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研究
2024-11-07杜蕊
一、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众生活品质的显著提高,文化艺术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深受大众喜爱。面对新时代的社会需求和审美趋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积极寻求与现代舞元素融合,这一探索不仅为传统舞蹈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进了舞蹈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基于此,本文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展开深入研究。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的特征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
1.民族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劳动方式及思想观念等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使各民族在舞蹈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征。例如,蒙古族舞蹈的主要动律包括绕圆动律、拧转动律、横摆扭动律以及拧倾动律,这些动律不仅体现了蒙古族舞蹈的独特风格,也深刻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民族性格,展现出蒙古族舞蹈的大气特性,深刻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豪迈之情。又如,傣族由于其居住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种类,其中孔雀在傣族文化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产生了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孔雀舞还承载着傣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保护意识,在舞蹈中,舞者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精美的道具,以生动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将孔雀的优雅、智慧与灵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2.历史继承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以其鲜明的历史继承性为特征,作为以人体为媒介的动态艺术形式,它跨越了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展现出不同时代的风貌。在每个历史时期,舞蹈艺术都深刻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面貌、文化环境以及深刻的文化积淀,通过舞者的精湛表演得以生动展现。在传承与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承载着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重任,更以其悠久的历史、广泛的题材、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些舞蹈对展现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
(二)现代舞的特征
1.时代性
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在当今社会,现代舞不仅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它巧妙地融合了多元化的现代元素,极大地推动了舞蹈内容与形式的革新。通过引入更多先进的技术元素,现代舞不仅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还使其传播范围更加广泛,观赏体验更加完美。同时,现代舞积极吸收并融合了各种舞蹈艺术形式的精髓,不断拓展其艺术边界,从而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特色。这一系列创新与发展举措,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现代舞艺术的持续繁荣与进步。
2.创新性
现代舞的诞生深受现代派思想的启迪,它勇于突破传统表演形式的束缚,主张在舞台上真挚地展现舞者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这一独特的艺术理念深受人们推崇。随着现代舞艺术的不断演进,无论是专业的舞蹈家还是广大观众,都对其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兴趣。现代舞蹈爱好者的群体日益壮大,他们坚持原创精神,不断追求舞蹈艺术的个性与独特性。正是这种基于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丰富多样的现代舞形式,极大地推动了现代舞艺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因此,创新无疑是现代舞的精髓所在。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融合的必要性
(一)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深刻蕴含着中华文化内涵,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促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深度融合,将现代舞元素融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之中,能够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促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焕发前所未有的光彩,这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而言,现代舞元素的多元性与创新性特点与当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及审美趋势高度契合。通过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融合这些形式丰富、广受喜爱的现代舞元素,不仅能够使具有深厚民族性、地域性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得到进一步弘扬与传承,还能持续为这一艺术形式增添时代性的新元素,为观众呈现出更加生动鲜活的地域文化风貌与民族精神内涵。
(二)实现不同舞蹈元素的碰撞交流
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艺术领域的跨界融合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尤为引人注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融合的过程中,通过碰撞交流从而实现相互借鉴。这样的融会不仅有利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语境下的活化传承,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也为现代舞注入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特色,使其更具有中国韵味,共同推动两者不断发展。
(三)满足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各族人民的生活日常与审美追求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民族舞根据时代发展潮流来创新表现形式,融入多元化的创新元素,不仅能够增强其时代感,还能更深刻地传达出当代人的情感与心声。现代舞深植于当代社会生活土壤,是对当前社会环境中人们思维方式与心理状态的间接反映。现代舞中多样的肢体动作、超凡的舞蹈技巧、丰富的舞台调度等,为民族民间舞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将现代舞蹈元素融入民族民间舞蹈,能为观众带来更符合现代审美的视觉体验,领略到新时代民族民间舞蹈更加夺目的光彩。
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策略
(一)结合民族民间舞蹈特色融入现代舞元素
民族民间舞蹈多为集体歌舞的形式,在舞蹈表演中通常会伴随着当地人民独特的歌声与音乐。
