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图书馆视域下的图书馆报刊服务探究

2024-11-07潘慧芳

参花(上) 2024年11期

图书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绿色可持续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报刊服务作为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将绿色图书馆理念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环节中,通过绿色文献建设、绿色工作管理、绿色服务供给,发挥图书馆助推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担当。

目前关于图书馆能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建筑与运行、设施设备等方面,而基于图书馆文献资源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研究较少。随着低碳环保意识的增强,新建图书馆均不同程度地将环保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图书馆建设中。对于暂时不能改变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图书馆而言,调整服务方式与内容,提升服务效能是更切实际的绿色图书馆行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是构建绿色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解决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配置问题是绿色图书馆发展模式的一个关键环节。笔者结合岗位工作实践,就资源配置与服务因素探讨图书馆报刊资源服务如何推动绿色图书馆建设。

一、绿色图书馆相关概述

1991年,美国学者James与Suzanne在《绿色图书馆员》(The Green Librarian)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绿色图书馆”(The Green Library)概念。随后,在“绿色图书馆”理念引领下,各国图书馆纷纷投入到绿色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建设中,生态图书馆、低碳图书馆、节能图书馆等相关理念随之产生。国际图联(IFLA)于2016年成立环境、可持续和图书馆专业组(ENSULIB),专门负责研究环境与图书馆之间的交互作用,鼓励图书馆员通过以身作则,以绿色图书馆行动推广更环保的生活方式。该组织于2022年4月对绿色图书馆进行了重新定义:“绿色可持续图书馆是一个考虑到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图书馆。绿色可持续图书馆可以是任何规模,但它们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纲领,包括:绿色建筑和设备、绿色运营规则、可持续的经济与服务、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及环境管理等方面”。

我国学者对绿色图书馆的关注与国外基本同步。1998年,孙玉宁在《未来图书馆建筑设想》中首次提出“绿色图书馆”,认为“绿色图书馆”以太阳、风为取暖、照明、空调的主要能源,体现绿色文明价值。2001年,武春福在《试论21世纪图书馆发展生态》一文中对“绿色图书馆”概念加以阐释与界定,“绿色图书馆”是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图书馆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图书馆当前的各项工作,保证图书馆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在实践方面,早在198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的图书馆建立“绿色图书馆”,通过向公众提供生态学、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和相关领域的信息,帮助寻找解决世界环境危机的方案。俄罗斯В.Г.科罗连科公共科技图书馆从 1998年起就把对儿童的生态教育作为本馆的发展方向和办馆特色,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培养和提升读者的环保意识。2016年,国际图联设立绿色图书馆奖(IFLA Green Library Award),支持与环境可持续性建筑、资源利用和能源节约相关的绿色图书馆活动,鼓励绿色图书馆向国际社会展示实践经验。截至2023年,我国共有5所图书馆获此奖项。

绿色图书馆的理念及实践在早期发展阶段主要指向图书馆建筑,从建筑设计层面考察图书馆在采光、通风及环保材料利用、能源供给系统是否科学规划,减少能耗。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为绿色图书馆的定义注入了新的内容。

二、报刊服务现状及其“非绿色”表现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要素之一,包括图书、报纸、期刊、手册、视听文献及电子文献等类型。其中,报纸和期刊均属于连续出版物,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资源类型。现刊、现报具有更新及时、出版周期短的特点,发表的大多文章具有原创性,能系统反映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最新动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专业价值,深受读者的喜爱。过刊、过报经过装订编目,由“报刊”转为“图书”,为读者进行科研提供文献参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一)报刊资源及利用情况

