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预警地图”
2024-11-08侯丽敏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源自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血液系统疾病,血液流经全身,所以症状多样,累及多个系统,缺少特异性,起病隐匿,临床诊断困难。临床统计发现有60%—70%的患者因骨痛或骨折误诊为骨质疏松、痛风、风湿性疾病首诊于骨科、疼痛科或风湿科,约30%的患者因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首诊于肾内科,约10%的患者因反复感染首诊于感染科、呼吸内科,少部分患者因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首诊于心血管内科,只有部分表现为贫血或出血的患者“误打误撞”首诊于血液科。正是因为多发性骨髓瘤的复杂性,更突显了早期识别的重要性。
本文从骨骼系统的变化,到血液系统的警示,再到全身性的反应,将逐一剖析这些可能被忽视的疾病信号,为读者绘制一幅详尽的“早期预警地图”,深入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提高读者对此病的认知,在发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 骨骼系统的早期症状
1.骨痛与病理性骨折
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是骨痛,尤其是胸骨和肋骨的疼痛。这种疼痛起初可能是轻度且暂时的,患者可能只感到轻微的不适或钝痛,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可能逐渐加剧,变得持续而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肿瘤细胞对骨质的破坏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同时这种破坏还会导致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是指在没有明显外伤的情况下,骨骼因疾病而发生的骨折。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这种骨折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脊柱、肋骨和骨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骨痛症状,但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等,可发现骨骼的异常变化,如骨质破坏、骨密度降低等。
2.骨骼肿物与变形
除了骨痛和骨折,多发性骨髓瘤还可导致骨骼肿物的形成,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从骨髓向外浸润,累及骨皮质、骨膜和邻近组织,形成可触及的肿块。这些肿块的大小和形状不一,常见于肋骨、锁骨、颅骨等部位。骨质被破坏可导致骨骼变形,如脊柱的弯曲、胸廓的塌陷等。
3.骨质疏松与溶骨性病变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早期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可发现与年龄不相符的骨密度,即骨密度降低形成骨质疏松,这是由于骨髓中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排挤了正常的造血组织,导致骨质丢失加速,骨质疏松使骨骼变得脆弱易碎,增加了骨折发生的风险。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溶骨性病变,即骨骼被肿瘤细胞溶解破坏,形成“虫蚀样”或“穿凿样”的骨质缺损。这些病变不仅影响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还可导致骨骼中的钙离子被大量释放到血液中而引起高钙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导致肾功能损害、心律失常等可能危及生命的后果。
● 血液系统的早期症状
1. 贫血
贫血是多发性骨髓瘤另一个常见的早期症状。由于骨髓中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影响了正常的造血组织,导致红细胞的生成减少,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患者常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贫血症状可能逐渐加重,甚至需要输血治疗。
2. 出血倾向
虽然出血症状在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较少见,但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由于肿瘤细胞对骨髓的浸润,血小板生成减少或功能异常,同时异常免疫球蛋白会干扰凝血系统的功能,患者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3. 高黏滞综合征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液中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引起高黏滞综合征。高黏滞综合征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视力障碍、手足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血栓或器官功能损害。
● 其他系统的早期症状
1. 肾脏损害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早期常出现肾脏损害的症状,这与异常免疫球蛋白的大量生成密切相关。异常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可造成肾小管阻塞,进而导致蛋白尿和身体水肿。此外,患者常伴有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这些代谢异常进一步加重了肾脏负担,临床表现包括尿量减少、血尿、血清肌酐升高等,若未及时干预,病情可迅速恶化,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2. 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早期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这主要是肿瘤细胞对神经系统的浸润或压迫所致,患者可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肢体瘫痪、嗜睡、昏迷等症状。此外,多发性骨髓瘤还可引起复视、失明和视力丧失等眼部症状。
3. 免疫力下降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系统处于功能受损状态,容易被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尤其是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败血症。此外,患者还可出现带状疱疹、水痘等病毒感染症状,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4. 全身症状
除了上述特定系统的症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但可能是疾病进展的信号,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也需留意,及时进行全面检查以排除多发性骨髓瘤。
●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
建议有类似上述症状的患者选择血液专科咨询就诊,患者需完善尿蛋白电泳、血清游离轻链检测、骨髓穿刺和活检、全身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其中免疫固定电泳和游离轻链检测,是快速分离和鉴定异常免疫蛋白的直观方法,具有方便、快捷、敏感、准确等优点,作为非侵入性检查,是多发性骨髓瘤筛查的“侦察兵”。
一旦确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多发性骨髓瘤是以化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对于适合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先通过化学药物进行诱导治疗,让患者达到一定的缓解程度后,再通过移植进行巩固治疗,最后通过药物的维持治疗,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于不适合移植的患者,通过持续的化疗(一般9—12个疗程)和维持治疗,延长其生存期;对于复发的患者,通过不同机制的药物以获得最大程度的缓解,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