基于此,为更好地促进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深度融合,舞蹈编导在创作的过程中,可结合实际情况将现代舞元素融入民族民间舞蹈中,为观者呈现出更多样化的舞蹈表演。舞者则可从民间民族舞蹈的音乐和舞蹈动作入手,在保持民间舞蹈原有舞蹈特色和内涵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化的音乐元素和舞蹈动作,以丰富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以安徽花鼓灯为例,安徽花鼓灯有歌有舞,艺术风格独特,擅长通过身体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舞蹈动作也相对刚健和质朴,动作洒脱自然、充满活力,广受人们喜爱。安徽花鼓灯的音乐背景源自民间歌曲,涵盖多种主题内容,旋律变化多样,既有激情四溢的高潮,也有悠扬宁静的小节。针对这些特征,舞蹈编导可以在保留安徽花鼓灯基本舞蹈动作和音乐形式的基础上创新肢体动作,融入现代舞的动作技巧来丰富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内涵与观赏价值。如舞者可将现代舞中蕴含较强情感性的舞蹈动作融入安徽花鼓灯原有的刚健和洒脱的舞蹈动作中,让这一舞蹈形式得到情感和艺术上的升华,使舞蹈表演更具艺术张力。总之,舞蹈编导在将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融合的过程中,要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尊重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性特征,根据不同风格舞蹈的发展需求来创造性地融入现代舞元素,以促进民族民间艺术在当下更好地发展。
(二)基于民族民间舞蹈情感内涵融入现代舞思想
舞蹈是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舞者通过舞蹈动作能将蕴含在舞蹈中的价值与情感表达出来,呈现给观众。在当今社会中,蕴含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元素,其呈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不符合当今社会的生活实际。一方面,由于生活时代和环境的变迁,处于信息时代的民众难以在观赏传统民间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深刻意蕴;另一方面,种类繁多的现代舞,充分展示出了新时期自由和开放的特点,为大众营造了一种鼓舞人心的环境,其蕴含的情感内涵与当代社会实际和人们情感需求更契合。因此,舞蹈编导和舞者应了解当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需求,在民族民间舞蹈中适当融入现代舞的理念,在凸显民族民间舞蹈内在精神的同时,满足当代人的情感需求,创造出既具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艺术审美的舞蹈形式。在蒙古族舞蹈作品《寂静的天空》中,舞蹈编导展现了非凡的创新能力,在深入挖掘并保留蒙古族舞蹈丰富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大胆地引入了现代舞的创新理念与编创手法。通过对蒙古族舞蹈经典动作的精心挑选与重新编排,这些传统动作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变得更为流畅自然,且在舞台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这种融合策略不仅有效打破了蒙古族舞蹈传统动作可能存在的单一性与局限性,更使整支舞蹈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感与时尚气息。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既能深刻感受到蒙古族独特的文化韵味与民族风情,又能体验到现代舞蹈带来的新鲜与活力,仿佛置身于一场跨越时空、融合古今的视觉盛宴之中。
(三)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创新表现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舞蹈编导应结合民众日益变化的审美需求和日益提升的审美水平,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促进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在提升民族民间舞蹈表现力的同时也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盛宴。如舞者可以通过AR技术打造立体舞台,将融合有现代舞蹈元素的民间舞蹈艺术作品展示在观众眼前,通过营造兼具虚拟性和真实性的舞台情境,让观众欣赏到立体化的效果,吸引观众沉浸其中,实现情感共鸣,使观众体会到舞蹈艺术的韵律美和民间舞蹈艺术的文化美,逐渐凸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的重要性,推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以《移山》这一民族舞蹈作品为例,可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将声、光、电等特殊技术融入舞蹈中,以秧歌的动态韵律为舞蹈素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勾勒出淳厚朴拙的劳动人民形象,让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更贴近百姓生活,将这一作品推广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又如,在安塞腰鼓表演中,可利用数字技术展现出不同时代的腰鼓表演,将陕北不同形式的鼓舞进行有机整合,穿插融合到表演过程中,在保持传统安塞腰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舞蹈元素,创作出更具观赏性和时代感的作品。
(四)在民族民间舞蹈演绎中融入现代舞的时代特征
现代舞多以快节奏为主,贴合当今时代人们较快的生活节奏,是一种极具时代性特征的艺术形式。相比之下,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下社会中的影响力有所减弱,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传统形式与深刻内涵难以直接对接现代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日常生活与审美需求。因此,为推动民族民间舞蹈创新发展,加强民族舞蹈的情感表达,舞蹈编导可借鉴现代舞的表达方式,结合民众的审美需求,尤其是年轻一代独特的审美眼光,创造性地将现代舞蹈元素融入民族民间舞蹈中,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让民族民间舞蹈焕发出更加时尚、现代化的光彩。以孔雀舞表演为例,舞者可在表演中适当地融入现代舞的动作元素,实现两种舞蹈风格的和谐共生。如现代舞演绎天鹅角色时,要求舞者保持身体挺拔,颈部微扬,双臂保持一定的弯曲度,以表现天鹅翅膀的柔韧性和力量感,展现天鹅灵动与轻盈的姿态。通过将现代舞的这些优雅动作融入孔雀舞的表演之中,舞者能够更生动地展现孔雀的灵动与高贵。孔雀的每一次开屏、每一次转身,都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而天鹅舞元素的加入,则让这份美丽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感染力。这样的融合不仅丰富了孔雀舞的表演内涵,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观众在欣赏孔雀舞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天鹅舞所带来的那份纯净与高雅,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民族舞蹈的魅力。
五、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它们能将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与艺术美感融合在一起,促进民族民间舞蹈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为更好地促进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元素之间的融合与发展,不仅要保持民族舞蹈的传统韵味和文化底蕴,更要凸显现代舞的时代特征与审美追求,实现两者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和谐统一。多元化的融合策略不仅能够促进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在现代社会中实现深度融合,还能为两者的未来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这种融合不仅是对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现代审美趋势的积极响应与探索,将为舞蹈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J].艺术评鉴,2018(10):70-71.
[2]熊英.《金孔雀轻轻跳》教案[J].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19(06):26.
[3]王丹华.民族舞教学中现代舞元素融入方式探讨[J].戏剧之家,2021(30):121-122.
[4]姜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22(06):115-116.
[5]田丰.探究新媒介在舞台灯光设计中的有效运用[J].参花,2024(12):77-79.
[6]王鑫.透过作品《额尔古纳河》谈新时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J].参花,2024(10):98-100.
[7]邓韵.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参花,2024(17):143-145.
(作者简介:杜蕊,女,硕士研究生,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
(责任编辑 刘月娇)