包头市图书馆现有纸质报刊文献资源3.63万册,其中现刊588种,现报89种;过刊227种,过报13种,品类丰富,服务方式多样。笔者在日常报刊服务工作中,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对2021—2023年读者报刊利用及读者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从阅读媒介看,2021—2023年,读者更倾向于利用电子报刊满足阅览需求,对纸质报刊的使用率不高。电子报刊所具有的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内容丰富等特点,使其更符合当下快速多变的时代环境,为大多数读者选择。从时间维度看,2021—2022年现报现刊利用率较2023年偏低,这是由于特殊时期图书馆限制进馆人数,预约到馆读者大多以上自习为主,阅览图书及报刊的读者相对较少。此外,进馆预约需要提前在手机设备上操作,许多老年读者不擅长使用手机,无法进馆利用报刊服务。2023年以后,读者到馆率上升,读者阅览报刊人数也随之增加。

过刊过报利用却似乎未受过多影响,依然保持相对稳定的利用率,过刊年利用率为39次,过报年利用率不超过4次,可见读者对过刊过报的阅览兴趣或查阅需求是比较低的。

(二)报刊服务“非绿色”表现

1.电子报刊引领阅读新方式,数字阅读能耗易忽视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方式。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设备开展各类型阅读推广服务,引领新的阅读潮流。数字阅读打破了时空限制,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有学者提出:数字信息服务对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数字阅读并不是低碳阅读。包头市图书馆提供数字报刊阅读服务方式有三种,分别为报刊阅读专区(PC端)、微刊(微信端),电子阅报触摸屏。微信端是读者获取数字报刊资源的首要平台,其次是PC端和报刊机。这些数字阅读设备从生产、利用及回收等环节均会造成大量的能耗。有研究表明,生产一台iPad产生的碳足迹为130千克CO2。而支持这些电子设备制造、利用的数据中心所需的能源更是高得多。早在2021年10月,相关部门发布《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数据中心被列入节能降碳重点行业,数字阅读所产生的能耗不容忽视。

除了数字报刊自身产生的能耗外,图书馆对数字设备不适当的管理方式也会增加能耗。笔者所在图书馆共配备4台触摸式报刊机供读者使用,除了位于一楼大厅的报刊机使用频次较高,位于其他楼层的3台机器大多数时候处于空负荷运行状态,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能源消耗。

2.纸质报刊闲置率较高,能耗效用低

从上文可知,无论是纸质期刊还是报纸,均表现出了较低的利用率,过刊过报尤甚。以2023年纸质期刊8000余册的基数看,每册现刊平均被阅读1.7次,现报为0.17次。文献资源的长期闲置、低利用率与绿色图书馆所倡导的节约低碳是相违背的。与数字文献相比,纸质文献的能耗主要表现在原料、生产及造纸业等对能源环境的影响上,其在具体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尚无统一的标准来估算。无论其具体能耗多少,从能耗效用方面可以评价为有效能耗或无效能耗,高效能耗或低效能耗。资源闲置必然属于无效能耗或低效能耗。

3.粗放的报刊服务方式加重浪费现象

为满足读者的多元需求,图书馆在报刊征订时遵循普及性、一般性、多元化准则,尽可能地将各学科的报刊资源均有收集。而在具体的报刊利用中,热门报刊的复本不够,冷门报刊无人问津问题较为明显。按照《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GB/T 28220-2023 )关于服务效能的规定,报纸到馆当天上架服务,期刊到馆2个工作日内上架服务。每日图书馆工作人员完成报刊验收记到工作后,新旧报刊更替,大量的过期报刊被下架处理。同时,在日常巡架中发现,热门刊物经常出现破损、丢失、藏匿等情况,冷门刊物在未翻阅情况下被更替下架。包头市图书馆于2012年迁入新馆,经过11年的建设,馆藏纸本过期报刊存量较为庞大,而保存空间十分有限。因为版面多、面积大的特性,图书馆只能陈列近1年的过期报刊,其他年份的报刊一部分通过基层图书馆流转,另一部分放置在封闭书库。日积月累的过刊过报挤压了本就缺少的空间资源,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能源消耗。

