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作文 “从心而动,顺势而行”

2024-11-09朱芳娟

文题速递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说:“小时候,妈妈教导我说,人走入一条河流,可以顺水而行,也可以逆水而行,你这辈子如果想成功,就永远要选择后者,尽管它可能并不舒服。我能有今天,就是按照妈妈给我画的‘路线’而行的。”

读了以上句子,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顺与逆”为主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初稿呈现

从心而动,顺势而行

一考生

“顺”与“逆”俩字笔画数相同,意思却相隔千里之远,“顺”是跟随着生活的节奏随遇而安,而“逆”却截然不同。敢于面对,勇于突破自己,又何尝不是生活的一种新型方法。敢于打破常规,或许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①

回望历史,多少古代文人选择归隐山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释然,亦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豁达。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顺应生活变化的方式?有时候随遇而安,正是静下心来去感受变化,去适应变化的方法。生活亦是如此,不论遇到什么事,都可以选择自己所认同的那一方,顺着生活的节奏,思考人生的乐趣,静下来去好好想想,或许也能重新找到自己的节奏。②

相较于“顺”,“逆”则有很大不同。五四运动中,那些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维护祖国利益,这难道不是“逆”的写照?当中华民族举步维艰的时候,总需要一些人逆流而上,正是这些逆流而上的先辈,让中华民族重新立于世界强国之中。而我们个人也是如此,面对未知的困难,或许顺势而动、逆风飞翔,才能发现不一样的道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也正是告诉我们,在你遇到困难、迷茫无助的时候,不要放弃,不要坐以待毙,敢于挑战自己,“逆”着来,坚持不懈,或许才能柳暗花明,发现更好的自己。③

当然,是“顺”是“逆”,都是需要用智慧去辨别判断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你不能一味地随遇而安,安时处顺;也不能事事逞强,盲目挑战。当我们遇到阻力时,不冷静思考,一味地想着“逆风飞翔”,只会导致各个层面的消耗,无论是对自己的信心,抑或是现实的身体状况,都会造成极大的打击。如果力不能及,顺应它,感受它,或许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思考,也许是一种理智的生活方式,“顺”“逆”从来不是两种分开的生活节奏,真正会把握节奏的人会思考什么时候应该用什么方法去面对、调整自己,用最好的一面去解决、去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④

①首段点出了关键词“顺”和“逆”,做到了扣题,但是后半部分没有明确点出文章核心论点。

②此段从“顺”的角度论证,举陶渊明和刘禹锡的诗句作论据。但后半部分论述有些松散,且语言表达不够有力。

a847024df02a718efd5457001f6bc247

③此段从“逆”的角度论述,与第二段内容呼应,以近代青年学子逆流而上救国、个人在遇到阻力时也当逆风而上为例,论证基本清晰。

④此段是总结,再次重申“顺”与“逆”并不是完全相对的,而应该和谐统一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收束全文,结构比较紧凑。

望闻问切

这篇作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文章的论证不够有力,论据较少,论证不充分,所以文章内容稍显单薄。若能在语言表达上更精简准确,在论据上更加充实,文章主题会更加鲜明,论证会更加有力。

升格展示

从心而动,顺势而行

一考生

“顺”与“逆”二字笔画数相同,意思却相隔千里。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因为在他的人生河流中选择了逆水而行而取得了成功,那我们呢?是“顺”是“逆”?何去何从?其实,“顺”与“逆”从来不只是字面意思上的截然不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心而动,顺势而行。①

“顺”何尝不需要从心而动的勇气?回望历史,在“学而优则仕”的普世价值观之下,仍有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顺应了自己的内心,却也是那个时代的“逆行者”,在这“顺”与“逆”之间,他的内心从不曾停止撕扯,但在这撕扯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选择的勇气和坚守的底气。他在田园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并顺着这节奏,成就了“中国隐逸诗人之宗”的美名。生活正是如此,不论处在何种境遇,都可以选择从心而动,顺着生活的节奏,思考人生的乐趣,或许当你不堪压力时,顺应内心也能重新找到自己的节奏。②

顺应内心是一种选择,逆风而上亦是一种选择。中国近代,面对江河日下的国势,那些努力开启民智的先辈们,那些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维护祖国利益,这不正是“逆”的写照?当中华民族举步维艰的时候,总需要一些人逆流而上,正是这些逆流而上的先辈,让中华民族重新立于世界强国之中。而我们个人也是如此,人之一生,多歧路,少坦途,面对未知的困难,顺势而动,逆风飞翔,才能走出不一样的道路。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你陷入困境、迷茫无助的时候,不要放弃,不要坐以待毙,敢于挑战自己,“逆”流而上,坚持不懈,或许就会柳暗花明,发现更好的自己。③

当然,是“顺”是“逆”,都是需要用智慧去辨别的,生活百态,你不能一味地随遇而安,安时处顺,也不能事事逞强,盲目挑战。朱光潜先生说要往阻力大的地方去,但当我们遇到阻力时,不冷静思考,只一味地想着“逆流而上”,或许只会导致各个层面的消耗,无论是对自己的信心,还是对身体,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力不能及,就去顺应它,感受它。顺势而行、积蓄力量或许是一种更好的方法。须知,“顺”“逆”从来不是两种分开的生活节奏,真正智慧的人会思考什么时候应该用什么方法去面对,让自己在“顺”与“逆”之间从心而动,顺势而行。④

①引述材料开篇,使用问句加强语言气势,同时明确点出文章核心主题,且照应文章标题,清晰有力。

②以陶渊明的人生选择做论据,边叙边议,增强论证力度,且在论证中多次扣关键词“顺”“逆”,紧扣主题论证。

③调整语言的顺序,多用短句,增强语言的力度,句与句之间的逻辑性更强。

④加入朱光潜的论据,紧密联系关键词,收束全文,再次点题,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