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技法解决高考文学类阅读理解难题的

2024-11-12赵卫红

课外语文·上 2024年11期

★在高考文本阅读当中,我们要进入到文本当中,去梳理作品的结构、理清作品的内容、赏析其中的人物形象、体会文学艺术和表达效果。但现实中,很多同学不会文学鉴赏。本文以我们熟悉的课文文本为例,带领同学们逐个击破高考文学类阅读理解的难题。

一、梳理内容,领悟主旨

高考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不外乎散文和小说这两种常见文体。不管是哪种文体,文本的内容都是在第一时间就需要梳理和概括的,如果是记叙性质的文本,不外乎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几个方面来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和梳理事件的演变、推进。比方说《百合花》,它通过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刻画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军民之间深厚高尚的情怀。如果是描述性质的文本不外乎从景物的特点去把握整体,一般通过景物来表达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比方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章通过描写朦胧的、诗意的荷塘月色景象,表达了对美丽的大自然的喜爱,也表达了旧社会知识分子在曲折中徘徊的无奈心境。对于高考阅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方法进行文本的概括:

其一,是要素归纳法。所谓要素归纳法就是要求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抓住记叙文的六个要素进行整合。如《荷花淀》,它记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水生嫂的丈夫参加了抗日游击战争,在做通了妻子的思想工作之后,丈夫和同村的人就回到了部队当中去,但他们的妻子甚是牵挂,在后续再寻而未果的情况下,这些妻子又遇到了敌人的运输船,为了避免被抓就跳进了荷花淀,在这里她们终于遇见了朝思暮想的丈夫,并见证了丈夫们的英勇行为。在这样的历程中,妻子们也得到了历练,并最终和自己的丈夫一样参加到伟大的抗日战争当中去。可以说孙犁的《荷花淀》通过对主人公水生嫂的典型刻画和对美丽的荷花淀的描写,表现了抗日根据地民众的善良和美丽的人性。

其二,是合并段意法。顾名思义,“合并段意法”就是对每一个自然段进行简单的段意概括,按照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行合并和总结,以获得对整篇文意的大体理解。比方说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文章开篇即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第二到第九自然段重点写“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故都特有的景物,第十自然段谈论的是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第十一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北国的秋的独特和魅力。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的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于是,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作者对故都有着独特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一往情深。

二、把握技法,揣摩构思

文本无疑是凝聚了作者心血的智慧结晶,表达的是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看法。但文学的表达是委婉的,因此作者的观点并不会以直白的方式表露出来,而是通过文学的手法委婉表达,这是为了让读者在自觉的阅读和思考当中将这种思想内化为实际领悟。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技法,揣摩作者精妙的构思。一般地,一篇文本的写作技法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修辞手法、谋篇布局、表现手法以及描写方式等。在这里,笔者列一个表格帮助广大考生理解(见下表):

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都是语文学习中最简单、最基础的写作技法,这里不再赘言。

首先看谋篇布局。谋篇布局仿佛是作家站在“上帝的视角”进行安排,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觉融入文本当中。它的内涵也很丰富。先说插叙和补叙的方式(顺叙和倒叙在此不赘述)。它们能让故事情节更加丰富,更能体现文本中的人物个性。比方说鲁迅的小说《祝福》就是采用了插叙和补叙的方式,将祥林嫂的遭遇融入故事情节的跳跃式叙述当中,让人充分感受到祥林嫂的绝望,也让读者隔空看到了封建社会礼教对人的无尽迫害,更体会到了鲁迅对下层劳动人民辛酸、坎坷的一生的无限同情。再看铺垫和伏笔。很多时候,很多考生会将这两个混为一谈,其实,它们是有所区别的。相同点是它们都可以让文章更加有连贯性和逻辑性。伏笔是故事情节的衔接,比方说《荷花淀》中水生嫂“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这些话语中的情景实为妇女们突遇敌船埋了伏笔。铺垫更多是为了情感的宣泄和环境的渲染,比方说在鲁迅的《药》当中,开头段自然环境的描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而初阳未出,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天色“乌蓝”,阴沉压抑,渲染出一派阴森死寂的气氛,为下文写老栓夜半刑场买药种种诡异的见闻作铺垫。作者的目的就是将我们带入到文本的语境当中,感受它的神秘,这样我们才能体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无奈。

其次看表现手法。顾名思义,表现手法是对主题和主旨的体现,这里特别提及“一语双关”和“以小见大”这两种手法。前者指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即表面上是一个意思,暗中又含另一个意思,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手法。比方说茹志鹃的《百合花》,一方面“百合花”指被子上绣着的百合花,另一方面指的是军民一心的情感纽带,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以小见大”就是用小的视角、细节来反映更大的社会主题。

以上几种写作技法在我们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较为常见,它们对作者思想的呈现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们要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细细品味它的妙处。

三、赏析语言,体会效果

文学的世界当然不同于现实的世界,它有着自己强烈的语言特征——文学性。在阅读的时候,我们要把握住那些具有特别寓意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文章中的语境展开分析,才能体会到作者在其中流露的情感、寄托的情思。古人写诗要对词语千锤百炼,才能实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绝妙境界。在高考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往往有词语鉴赏的题型。一般地,我们可以采取几种方式来作答:第一,分析特定词语的意义;第二,分析词语运用的手法(修辞手法或者表现手法);第三,结合意境开展意义分析。我们总结出下面的一个基本的模式:

“××词在文中是×××的意思(如是句子,则忽略),运用了×××的修辞方式(或者表现手法),写出(表现了)(人物或者事物)的……特点(人物:情感、心理、品质;环境:气氛、状态)。”

例如在《祝福》当中,有很多意蕴深厚的词语和语句:

其一,当祥林嫂准备拿烛台的时候,四婶的一句“你放着罢”,顿时让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句子中的“缩手”“失神”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写了祥林嫂被禁止祭祀的事情,表现了她在不被重视下的惊慌失措,深化了封建礼教迫害人的鲜明主题。

其二,文章最后的环境描写语句——“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在这里,作者将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强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语文高考中的难点,一方面在于它的阅读量,看完与消化它都要时间,难以从中抽身出来去思考文本的内容;另外,其每一个段落都环环相扣,文本中的每一个故事情节前后对应。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技法,我们难以真正把握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