三、绿色图书馆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报刊资源利用提升策略

(一)以需求导向为基础,加快数字资源绿色建设

数字阅读不仅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更符合当下读者多元化阅读需求。应立足于研究调查,在呼吁数字设备生产制造商、开发者等主体以更绿色低碳节能的方式继续为人们提供先进便利的阅读设施的同时,在既定能耗的基础上提升服务效能。一方面,要对数字设备科学采购和精细化管理,对读者数字阅读需求进行调研,合理提供数字阅读资源,精准投放阅读设备,提高其使用效能。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数字阅读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若需更新换代,可以将其以流转或捐赠的方式移送到分馆或其他有需要的图书馆,避免造成因设备回收导致的浪费。

同时,图书馆要全面规划、打破馆际边界,促进数字文献资源服务联合服务。包头市图书馆于2022年联合9所旗县区图书馆与市内4所高校图书馆共同搭建启动了图书馆资源共享互通平台“一键通阅”,已实现了图书馆门户网站统一检索、统一使用,在全市范围内实现通借通还借阅服务。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的深入推进不仅更好地保障和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还减少了重置资源、设备维护、后台服务支持等方面的支出和能耗。

(二)以主动服务为手段,提升纸质资源的绿色管理

图书馆应践行绿色图书馆发展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每个环节中。对于报刊资源服务,数字报刊服务主要解决“能耗”问题,纸质报刊服务主要解决“节约”问题。对此,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

其一,要做好纸质报刊与电子报刊采购工作,制订文献利用评价机制,优化二者在馆藏结构中的占比。尽管数字阅读逐渐成为时代潮流,纸质阅读仍未没落,依然存在其受众群体。因此,图书馆要根据本馆馆藏发展政策明确文献资源建设方向和目标、重点收藏范围,做好读者需求调查工作,如主动邀请读者参与报刊征订工作,以线上扫码填写问卷或线下留言等方式,获取读者的需求信息,提供更精准的文献服务。适度增加“热门”,减少“冷门”。针对大众读者喜爱的热门报刊,可通过增加复本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及时为损坏或丢失的报刊进行补缺。对于那些少有人问津的报刊,可在下一年做征订删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其二,寻找循环利用之法,使过刊过报焕发新生。文献再生重复利用或通过捐赠流转而不是废弃,也属于图书馆绿色行动的重要内容。一要将内容陈旧过时、已失去使用价值的过刊过报及时从书库中剔除;二要加快纸质过刊过报的数字化建设,对于年份较久、文献价值较高的过刊过报,可以采用缩印本或缩微胶卷的方式来保存。对于年份较久,保存价值不高且已有替代性电子报刊资源的,依据2022年出台的《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处置管理办法》,通过向上级申报,按废品变卖给旧书店或造纸厂化浆处理,优化馆藏结构,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和馆舍空间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合理分配。三要将年份较新、本馆使用价值不高但对其他馆或个人有用的过期报刊,通过交换、捐赠等方式实现循环利用。

(三)以资源增值为方向,优化报刊资源绿色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报刊服务不仅体现在为读者提供优质多元的报刊文献资源上,还应转变思维,挖掘隐藏在文献资源中的有价值信息,将其以适当的方式推送给读者。如加大对报刊文献的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深层次开发利用,用心筛选藏在字里行间的有用信息,使报刊资源得到增值。包头市图书馆在国庆假期开展“旧影寻珍”过刊展,与读者分享藏在旧刊物中的共同记忆。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旧报刊与其他单位开展合作,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图书馆将多余的旧地图给本校艺术学院的学生当创作素材,待学期末进行作品展览,循环利用为旧物创造新的价值。

四、结语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图书馆道路是当下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必由之路,其过程涉及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各个环节,报刊资源服务的可持续低碳环保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优化馆藏建设、转变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从细节处入手,从小事上落实,把绿色图书馆理念贯彻到图书馆业务全流程,把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融入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之中,助推全社会迈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未来。

(作者简介:潘慧芳,女,硕士研究生,包头市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

(责任编辑 苏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