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因孤独而丰富

2024-11-11

《百年孤独》深刻揭示了孤独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体验。孤独有时让人怅然,有时又给人以启迪。林语堂说:“‘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学会与孤独共处。

▶品读1

马尔克斯认为,“孤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巨翅老人》的发表,从时间的先后承继来看,是紧接《百年孤独》之后。那么,在这部小说中,他又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孤独情境呢?

巨翅老人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第二天,所有人都知道了佩拉约夫妇在家里逮住了一位有血有肉的天使。按照那位无所不知的邻居的说法,这个时代的天使都是一场天庭叛乱中逃亡的幸存者,夫妻俩不以为然,并没有想去操根棍子了结他。佩拉约一下午都在厨房里守着他,手里还拿着根警棍,上床睡觉前,他把他从烂泥里拖出来,和一群母鸡一起关在围着铁丝网的鸡窝里。半夜雨停的时候,佩拉约和埃莉森达还在抓螃蟹。不久,孩子醒了,烧也退了,还想吃东西。于是,夫妻俩慈悲心大发,决定把天使送上一艘木筏,上面放上三天的淡水和食物,让他在外海自生自灭。可是,天刚破晓,他们来到院子里,看见左邻右舍全都聚集在鸡窝前,毫无敬意地戏弄着天使,还从铁丝网的窟窿眼往里面扔吃的,就好像他并不是超自然的造物,而是马戏团的动物。

天使被囚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几小时以后,院子里已经热闹得像个市场,人挤人都快把房子挤塌了,人们不得不喊来一队上了刺刀的士兵维持秩序。埃莉森达为打扫这个市场上的垃圾腰都快累断了,这时她忽然想到一个好主意:把院子围起来,谁要看天使,一律收五个生太伏。

好奇的人们甚至从马提尼克赶过来。一个流动演出队来到这里,带来一个会飞的杂耍演员,他一次又一次在人群上空呼啸而过,但是没人搭理他,因为他的翅膀不是天使的翅膀,而是铁灰色的蝙蝠翅膀。加勒比地区最不幸的病人都到这里来寻医问药:一个可怜的女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数自己的心跳,现在已经数不过来了;一个牙买加人被星星的声音吵得无法入睡;一个梦游症患者每天夜里起来把自己醒着的时候做的东西一一拆散……还有好多病情稍微轻一些的人。在这地震般的大混乱中,佩拉约和埃莉森达累并快乐着,因为不到一周,他们的卧室里就装满了钱,排队等候进场的朝圣者有的甚至来自地平线的另一边。

唯一没有参与这件大事的是天使本人。时光一天天过去,他在这个借来的小窝里安顿下来,只是人们放在铁丝网周围的油灯和祭祀用的蜡烛的地狱般的热焰烤得他头昏脑涨。一开始,人们试图让他吃樟脑丸,据那位无所不知的女邻居说,这是天使们独享的食物。可是天使看都不看一眼。同样,他尝也没尝就拒绝了寻求救赎的人们带来的教皇才能享用的午餐。最后,他只吃茄子泥,人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这是因为他是天使还是因为他太老了。看起来他唯一拥有的超自然的品质就是他的忍耐力。特别是在最初的日子里,母鸡们在他翅膀里啄来啄去找虫子吃,残疾人拔下他的羽毛碰触自己的缺陷,就连那些最虔诚的人都会朝他扔石子,想让他站起来,看看他的全貌。唯有一次他被人激怒了,那人用给牛犊烙印记的烙铁在他身体一侧烫了一下,因为他好长时间一动不动,人们以为他已经死了。他猛地被惊醒,用没人能听懂的语言咆哮着,两眼含着泪花,他扇了两下翅膀,鸡粪和尘土开始旋转,刮起一阵世上少见的可怕狂风。虽然很多人认为他这种反应不是出于愤怒,而是因为疼痛,但从那以后,大家会留心不去惹恼他,因为大多数人都明白了,他的逆来顺受并不属于一位安度暮年的英雄,而是在酝酿一场灾变。

(摘编自《世上最美的溺水者》)

点到为止

小说要表达的核心就是“孤独”这一主题。“巨翅老人”这位孤独的天使与小镇居民之间充满着深刻的冷漠和隔阂。他孤寂地存在于小镇居民们无聊、冷漠的视线下,而小镇的居民同样处在一种孤独的状态。作者借离奇荒诞的情节展现出现实中人们的冷漠残忍,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尊重和关怀的现实,表现出对人性之善的呼唤和对弱小人物的悲悯。

▶品读2

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这个命运。然而孤独又与爱相伴相生,我们之所以觉得孤独,是因为我们拥有一颗渴求爱与被爱的内心。

爱与孤独

周国平

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无爱的心灵不会体味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

凡人群聚集之处,必有孤独。我怀着我的孤独,离开人群,来到郊外。我的孤独带着如此浓烈的爱意,爱着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树木和河流。

原来,孤独也是一种爱。

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孤独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当我独自在田野里徘徊时,那些花朵、小草、树木、河流之所以能给我以慰藉,正是因为我隐约预感到,我可能会和另一颗同样爱它们的灵魂相遇。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但正因为由己及人地领悟到了别人的孤独,我们内心才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爱和孤独其实是同一种情感,它们如影随形,不可分离。愈是在我们感觉孤独之时,我们便愈是怀有强烈的爱之渴望。也许可以说,一个人对孤独的体验与他对爱的体验是成正比的,他的孤独的深度大致决定了他的爱的容量。孤独和爱是互为根源的,孤独无非是爱寻求接受而不可得,而爱也无非是对他人之孤独的发现和抚慰。

从茫茫宇宙的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爱的理由。

人人都是孤儿,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爱,都想要有人疼。我们并非只在年幼时需要来自父母的疼爱,即使在年长时从爱侣那里、年老时从晚辈那里,孤儿寻找父母的隐秘渴望都始终伴随着我们,我们仍然期待着父母式的疼爱。

(摘编自《人生哲思录》)

点到为止

周国平用温柔的笔触带我们走近爱与孤独。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消除形而上的孤独,但人类仍旧在孤独中寻觅爱。在爱与孤独之间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爱不能根除心灵对孤独的体验,孤独让我们更加珍视爱,使爱与被爱不致流于琐屑和平庸。孤独是生命里必有的黑暗,它无法穿越,也不可消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与它平静地共处,以爱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