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桥
2024-11-12贾紫萱
你摆渡在心灵的河岸间,我们行走在文学筑起的小桥上
(习作开门见山,围绕文题展开。)
远远望见
周末,我在整理杂物间时偶然翻到了一个日记本,封面上,金黄色的田野中站着一只小鸟,正欢快地啄食着稻谷。
这是什么时候的日记呢?我一脸惊愕,却又有些迷茫。
翻开日记本,空白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几个大字x年x班,原来,这是我小学时的日记
(看似闲笔的描写,却起到了一语双关的作用。)
我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有些歪斜的笔迹映入眼帘,细细品读,不由得感叹当初自己文笔的稚嫩。再翻过一页,眼前的纸页令我感慨万分:黑色的墨迹下是一行行红色小字,细细密密,两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像一根飘带,似一幅画卷,如一座梦幻的桥梁那是老师在我和文学之间架起的“彩虹桥”。
(“稚嫩”“画卷”“梦幻”等词语富有画面感,极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慢慢靠近
我怀着敬畏之心,又翻过一页,映入眼帘的是《那抹特殊的温情》这是我写的第一篇习作,它被老师拿到班级中展读。正是在这篇习作的激励下,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写出了一篇篇让我心花怒放的作文《冬日花开》《春之韵》……。
看着作文本上的红色双线圈,一段段精彩的评语和细致的修改意见,我不禁泪光盈盈。
老师,你就是巨人,站在足够让我仰望的高度上;如今,你却俯下身子,让我站在你的肩膀上,看你眼中的世界……愣神间,眼前的文字好像脱离了纸张,分解、重组,构成了一座桥,这不正是最初我走上的那座桥吗?它的名字叫文学。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学带给“我”的诸多感受。)。
携手漫步
老师,是你教会了我如何“走路”,从蹒跚学步到轻松漫步,再到疾步快走。虽然我还没有到步履如飞的地步,但你已把我领上文学之桥,我小小年纪就已经在你的帮助下发表了第一篇处女作
(情感真挚,动人心弦。)
打开记忆的闸门,我发现,你常常为我们批改作文到深夜。你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打开手机,看着与您的聊天记录,我感慨万分。月夜,万家灯火只剩三三两两,我仍坐在桌前奋笔疾书,修改自己的作文;手机的另一端,你凝心聚力,用心打磨我的文字
你是我的人生导师,是你手把手地将我领上了文学这座桥,你用你的经验指引着我向正确的方向行进。你甘愿当一名写作路上的摆渡人,让我眼中有诗意,心中有未来。
(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凸显了老师的付出与无私,语言优美,意蕴深刻。)
我曾坐在船上,经受了灵魂的洗涤;也曾走上桥头,接受风雨的洗礼。现如今,我走在这座文学之桥上,感受着文学的熏陶
我想,在未来,你我携手,定能看到更加美丽的风景。
(结尾回扣标题,凸显主题,语言具有张力。)。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三中】
◆总评
习作值得同学们借鉴的地方如下:
构思巧妙,结构清晰。习作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连缀成文,层次清晰,主题明确。三个小标题——“远远望见”“慢慢靠近”“携手漫步”呈递进式,巧妙地表明了自己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文学之桥的,且每个小标题下的总结句也都做到了诗意点题。
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在初中时代,小作者有幸与文学相遇,在老师的引领下一步步踏上文学的殿堂。比喻句的运用恰到好处地增添了全文的色彩。如把“黑色的墨迹与红色的小字”比作“一根飘带”“一幅画卷”“一座梦幻的桥梁”,文笔生动,富有感染力。
(曹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