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典故
2024-11-12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4年39期
技法导入
这里的“典故”可理解为文章中引用的古代故事或有来历的词语,也可理解为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等。
写作中引用典故,首先要关注“故”,即已流传甚广、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其次要关注“典”,这里不仅是说故事要典型,更是要让其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教育意义,让引用的典故在文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如在讲述春节给小孩子“压岁钱”的故事时,就可以引用下面这段典故:北宋神宗年间,某年春节夜晚,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跟随大人在街头观灯时,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借此勒索王韶一笔钱财。逃跑中,正逢朝廷车子经过,南陔大声呼救,歹人放下南陔仓皇逃跑。后来,宋神宗得知此事,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自此,“压岁钱”便在民间流传开来。这样的故事既符合“典”的特点,又具有“故”的特色。
然而,引用典故行文,也需慎重考虑。行文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同学们注意:
1.要准确理解相关典故的正确含义和使用方法,避免因用错、用偏而产生笑话,影响表达。
2.要注意典故的生命力。作文写出来是要给别人看的,引用典故是为了传达思想,因此,要避免把过于冷僻或生涩的典故写进文中。
3.典故在表现事物事理时与直接表述是不同的,它是一种由彼而产生的联想,因此不宜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