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高望远,极目骋怀

2024-11-09孙俊强

临江建楼,倚山建亭,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它与周围美景融为一体,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之美,领略历史文化的底蕴。

赏读1

岳阳楼记

汪曾祺

岳阳楼值得一看。

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座岳阳楼了。

岳阳楼最初是唐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所建,但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里,它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虽然范记写得很清楚,滕子京不过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然而大家不甚注意。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不朽。《岳阳楼记》通篇写得很好,而尤其为人传诵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名言。可以这样说:岳阳楼是由于这两句名言而名闻天下的。这两句话哺育了很多后代人,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现在的岳阳楼早已不是滕子京重修的了。这座楼烧掉了几次。但是人们还相信这是滕子京修的那座楼,因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实在太深入人心了。

我在别处没有看见过一个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全楼为四柱、三层、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没用一钉一铆,一块砖石。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

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势。“滕王高阁临江渚”,看来和长江是有一段距离的。黄鹤楼在蛇山上,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宜俯瞰,宜远眺,楼在江之上,江之外,江自江,楼自楼。岳阳楼刚好像直接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楼在岳阳西门之上,城门口即是洞庭湖。伏在楼外女墙上,好像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楼与湖是一整体。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湖水,远近咸宜,皆可悦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非虚语。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八日

(选自《湘行二记》,有删改)

[学以致用]

文章围绕“岳阳楼值得一看”一句从四个方面展开行文:长江三胜只剩岳阳楼了;范仲淹的忧乐名言使岳阳楼闻名天下;岳阳楼建筑风格独特,它不仅内在结构精巧,而且外在形态端庄浑厚,落落大方,独具气魄;岳阳楼所占地势优越,作者把它和另外两座名楼的地理位置进行比较,突出了岳阳楼的独特之处,又用岳阳楼与洞庭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来突出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最后俯视与远眺的所见所闻,写得有声有色。如此,岳阳楼的独特魅力便在我们面前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了。

赏读2

秋望鹳雀楼

柳 辉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楼原系北周大将军宇文护(鲜卑族)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毁于兵,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催人奋发向上、激励民族振兴的千古绝唱,早已脍炙人口。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诸三篇能壮其景。”如李益的《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诗人由山河壮丽的景观联想到了人生苦短的惆怅。又如畅诸的《登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谢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此诗可以说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

进入景区大门,一桥横立,两湖左右偏卧。跨桥而过,是一个硕大的广场,放眼西望,鹳雀楼巍巍矗立眼前。步行千米,立于楼前,仰望名楼,雄伟壮观。心存敬畏,心绪难安。依阶而上,步止殿前,左右环顾,皇宫比肩。但见鹳雀楼高台重檐,黑瓦朱楹,占河山之胜,据柳林之秀,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鹳雀楼立晋望秦,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吸引了历代名流登临作赋。难怪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进入楼里,沿梯而上,每层都有关于鹳雀楼的传说故事、字画及纪念品等。登之楼顶,极目四望,天河一体,沃野绿香,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虽说是正午,耳边依然回响着王之涣登楼的名句,仿佛依然看到那名句里落日衔山、云遮雾障的动人画面,又听到黄河向海而流,奔腾咆哮、滚滚南来,东流入海,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雄壮气势的回声……

(选自《绿色中国》,有删改)

[学以致用]

本文首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坐标、历史背景、历史记载,古诗词的引用增加了文章的文化意蕴;然后描写鹳雀楼景区景观,作者按照游踪顺序,从景区大门至广场、楼前、楼里、楼顶,移步换景,次序井然,用笔简洁,笔墨俭省地表现了鹳雀楼的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