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24-11-07郧在廷杜明芳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10期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是在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同中国教育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建设中国特色国际知名出版大学提供坚实师资保障。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高素质;专业化;教育强国

兴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高校在建设教育强国进程中发挥着龙头引领作用,应当深刻认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教育家精神植根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熔铸着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动能,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精神指引,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供根本遵循,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

1.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这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关键性质变,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大工程,不仅需要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更需要思想引领和精神引擎。教育家精神紧扣教育强国建设主题,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思想资源、增添强大精神动力。

2.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精神指引。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教育家精神遵循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就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把立德树人内化到高校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自觉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3.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供根本遵循。教师队伍是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大先生”等一系列要求,并深刻论述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为造就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既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所积蓄传承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又立足于当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既科学阐释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职业形象,也光荣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广大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

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学校制定《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育队伍建设工作方案》,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促进广大教师加深对于教育家精神思想内涵的理解,激励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担当“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责任使命,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增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实际行动推动教育家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1.思想铸魂行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刻学习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引导广大教师矢志报国、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自律自强,让教育家精神成为每一位教师的精神依靠和自觉追求。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教师党建工作,建强教师党支部,使教师党支部成为涵养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党员教师成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中坚力量。设立明德大讲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精神等方面内容,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或报告会。以青年教师工作坊活动为载体,引导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育人本领,勇担文化强国、出版强国使命。

2.固本强基行动。用教育家精神涵养高尚师德,用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把教育家精神融入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的必修课。经常性组织教师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系列师德规范,开展师德警示教育,提升全体教师的规则意识,强化规则立德。采取多种形式,定期调研分析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和师德师风情况,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按照上级工作要求继续深入落实教师师德承诺制度,组织教师签署“师德承诺书”,强化教师的行为自觉和自我约束。

3.能力提升行动。把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升的全过程,探索构建涵盖新入职教师、专任教师、行政人员等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开展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帮助青年教师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引导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举办卓越人才暑期培训班,更新教学理念,开拓学术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健全三级教师教学竞赛体系,推动教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比赛中夯实教学基本功。实施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增强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与行业发展的能力。

4.典型赋能行动。完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规范遴选推荐流程,加大表彰宣传力度,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结合上级各类荣誉称号的评选推荐工作,深入挖掘育人成果丰硕、育人事迹感人、得到普遍认可的优秀教师典型和立德树人榜样,用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诠释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设立“弘扬教育家精神”工作室,通过学习培训、案例挖掘、榜样宣传、课题研究等活动,为全校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宣传橱窗等线上线下多种宣传载体,在校园主干道、教学楼、图书馆等显著位置,广泛宣传优秀教师立德树人的先进事迹,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弘扬楷模,形成强大正能量,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责任编辑:苑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