灯光下,老师的身影愈显高大,她神采飞扬,躬身指导,我不觉又来了向前冲的劲头。

这节晚自习真是意义非凡,它让我感受到了探索的奥妙和思维碰撞的喜悦。在这样一个星月相依的夜晚,我愿秉烛西窗下,与数学彻夜长谈,与师友共同奋战。这画面将成为我人生的“清明上河图”,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

●升格点评

1.选材新颖独特,记叙条理清晰。

小作者用心描写了班级的一次学习活动,场景描写细腻,画面具体可感,由刚开始的猜疑,到老师的安排,再到自己参与到活动中所引发的感受,情节发展顺理成章,叙述自然。

2.语言幽默风趣,用词准确具体。

“大战三百回合”“摆阵”“盟主”“兵法”“擂鼓”……这些极具画面感的词语增强了作文的趣味性。一些细节处的动作描写以及一连串动词的运用,如“迫不及待地打开”“努力地读着”“把眼睛黏在书上”,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美好而快乐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