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双重形象
2024-11-12杨淑玲
谈起“母爱”这个话题,大家应该记得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游子吟》。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是伟大的、无私的,这应该是人们的共识。但如果延伸一下“母亲”的定义,似乎更要广阔一些。著名的歌曲《母亲的呼唤》唱道:“我听见了母亲在深情地呼唤,归来吧,远方的游子,那是我张开的蓝色的臂膀,欢迎你返回故里。”这首歌形象生动地把祖国比作母亲。换句话来讲,“母亲”的意义很宽广,她既是生我育我的母亲,让我们风雨无阻地得到关爱;她也是养我教我的祖国,让我们无忧无虑地茁壮成长。带着对母爱的新认识,我们来学习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怀念母亲》。
一、饱含深情的母子眷恋
由于时代的问题,很多人不能理解季羡林在里面讲的一句话:“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关于这句话,很多同学都有疑惑:为什么六岁的年纪就要离开母亲?实际上,这是由于时代的原因,艰难的时局让很多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在那个时代,很多下层的老百姓都让自己的孩子走上了学习的道路。但是由于物质条件的差异,在农村读书成为奢侈的事情,于是,小小年纪的季羡林就被父母安排到外面去读书,而迫于生计,父母只能留在家里面务农,于是作者很早就离开双亲去过寄人篱下的生活。由于年纪小,作者对于家人的思念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这种思念之苦想必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懂得其中的艰辛。季羡林就是在苦苦的煎熬中挺过来的,当然他更知道母亲对自己的思念。母子的梦,想必也交织在一起,谱写着感人的诗篇。这种感人体现在“愧疚”中。记得清代蒋士铨在他的《岁暮到家》中说道:“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此诗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同时也表达了未尽到人子责任的遗憾。同理,文章也如此,在母亲四十多岁离世的时候,悲伤的“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甚至“真想随母亲于地下”,那种对母亲的无限怜惜和遗憾也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形成了天底下最淳朴的情感——母子情深,尤其是他们母子二人鲜于见面,这种情感更显得弥足珍贵。以至于后来在异国他乡求学,房东太太对儿子回家和不回家的两种神情,引发了作者深深的共鸣——“全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同时,笔者自身也深以为然:世间最淳朴的母子之情超越了国别。这种感人还体现在“梦中相见”。所梦者,其实是“所思者”。文章提及母亲频繁“入梦”,这种入梦都来源于作者发自内心的对母亲的无限追忆。在最后的一个段落,作者动情地写道:“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可以说,母亲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已经深深镶嵌在了作者的脑海里,让他始终不能忘怀。但为什么又说是“面影”呢?原来是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必然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这句话道出了尽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亲的容颜,但无奈模糊不清,只能尽力地怀念,不断地回想,言语之间除了思念之外,更有遗憾,这种遗憾就是浓浓的母子之爱。
二、超越时空的家国情怀
对于母亲的离世,作者除了深深的伤心之外,也有歉疚。但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在作者的笔下,除了家庭里面的母亲,“母亲”有了更高主题的升华——祖国母亲。作者在下文也不断地提及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因此,作者摘抄了自己在德国哥廷根的日记、散文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祖国的怀念。
第一则摘抄日记的时间是1935年11月16日。记录了傍晚暮色降临,在朦胧的薄暗中,突然忆起了故乡和故乡的老友,心里百感交集——“甜蜜的,浓浓的”,但都是作者对祖国的真切思念。
第二则摘抄日记的时间是1935年11月20日。记录了此刻的“我”十分想念家乡,甚至“想得简直不能忍耐”,从这里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想回家的愿望是迫切的,只有离家的人才有的强烈愿望。
第三则摘抄日记的时间是1935年11月 28日。记录了作者当天在暴风雨中思潮起伏,再次想起了远方的故乡。与宋代陆游的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遥相呼应,毕竟当时的中国正在遭受外敌入侵,因此季羡林从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经历风雨的国家,让我们仿佛看见了这样的一幅画:一位青年人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风雨出神,满脸愁容,他正在为自己的国家伤心流泪。
这几则日记都写于异国他乡,作者超越了空间和地域,将自己的思念化为文字穿越时空,与祖国心连心,情感真挚,而且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共同表达了作者真挚的家国情怀。
三、融入血液的母子情深
季羡林的语言风格是朴实无华的,他笔下的作品在构思上是清新细腻的,总能以最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最精准、最动人的情感。同学们不妨认真阅读他的作品《月是故乡明》,无形当中你会发现他虽然身在异乡多年,但心中总有着矢志不渝的家乡情怀。其实,这种对故乡的念念不忘,古往今来都深深刻进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当中。陆游在临终之时依然对祖国母亲念念不忘,高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透露了对祖国母亲的款款深情,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深情眷念。同时,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个深深影响自己的母亲,她始终让我们魂绕梦牵,在心中存在。祖国母亲无疑是伟大的,她用全力的爱给予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我们的母亲也是伟大的,她用全身心的爱给予我们良好成长的天堂,因此,两个母亲都同样的伟大,也同样见证我们从稚嫩走向成熟,从无知走向智慧。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很自然能读懂文学作品中“母亲”的形象。像季羡林所说的那样——对她们“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于是,阅读这篇文章,那份对“两位母亲”的敬意和爱慕也深深镶嵌在我们的心中。
四、梦中尤念的母亲
季羡林留学德国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诗:“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通过阅读文章,我们知道,虽然作者与母亲疏于联系,但毕竟还是母亲给予了他生命,同时也养育了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作者与母亲的命运息息相关。有感于此,他才会在多少个晚上梦到母亲,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因为季羡林时刻将母亲装在心中,他才会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祖国母亲,成为一名让人起敬的学者、作家,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取得崇高的、引人注目的成就。于公于私,他竭尽全力,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另一个母亲——祖国母亲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回归现实,我们也有自己的母亲,她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能够看见世界的美好,让我们经历身心的成熟,从容生活、从容绽放自己的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这一点我们应该心怀感恩。祖国母亲呢?她是我们梦中的依恋,这里的一山一水都充满着温情,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绽放着生命,就算在异国他乡,这种依恋也会伴随时光的每一天,祖国母亲让我们的生活始终精彩纷呈,每一天都充满着无限的期待。
感谢季羡林的作品《怀念母亲》,让我们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母亲爱意,也让我们在迷茫的人生路上遇见最美的感动,这份感动将伴随我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